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头厅相(頭廳相)  拼音:tóu tīng xiàng
宰相或大官。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你个水晶塔便休强,这的是鲁公宣赐与个头厅相,著还家来侍奉你娘。」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望太师著王允做一个头厅相。」也称为「头厅」。
分類:宰相大官
《漢語大詞典》:触触生(觸觸生)
北周 熊安生 避大官讳的阿谀自称。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 安生 ﹞将通名,见 徐之才 、 和士开 二人相对,以 徐之才 讳‘雄’, 和士开 讳‘安’,乃称‘触触生’,羣公哂之。”
《国语辞典》:大衔(大衔)  拼音:dà xián
旧时称大官的职衔。《六部成语注解。吏部》:「大衔:大官之职衔。」
分类:大官职衔
《國語辭典》:衣紫腰金  拼音:yì zǐ yāo jīn
身穿紫袍,腰佩金饰。指当大官。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一四出:「感吾皇,博得个衣紫腰金,朝野为卿相,方显男儿当自强。」也作「衣紫腰黄」、「衣紫腰银」、「腰金拖紫」、「腰金衣紫」。
《漢語大詞典》:腰锣(腰鑼)
旧时大官仪仗中间的大锣,用以清道。《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后面方是钦差閲兵大臣的执事,什么衝锋旗、帅字旗、官衔牌、头锣、腰锣……一对一对的过完,纔见那抚院坐着一顶八人抬的緑大呢轿子,缓缓而来。”
《国语辞典》:名动公卿(名动公卿)  拼音:míng dòng gōng qīng
名声传播于大官权贵之间。如:「他现在可是名动公卿,位极一时的人物,小心别得罪他!」
《国语辞典》:清跸传道(清跸传道)  拼音:qīng bì chuán dào
旧时帝王或大官出行时,护卫传呼开道,禁止行人通过的道路管制。《金瓶梅》第六十五回:「两街仪卫喧阗,清跸传道,人马森列。多官俱上马远送,太尉悉令免之,举手上轿而去。」
《国语辞典》:背紫腰金  拼音:bèi zǐ yāo jīn
身穿紫袍,腰佩金鱼袋。形容当大官。《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五出》:「泼禽兽,没道理!书院中怎不攻文艺?指望你背紫腰金,怎知你不成器!」
《漢語大詞典》:复于左毂(復于左轂)
语本礼记·杂记上:“诸侯行而死於馆,则其復如於其国;如於道,则升其乘车之左轂,以其绥復……大夫士死於道,则升其乘车之左轂,以其绥復。” 孔颖达 疏:“如,若也;道,路也。谓若诸侯在道路死,则復魄与本国异也。乘车,其所自乘之车也。其復魄,则俱升其所乘车左边轂上而復魄也。此车以南面为正,则左在东也,升车左轂,象在家升屋东荣也。”后因以“復于左轂”谓大官死于旅途。 唐 权德舆 《司空李揆谥议》:“使受命即路,视险若夷,贞厉尽瘁,復于左轂。”
分類:大官旅途
《漢語大詞典》:规卿希牧(規卿希牧)
谓企求做大官。 清 唐甄 潜书·七十:“二十以上,为士者贡举争先、规卿希牧而得贵。”
《漢語大詞典》:八抬八座(八擡八座)
比喻做大官。八抬,即八抬大轿;八座,八座尚书的省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看这样子,将来准是个八抬八座罢咧。”
分類:做大大官
《漢語大詞典》:被朱佩紫
穿红袍,挂紫绶。谓身为大官。《晋书·夏侯湛传》:“若乃羣公百辟,卿士常伯,被朱佩紫,耀金带白,坐而论道者,又充路盈寝。”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三:“今人被朱紫,多道先王法,言号士君子。”
《漢語大詞典》:权重秩卑(權重秩卑)
权力大官品低。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额外大学士》:“自 明 初,罢中书省,而后有殿阁大学士之设,官止五品,权重秩卑,殊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