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大旲 朝代:辽末金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55 【介绍】: 辽金间辽阳人,渤海族,本名挞不野。世仕辽。辽末为金兵俘获。仕金为猛安。从太祖灭辽。太宗天会初,从宗望攻宋,屡立战功。历河间尹、元帅右都监、尚书右丞相、东京留守。累拜太傅,领三省事,封汉国王。
大汉僧录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大汉僧录。姓聂氏。身长九尺。膂力绝人。削发从佛。持律诵经。有解性发言不测。若深有得于中者。且能诵咒驱邪。又名破魔和尚。熙宗闻之召见。赐食授殿中将军。固辞曰。臣愿始终事佛。不愿为官。不拜命。为交城县僧录。领袖一方。赐龙凤山河衣。衣宫中所制。命僧录披以化人。因又称大衣禅伯。名振一时。服化者众。后示寂。阇维。有舍利红光之异。至今交城人能言之。惜无详可考。致大行寥寥云。
《國語辭典》:大汉(大漢)  拼音:dà hàn
1.身材高大的男子。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如今大主人家怪我,我唤他出来,赶将他出去,有何不可?兀那大汉你出来。」
2.对中国、汉代或汉族的尊称。《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國語辭典》:二汉(二漢)  拼音:èr hàn
佣工、帮手。《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随后一个人,后面带著一个二汉,手里拿著一个拜匣。」
分類:佣工
《国语辞典》:彪形大汉(彪形大汉)  拼音:biāo xíng dà hàn
形容身材高大,健壮如虎的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孟清见了,慌忙踅转身望里面跑,口里一头叫,赛儿见兵快来拿人,嘻嘻的笑,拿出二三十纸人马来,往空一撒,叫声:『变!』只见纸人都变做彪形大汉,各执鎗刀,就里面杀出来。」《野叟曝言》第四六回:「阶下站著三四个彪形大汉,手执刀棍,见素臣上阶,齐声喝跪。」
《漢語大詞典》:大汉族主义
汉族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表现。国民党政府推行的民族政策。表现为歧视少数民族,限制和剥夺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自由平等权利。建国后,民族压迫制度已根本废除,但大汉族主义思想还继续存在。
《漢語大詞典》:巨夫
大汉。 汉 荀悦 申鉴·俗嫌:“譬诸孺子掩目巨夫之掖而曰逃,可乎?”
分類:大汉
《国语辞典》:慈湖  拼音:cí hú
湖泊名。位于桃园市大溪区。由大汉溪支流汇聚而成。原名「埤尾」,民国五十一年,先总统蒋公为追念慈母王太夫人,特命名为「慈湖」。民国六十四年先总统蒋公逝世后,灵榇奉厝于此。
《漢語大詞典》:皇汉(皇漢)
犹 大汉 。称 汉 朝。后亦称汉族。 汉 班固 《西都赋》:“盖闻 皇汉 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 河 洛 矣。”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霸 楚 实丧, 皇汉 凯入。”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 皇汉 逢屯邅,天下遭氛慝。”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曩游东国,交接其士庶,见其习尚风俗,无一非我 皇汉 二百六十年前所固有之习尚风俗也。” 鲁迅 《三闲集·“皇汉医学”》:“我们‘ 皇汉 ’人实在有些怪脾气的。”
分類:大汉汉族
《国语辞典》:石门水库(石门水库)  拼音:shí mén shuǐ kù
水库名。位于桃园市龙潭区的大汉溪中游。因溪水出口处有双峰对峙成峡谷,状如石门,故称为「石门水库」。于民国五十三年六月完工,主要功能为灌溉、发电、防洪及公共给水,并有控制上游淤沙及发展观光事业等附带效益。水库上游的阿姆坪及北部横贯公路沿线,均为著名的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