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蔽橹(蔽櫓)
(1).瞭望观察敌情的望楼。六韬·农器:“ 太公 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於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櫓也。’”
(2).大盾。古代防御性的兵器。孙子·作战:“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王晳 注:“蔽櫓,大楯也。”
《漢語大詞典》:卤楯(鹵楯)
(1).大盾。古代用来遮挡刀箭等的武器。卤,通“ 橹 ”。汉书·陈汤传:“ 汉 兵四面推卤楯,并入土城中。”明史·孙承宗传:“造甲胄、器械、弓矢、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
(2).指掌握卤楯的兵。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三年:“卤楯为前,戟弩为后,仰射城楼上人。” 清 王晫 今世说·政事:“ 周 指挥卤楯、藺石、渠答,施设有序,手发大黄,应弦殪敌,长啸若神人。”
《漢語大詞典》:橹楯(櫓楯)
大盾。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下》:“ 汉 兵四面推櫓楯,并入土城。”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累箱实土,以作櫓楯。”
分類:大盾
《國語辭典》:干橹(干櫓)  拼音:gān lǔ
小盾与大盾,也泛指武器。《礼记。儒行》:「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宋。李纲〈建炎行〉:「号令新帜旗,仗械饬干橹。」
分類:大盾武器
《漢語大詞典》:漂橹(漂櫓)
亦作“ 漂樐 ”。亦作“ 漂卤 ”。 谓血流浮起大盾牌。形容杀伤极多。战国策·中山策:“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秦 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覆尸百万,流血漂櫓。”櫓,一本作“ 樐 ”。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元戎启行,未鼓而破,伏尸千万,流血漂樐。”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或流血漂櫓,积尸筑京;或坑降万计,析骸易子。”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特以神武不杀,哀者能胜,故无取乎漂櫓成渠耳。”
《漢語大詞典》:棚橹(棚櫓)
敌楼与大盾。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是故君子之求胜也,以推让为利鋭,以自修为棚櫓。”参见“ 棚阁 ”。
分類:大盾
《漢語大詞典》:棚阁(棚閣)
(1).敌楼。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贼又以鉤车鉤城上棚阁。” 胡三省 注:“棚阁者,於城上架木为棚,跳出城外四五尺许,上有屋宇以蔽风雨。战士居之,以临御外敌。今人谓之敌楼。”
(2).用竹、木等搭建的篷架、陋屋。
分類:搭建
《漢語大詞典》:楯橹(楯櫓)
盾与橹。橹,大盾。韩非子·难二:“ 简子 乃去楯櫓,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战大胜。”晋书·宣帝纪:“既而雨止,遂合围。起土山地道,楯櫓鉤橦,发矢石雨下,昼夜攻之。”
分類:大盾
《漢語大詞典》:藩盾
用大盾临时构筑的屏藩。帝王出行时,用来护卫住所。周礼·夏官·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郑玄 注:“藩盾,盾可以藩衞者。”
《漢語大詞典》:血流漂卤(血流漂鹵)
犹言血流漂杵。卤,大盾。后汉书·郡国志一“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 刘昭 注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长平 之战,血流漂卤。”
分類:大盾
《漢語大詞典》:犀橹(犀櫓)
坚固的大盾牌。韩非子·难二:“ 赵简子 围 卫 之郛郭,犀楯、犀櫓立於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 简子 乃去楯、櫓,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战大胜。” 王先慎 集解:“犀,坚也。”
《漢語大詞典》:行卤(行鹵)
拒敌的大盾。天子出行时的一种仪仗。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卤簿字义:“ 后汉 胡广 作天子行卤。大楯也,所以扞敌。”
《国语辞典》:流血漂卤(流血漂卤)  拼音:liú xiě piāo lǔ
卤,大盾。流血漂卤形容血流之多,足以使大盾漂浮起来。比喻伤亡极多。《战国策。中山策》:「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也作「流血漂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