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虐敛(虐斂)
犹暴敛。大肆搜刮人民的财富。 宋 沈辽 《东上阁门使陶公传》:“其峒豪恃 注 为橐囊,益虐歛,其下不堪命。” 明 方孝孺 《存耕轩记》:“世俗之吏,乘其位而掊取虐敛,惟恐不足。”
《国语辞典》:敲锣击鼓(敲锣击鼓)  拼音:qiāo luó jí gǔ
1.敲打锣鼓。多用于民间游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也作「敲锣打鼓」。
2.形容大肆宣扬。如:「这么一点小事,又何必敲锣击鼓,弄得人尽皆知。」也作「敲锣打鼓」。
《国语辞典》:井蛙语海(井蛙语海)  拼音:jǐng wā yǔ hǎi
坎井之蛙却大肆谈论海洋之事。比喻见闻狭窄,不自量力。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明。江天一〈答范子序书〉:「若犹然吾等之言也,岂不亦井蛙语海,长见笑于大方乎?」明。王锡爵〈顾冲庵巡抚〉:「蛇蛇硕言蒙者,犹惑辱之批奖,此其井蛙语海讵能当之哉?」
《国语辞典》:扬幡擂鼓(扬幡擂鼓)  拼音:yáng fān léi gǔ
摇旗打鼓。比喻大肆张扬。《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如今是扬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见了。」也作「扬铃打鼓」、「扬锣捣鼓」。
分类:大肆张扬
《国语辞典》:大搬风(大搬风)  拼音:dà bān fēng
大肆调动职位。如:「公司高层人事最近大搬风,以提升管理效能。」
《漢語大詞典》:豪蠹
利用权势大肆侵吞财物的人。明史·职官志二:“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翦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佥粮里》:“或在城之豪蠹包揽,非图侵蚀钱粮即借端科派花户。”
《漢語大詞典》:豪费(豪費)
大肆挥霍。 清 梅曾亮 《黄个园传》:“﹝ 黄个园 ﹞尝至 苏 ,徵歌召客,豪费日千金,人皆怪其所为。”
分類:大肆挥霍
《國語辭典》:大锣大鼓(大鑼大鼓)  拼音:dà luó dà gǔ
1.大肆敲锣打鼓。形容大肆宣扬。如:「你这样大锣大鼓、宣扬自己得奖的荣耀,有点惹人厌烦。」
2.大张旗鼓。形容场面浩大。如:「他喜欢大锣大鼓的办活动,以显示其财力雄厚。」
分類:大肆宣扬
《國語辭典》:大吹大擂  拼音:dà chuī dà léi
1.众乐齐鸣。形容喜庆欢乐的场面。《儒林外史》第一○回:「黄昏时分,大吹大擂起来,娄府一门官衔灯笼就有八十多对。」
2.比喻言辞誇张、毫无根据。如:「他就是不务实际,终日大吹大擂的,如何能有一番作为?」
《國語辭典》:敲锣打鼓(敲鑼打鼓)  拼音:qiāo luó dǎ gǔ
1.敲打锣鼓。多用于民间游乐。也作「敲锣击鼓」。
2.形容大肆宣扬。如:「这件糗事,被他敲锣打鼓的张扬,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也作「敲锣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