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肆  拼音:dà sì
放肆,毫无顾忌。如:「大肆活动」。《水浒传》第九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覆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
《国语辞典》:大肆搜捕  拼音:dà sì sōu bǔ
广泛的去搜寻追捕。如:「在村民们的大肆搜捕下,那只狡猾的野狼终于被捉到了。」
《国语辞典》:大肆抨击(大肆抨击)  拼音:dà sì pēng jí
用语言或文字猛烈攻击。如:「选举期间,有的候选人大肆抨击对手的政见,以吸引选民的注意。」
《国语辞典》:大肆咆哮  拼音:dà sì páo xiāo
毫无顾忌、恣意地大吵大闹。如:「他犯了法,在警局中不仅不认罪,还大肆咆哮。」
《国语辞典》:大肆吹嘘(大肆吹嘘)  拼音:dà sì chuī xū
极尽能力去誇大不实的事情。如:「他大肆吹嘘自己的功劳。」也作「大吹法螺」、「大事吹嘘」。
《高级汉语词典》:大肆攻击  拼音:dà sì gōng jī
用不实或过分之辞对人大加攻击
《國語辭典》:大肆厥辞(大肆厥辭)  拼音:dà sì jué cí
铺张辞藻,大展文才。明。刘基〈宋景濂学士文乐。序〉:「先生天分至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
《國語辭典》:大放厥辞(大放厥辭)  拼音:dà fàng jué cí
厥,其也。本指写作时极力铺陈。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后转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如:「他歪曲事实,在报章杂志上大放厥辞,混淆大众视听。」也作「大放厥词」。
《漢語大詞典》:豺獭(豺獺)
豺祭和獭祭。初春,河水解冻,獭开始大肆捕杀鱼类;深秋,鸟兽长成,豺大量杀兽以备冬。古人因以附会其为捕猎前的祭祀,并且以此作为人类鱼猎季节的开始。礼记·王制:“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郑玄 注:“皆记时候也……此时鱼肥美,獭将食之,先以祭也。”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豺乃祭兽戮禽。”汉书·货殖传序:“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屮木未落,斧斤不入於山林;豺獭未祭,置网不布於壄泽;鹰隼未击,矰弋不施於徯隧。”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因豺獭以为节,疾非时之伤孕;解置而不网,明含气之命重矣。” 唐中宗 《拜南效制》:“豺獭有祭,下不隔於微品。牺牲毕陈,上以先於严配。” 宋 刘弇 《元符南郊大礼赋》:“登鱼奠兽,肇豺獭之知。”参见“ 豺祭 ”、“ 獭祭鱼 ”。
《国语辞典》:大掠  拼音:dà lüè
大肆掠夺。《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今曹操纵兵大掠,围住徐州,特来求救。」
分类:大肆掠夺
《國語辭典》:般乐(般樂)  拼音:pán lè
留连于游乐。《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间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國語辭典》:肆掠  拼音:sì lüè
1.古代暴尸示众和鞭箠扑打的酷刑。《礼记。月令》:「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汉。郑玄。注:「肆,谓死刑暴尸也。周礼曰:『肆之三日。』掠,谓捶治人。」
2.肆行抢劫掠夺。《新唐书。卷一六五。列传。郑馀庆》:「再拜去,然阴纵其下肆掠,以撼人心。」
《漢語大詞典》:肆剽
大肆劫掠。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七:“既至 淮 甸,闻京城失守, 蔡 亳 有叛卒,肆剽于道路。”
分類:大肆劫掠
《國語辭典》:洗城  拼音:xǐ chéng
大肆烧杀虏掠,使城空如洗。《旧唐书。卷二○○。黄巢传》:「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文明小史》第二八回:「外国人最讲道理的,决不至于洗城。」
《漢語大詞典》:诞淫(誕淫)
大肆游乐。书·多士:“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 孙星衍 疏:“大淫游佚豫,无顾于天之显道及民之敬顺。”按, 孔 传读作“诞淫厥泆,罔顾于民,显民祗。”“诞淫”义犹过甚。 孔 传:“言 紂 大过。其过,无顾於天,无能明人为敬。暴乱甚。” 孔颖达 疏:“乃復大淫过其泆,无所顾於上天,无能明民为敬……淫、泆俱训为‘过’,言‘紂’大过其愆过。”
《國語辭典》:吹鼓手  拼音:chuī gǔ shǒu
1.旧时婚礼或丧礼中吹奏鼓乐的人。
2.善于鼓吹、广造舆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