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7,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留镇
权相
居摄
五使
朝马
枢辅
时臣
指动
象板
命圭
谥议
槐鼎
枢相
廷推
诏葬
《漢語大詞典》:留镇(留鎮)
(1).指古代帝王出外,大臣留守京师。 汉 孔融 《与张紘书》:“闻大军西征,足下留镇,不有居者,谁守社稷?”后汉书·阴识传:“帝每廵郡国, 识 常留镇守京师,委以禁兵。”
(2).泛指留驻、镇守某处。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曾祖 载 ,为 宋王 司马,留镇 关中 。” 唐 李峤 《谢加授通议大夫表》:“万骑时巡,不陪游於 渭 北;四关镇守,独延欷於 周南 。”参见“ 留守 ”、“ 留臺 ”。
《漢語大詞典》:权相(權相)
指有权势的卿相大臣。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立忠王璵为太子》:“不谋权相,不溺嬖爱,内断於中,毅然立之。” 王闿运 《李仁元传》:“皇帝虽不用其议,朝臣皆大惊怪,谓 仁元 依权相希骤进用。 仁元 意不屑也。”
《國語辭典》:居摄(居攝)  拼音:jū shè
1.臣下暂时摄行天子职权。汉。王充《论衡。谴告》:「文武之卒,成王幼少,周道未成,周公居摄。」
2.汉孺子婴的年号(西元6)。
《漢語大詞典》:五使
唐 宋 行大典时所置五官,均命大臣任之。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每南郊大礼,循 唐 制命五使。宰相为大礼使,学士为仪礼使、卤簿使,御使中丞为仪仗使,知 开封府 为桥道顿递使。”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典礼·五使
《漢語大詞典》:朝马(朝馬)
大臣入朝时,在紫禁城中所乘之马。是帝王对年老宰辅和功臣的恩赐。 清 乾隆 五十五年,令赐朝马者改乘肩舆。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本朝优礼耆臣,有赐紫禁城骑马之制。受赐诸臣,多用二人舁小椅乘之,非皆骑马趋朝也……凡卿贰已上年及六十,洎在外曾著战功者,什九拜朝马之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曝书亭集《恩赐禁中骑马》诗,是 康熙 朝编检入直,亦竟有朝马之赏也。”参阅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乘马至殿前
《漢語大詞典》:枢辅(樞輔)
旧时指中央掌军权的大臣。 宋 苏轼 《谢兼侍读表》:“武选隶於天官,兵政总於枢辅。”明史·张凤翼传:“ 凤翼 语人曰:‘枢辅欲以 寧前 荒塞居我,是杀我也。’”
《漢語大詞典》:时臣(時臣)
当代的大臣。《后汉书·何敞传》:“歷观世主时臣,无不各欲为化,垂之无穷。”
《漢語大詞典》:指动(指動)
春秋 时, 郑国 大臣 子公 逢食指动,即能尝到美味,一次, 郑灵公 赐食鼋肉,故意不分给 子公 ,他一气之下,染指于鼎,尝之而出。见左传·宣公四年后因以“指动”表示将尝到美味。 宋 范成大 《次韵谢李叔玠追路送笋》:“盘餐登异味,指动已先知。”
《國語辭典》:象板  拼音:xiàng bǎn
乐器名。用两块片状板,一头以绳子联结而成的乐器。参见「拍板」条。《金瓶梅》第四三回:「内院歌姬,紧按定银筝象板。」
《漢語大詞典》:命圭
亦作“ 命珪 ”。 天子赐给王公大臣的玉圭。周礼·考工记·玉人:“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 唐 韩愈 《桃林夜贺晋公》诗:“手把命珪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范去非诸作:“ 贾师宪 自 江 上入相, 去非 作贺啟,有曰:‘命珪相印,瞻骑火之西来;羽扇纶巾,赋 大江 之东去。’”
《國語辭典》:谥议(諡議)  拼音:shì yì
为拟议谥号而作的文辞。汉晋以下,太常博士掌公卿大夫拟谥,察死者的善恶贤否,著为谥议。
《國語辭典》:槐鼎  拼音:huái dǐng
槐,三槐。鼎,鼎足。槐鼎比喻三公之位。《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序》:「故王梁、孙咸名应图箓,越登槐鼎之任。」《宋书。卷四二。王弘传》:「正位槐鼎,统理神州。」
《漢語大詞典》:枢相(樞相)
唐 宋 对宰相兼枢密使者之称。 清 代对官至大学士的军机大臣亦有此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师保辅相·枢相:“《宋朝会要》曰: 唐 以中官为枢密使, 后唐 始有带相印者。则枢相之始自 后唐 也。又 至道 三年八月,以 曹彬 为兼侍中充使, 大中祥符 五年九月,以吏部尚书 王钦若 、户部尚书 陈尧叟 并守本官同平章事充使,儒臣为枢密而兼使相,自 钦若 始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近二三年,京曹日窘,寻常部院官出无车马者什九,殊不足以自别於齐民。而堂堂枢相且日策骡车入 东华门 内直,则 公孙宏 之故智矣!”专称枢密使。参见“ 枢使 ”。
《漢語大詞典》:枢使(樞使)
枢密使的简称。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军机处职官古称:“《 唐 六典》:‘ 宋 人称之曰枢使,亦曰枢相。典兵禁中,故名枢密。’案:枢使、枢相,即宋史所谓枢密使也。”参见“ 枢密使 ”。
分類:枢密使
《漢語大詞典》:廷推
明 代任用高级官吏,凡由在朝大臣推荐,经皇帝批准任用的,称“廷推”。明史·选举志三:“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由廷推或奉特旨。侍郎以下及祭酒,吏部会同三品以上廷推。太常卿以下,部推……在外官,惟督、抚廷推,九卿共之,吏部主之。”
《漢語大詞典》:诏葬(詔葬)
下诏安葬。古代给有勋功大臣的殊荣。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詔葬大臣,一品则卿护其丧事,二品则少卿,三品丞一人往。”
分類:下诏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