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格林纳达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344平方千米。人口11万(1987年)。首都圣乔治。主岛格林纳达为火山岛。热带雨林气候。肉豆蔻产量居世界前列。旅游业较重要。
《國語辭典》:格陵兰(格陵蘭)  拼音:gé líng lán
Greenland
岛名。位于北美洲东北的海中,是世界最大岛。面积二百十七万五千零八十二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北极圈内,故气候极冷,为丹麦的领土。
《漢語大詞典》:多米尼加共和国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濒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4.84万平方千米。人口750万(1995年)。首都圣多明各。境内多山。热带气候。农业国。主要产蔗糖。
《漢語大詞典》:多米尼加联邦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751平方千米。人口7.4万(1995年)。首都罗索。属火山岛。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生产和出口香蕉。
《漢語大詞典》:法罗群岛
在大西洋北部。是丹麦的一个自治地区。面积约1400平方千米。人口不足5万(1992年)。首府托尔斯港。经济以渔业为主。
《漢語大詞典》:巴西暖流
南大西洋西部南美洲沿岸的暖流。大西洋南赤道洋流的南支,沿巴西东岸南流,在南纬40°附近,与西风漂流汇合。
《國語辭典》:巴拿马运河(巴拿馬運河)  拼音:bā ná mǎ yùn hé
Panama Canal
运河名。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横贯巴拿马地峡,全长约八十二公里,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间的交通。初为法人雷塞布开凿,因经费不足而中止,后由美国接手,经十年完成,获得单独开凿运河权利与永久租让权。西元一九七七年,在巴国抗争下,美、巴两国签订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及营运条约,规定在西元二○○○年前运河主权归还巴国。
《漢語大詞典》:巴巴多斯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临大西洋。面积431平方千米。人口26.5万(1995年)。首都布里奇敦。地势低平。热带海洋气候。种植甘蔗。旅游业是外汇收入主要来源。
《漢語大詞典》:百慕大群岛
英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北美大陆以东、北大西洋中的一组珊瑚岛群。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近6万(1993年)。首府哈密尔顿。终年温和湿润,气候宜人。经济以旅游业为主。金融业重要。1968年实行内部自治。附近海域有“百慕大魔鬼三角区”。 【百慕大群岛】英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北美大陆以东、北大西洋中的一组珊瑚岛群。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近6万(1993年)。首府哈密尔顿。终年温和湿润,气候宜人。经济以旅游业为主。金融业重要。1968年实行内部自治。附近海域有“百慕大魔鬼三角区”。
《漢語大詞典》:安哥拉
非洲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24.67万平方千米。人口1150万(1995年)。首都罗安达。大部分为高原。主要属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季。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主产咖啡、剑麻、棉花、甘蔗等。石油、钻石和咖啡为重要出口商品。
《漢語大詞典》:本格拉寒流
南大西洋东部的寒流。西风漂流的一部分在非洲西海岸转向北上,经安哥拉西岸本格拉港继续北上,最后汇入南赤道洋流。
《漢語大詞典》:比斯开湾
北大西洋东部的海湾。面积22.3万平方千米。海岸平直,多沙滩。渔业发达。
《漢語大詞典》:北大西洋暖流
北大西洋的西风漂流。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在盛行西风下,横过大西洋北部。在北纬40°附近分为两支,南支向南流,称加那利寒流;北支向东北流,至北纬60°附近再分为两支,一支偏向西北,最后成为西格陵兰暖流,另一支继续向东北流,伸入北冰洋。
《漢語大詞典》:大西洋海岭
也称“大西洋中脊”。大西洋中部巨大的海底山系。长约15000多千米,大致呈s形。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脊部一般距海面2500~3000米,个别高突部分露出水面,形成岛屿,如冰岛等。
《漢語大詞典》:东格陵兰寒流
北冰洋的寒流。源自北冰洋,沿格陵兰东岸向南流入大西洋。流速较缓,春季多冰山和浮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