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缊豫(緼豫)
絪缊悦豫。谓天地间阴阳二气交融而和悦。《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天地》:“恭承禋祀,緼豫为纷。”
《國語辭典》:履戴  拼音:lǚ dài
履地戴天。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后用以比喻生存于天地之间。《北史。卷五七。周宗室传。邵惠公颢传》:「至于岁时称庆,子孙在庭,顾视悲摧,心情断绝,胡颜履戴,负愧神明。」
《漢語大詞典》:乱气(亂氣)
(1).谓人体中逆乱之气。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强中乾。”《素问·四时刺逆论》:“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
(2).天地间阴阳之气错乱。 汉 王充 论衡·感类:“大雾三日,乱气矣,非天怒之变也。”
(3).淫乱之气。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越 地多妇人,男女同川,淫女为主,乱气所生,故圣人名之曰蜮。”
《漢語大詞典》:有物有则(有物有則)
谓天地间凡事物皆有其法则、规律。《诗·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毛 传:“物,事;法,则。” 朱熹 集传:“言天生众民,有是物必有是则。” 宋 陈郁 《话腴》:“木实之蠹者,必不沙烂……瓜至甘而不蠧者,以其沙也。有物有则,若可穷矣。”
《漢語大詞典》:天经地纬(天經地緯)
(1).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 晋 左思 《魏都赋》:“日不双丽,世不两帝,天经地纬,理有大归。”
(2).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 后主 天经地纬、义冠人灵。”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天经地纬之帝,求制礼作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明 张居正 《文华殿对》:“纵横图史,发天经地纬之藏;俯仰古今,期日就月将之益。”
《國語辭典》:天经地义(天經地義)  拼音:tiān jīng dì yì
语本《孝经。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指天地间理所当然而不能改变的道理。《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顺了他的口风帮上几句,又著实恭维黄詹事的话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
《國語辭典》:天荆地棘(天荊地棘)  拼音:tiān jīng dì jí
天地间布满荆棘。比喻世途或处境艰难。《文明小史》第一二回:「我们的银钱有限,他们的欲壑难填,必至天荆地棘,一步难行。」
《漢語大詞典》:一阳来复(一陽來復)
古人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二气,每年至夏至日,阳气尽而阴气始生;至冬至日,则阴气尽而阳气开始复生,谓之“一阳来復”。见《易·复》 孔颖达 疏。 宋 王安石 《回贺冬启》之二:“伏以四序密移,一阳来复,气验管灰之应,官书云物之占。” 元 侯克中 《春前一日》诗:“岁月催人不易禁,一阳来復又成临。”
《国语辞典》:漫天塞地  拼音:màn tiān sāi dì
充塞天地间。形容数量极多,到处都是。如:「义军漫天塞地的杀出,贼兵早就吓跑了。」
《国语辞典》:天真地秀  拼音:tiān zhēn dì xiù
天地间灵秀之气。《西游记》第一回:「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国语辞典》:天地鬼神  拼音:tiān dì guǐ shén
天地间负责奖惩的鬼神。多用作赌咒语。《红楼梦》第四六回:「若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来支吾,日后再图别的,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著嗓子,从嗓子里头长疔,烂了出来,烂化成酱在这里。」《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不作则已,一作定要作个痛快淋漓,才消得我这副酸心热泪。这条心可以对得起天地鬼神。」
《国语辞典》:天奇地怪  拼音:tiān qí dì guài
天地间非常奇怪的事情。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七。野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徼,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未可以见闻所未及遂,以为诞也。」
《国语辞典》:庄周梦蝶(庄周梦蝶)  拼音:zhuāng zhōu mèng dié
庄周在梦中幻化为蝴蝶,在天地间遨游,逍遥自在,不知何为庄周。忽然醒来,发觉自己仍是庄周。典出《庄子。齐物论》。后以此比喻人生变幻无常。《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投笔记。匈奴困超》:「死离生别,一似庄周梦蝶。」
《国语辞典》:单眉(单眉)  拼音:dān méi
眉毛稀疏。元。钟嗣成〈一枝花。生居天地间套〉:「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更兼著细眼单眉。」也作「眉单」。
《國語辭典》:独往独来(獨往獨來)  拼音:dú wǎng dú lái
1.游行无碍。比喻性行无所依傍。《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列子。力命》:「独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
2.独自一人,不与人同伙。宋。杨万里〈雪冻未解散策郡圃〉诗:「静闻檐滴元雨语,倒挂水牙未怕晴,独来独往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也作「独来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