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念奴娇(念奴嬌)
(1).词牌名。其调高亢。 唐 天宝 妓女 念奴 “善歌唱……声出於朝霞之上,虽鐘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见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念奴娇”之名盖本于此。 清 万树 词律卷十六:“《念奴娇》,一百字,又名‘百字令’、‘百字謡’、‘酹江月’、‘大江东去’、‘大江西上曲’、‘壶中天’、‘无俗念’,‘淮甸春’、‘湘月’。”按: 宋 苏轼 有词,其首句为“ 大江 东去”,末句为“一尊还酹 江 月”,故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 宋 戴复古 《念奴娇》词,其首句为“ 大江 西上”,故又名《大江西上曲》。 宋 曾觌 《壶中天慢》词,调与《念奴娇》同,故又名《壶中天》。 宋 姜夔 《湘月》词,自注:“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 宋 张辑 《念奴娇》词,有“柳花 淮 甸春冷”句,故又名《淮甸春》《念奴娇》有平韵、仄韵两体,常见的为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参阅 清 王奕清 《曲谱》卷一、卷六。
《国语辞典》:南华经(南华经)  拼音:nán huá jīng
书名。《庄子》一书的别称。唐玄宗天宝元年,下诏称《庄子》一书为《南华真经》,后简称为《南华经》。
《漢語大詞典》:广文馆(廣文館)
唐 七学之一。 天宝 九年,国子监增开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领国子学中修进士业者。参阅通典·职官九新唐书·百官志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广文
《漢語大詞典》:神策军(神策軍)
亦称“ 神策 ”。 1. 唐 禁军名之一。 天宝 中 陇右 节度使 哥舒翰 破 吐蕃 时令军史 成如璆 建神策军于 临洮 西。 安禄山 乱起, 临洮 陷, 如璆 令其将 卫伯玉 领兵屯 陕州 ,复号神策军。 代宗 、 德宗 时继由宦官统领,并归禁中定制,分左右厢,衣粮优厚,势居诸禁军上。 唐 亡始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唐 白居易 《宿紫阁山北村》诗:“举盃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餘人。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旧唐书·裴垍传:“今闻其视 承璀 ( 吐突承璀 )如婴孩,往来神策间,益自恃不严,是天亡之时也。” 宋 秦观 《安都》:“府兵废,始置神策为禁军,亦不过数万人。”
(2).用以美称官兵。
《漢語大詞典》:延秋门(延秋門)
唐 代 长安 禁苑西门。 天宝 十四载冬, 安禄山 起兵叛乱。次年六月, 唐玄宗 即由 延秋门 出 长安 ,赴 蜀 避难。 唐 杜甫 《哀王孙》诗:“ 长安 城头头白乌,夜飞 延秋门 上呼。” 宋 程大昌 雍录卷五:“ 玄宗 幸 蜀 ,自苑西门出,在 唐 为苑之 延秋门 ,在 汉 为都城 直门 也。既出,即由便桥渡 渭 ,自 咸阳 望 马嵬 而西。” 宋 宋敏求 长安志卷六:“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西面二门,南曰 延秋门 ,北曰 玄武门 。”
《漢語大詞典》:大石调(大石調)
商调乐律名。本作大食调。 唐 天宝 十三载,大乐署改诸乐名,太簇商时号大食调。 宋 乐与古乐差二律,故俗呼黄锺商为大石调,大吕商为高大石调,太簇商为中管高大石调。燕乐二十八调,用声各别。大石调用高五、高凡、高工、尺、上、高一、高四、六、合九声;高大石调用下五、下凡、工、尺、上、下一、下四、六、合九声。见 宋 王溥 唐会要·诸乐、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乐律》
《漢語大詞典》:凝碧池
唐 禁苑中池名。 唐 天宝 十五载, 安禄山 兵入 长安 ,曾大宴其部下于此处。 唐 王维 《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 头奏管弦。” 宋 范公称 过庭录:“ 王履道 同先子避地岭外,甚熟。因见有 颜持约 《王维画嘉陵江山图》,盖 明皇 幸 蜀 过 嘉陵 ,爱其江山,命 吴道子 图於 大同殿 壁, 王维 復画小簇,云:‘江山已暗 大同殿 ,絃管犹喧 凝碧池 。别写 嘉陵 三百里, 右丞 心事与谁知。’盖谓此也。”
《漢語大詞典》:大盈库(大盈庫)
唐玄宗 私库。 唐 天宝 后, 王鉷 为户口色役使,苛酷取宠,征剥财货,每岁进钱百亿,云非租庸正额者,便入 百宝大盈库 ,以供皇帝宫廷享乐及赏赐之用。见旧唐书·食货志上
《漢語大詞典》:靴衫
唐 开元 天宝 年间从驾宫人或士人之妇乘马时的胡装服式。旧唐书·舆服志:“ 开元 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靚粧露面,无復障蔽……俄又露髻驰骋,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漢語大詞典》:凌波曲(淩波曲)
唐 天宝 时乐曲名。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 玄宗 在东都,梦一女,容貌艷异,梳交心髻,大袖宽衣,拜於床前。上问:‘汝何人?’曰:‘妾是陛下 凌波池 中龙女,卫宫护驾,妾实有功,今陛下洞晓钧天之音,乞赐一曲以光族类。’上於梦中为鼓胡琴,拾新旧之曲声,为凌波曲。龙女再拜而去。及觉,尽记之。会禁乐,自御琵琶,习而翻之,与文武臣僚,于 凌波宫 临池奏新曲,池中波涛涌起。”参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四。
淩波曲:1. 唐 乐曲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四:“帝在东都梦一女子高髻广裳拜而言曰:‘妾 凌波池 中龙女,久护宫苑,陛下知音,乞赐一曲。’帝为作《凌波曲》奏之池上,神出波间。”
(2).词牌名。又名《醉太平》《四字令》《醉思凡》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
《國語辭典》:天长节(天長節)  拼音:tiān cháng jié
1.唐开元十七年八月,玄宗以其生日宴饮百官于花萼楼,百官上表奏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天宝七年改为天长节。
2.日本人称其天皇的寿诞为「天长节」。
《漢語大詞典》:鞭帽
唐 开元 、 天宝 年间妇女骑马时戴的胡帽。
《漢語大詞典》:天王堂
相传 唐 天宝 七载, 安西 守城将领奏有毗沙门天王现形助守,於是命令各道节镇,在州府城西北角各立天王像。后来军营内也设立天王堂。《水浒传》第九回有 林冲 发配 沧州 ,看守牢城营天王堂事。参阅 宋 赞宁 《僧史略》下、 庞元英 《谈薮》,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天王堂
《漢語大詞典》:颜钩(顔鉤)
唐 颜杲卿 , 玄宗 时为 常山 太守。 天宝 十四年起兵讨 安禄山 ,次年为 史思明 所执,骂贼不屈, 安禄山 “缚之 天津桥 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絶,贼鉤断其舌,曰‘復能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年六十五。”见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后因以“颜鉤”为忠烈不屈的典故。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身北冠自南,血碧心肯化。 颜 鉤凛忠劲, 杜 诗蔚骚雅。”
《漢語大詞典》:柳芳历(柳芳曆)
指 唐 柳芳 所著记述 开元 、 天宝 年间史实的史书《唐历》。 唐 舒元舆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诗:“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参阅新唐书·柳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