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文  拼音:tiān wén
天空中,日月星辰及风、云、雨、雪等一切自然现象。《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制于天文。」《三国演义》第八回:「允自幼颇习天文,夜观乾象,汉家气数已尽。」
《漢語大詞典》:天文院
宋 代设置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机构。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国朝置天文院于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分类字锦》:影杂天文(影杂天文)
谢偃 明河赋 名连地脉,影杂天文。
分类:天河
《國語辭典》:天文学(天文學)  拼音:tiān wén xué
研究天体位置、大小、运转、形态及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演化的科学。一般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等。
《國語辭典》:天文钟(天文鐘)  拼音:tiān wén zhōng
特殊机械设计的时钟,以显示例如日、月、行星位置,黄道星座等天文资讯。
《國語辭典》:天文望远镜(天文望遠鏡)  拼音:tiān wén wàng yuǎn jìng
用来观察天体的望远镜。也称为「天文镜」、「窥天镜」。
《國語辭典》:天文台(天文臺)  拼音:tiān wén tái
负责天文观测及研究的机构。
《國語辭典》:天文生  拼音:tiān wén shēng
地理师或风水先生,据说此类人士精通天文地理及各种习俗。人死后须由地理师择日,方可入殓。《红楼梦》第六三回:「目今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
《國語辭典》:天文数字(天文數字)  拼音:tiān wén shù zì
天文学上应用的数字经常很大,故称极大的数字为「天文数字」。如:「发展太空计画所需的经费,对于资源有限的国家而言,犹如天文数字;没有雄厚的国力作后盾,是无以为继的。」
《分类字锦》:天文炳焕(天文炳焕)
范仲淹老人星赋大矣哉名尊五福位列三光发天文之炳焕符帝德之悠长
分类:天瑞
《分类字锦》:天文次星
常衮中书门下请册贵妃表臣闻天文次星配以妃位帝宫内职守在王化
分类:内职
《國語辭典》:天文单位(天文單位)  拼音:tiān wén dān wèi
长度单位。天文学中量度距离的单位,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一亿五千万公里。英文简写为au。
《國語辭典》:天文地理  拼音:tiān wén dì lǐ
天文与地理。指天空中的自然现象和山川形势的条理。语本《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儒林外史》第一回:「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
《漢語大詞典》:天文馆(天文館)
普及天文知识的文化教育机构。其活动内容有利用天象仪放映人造星空,进行有关天文知识的演讲,编译通俗天文刊物等。我国第一座天文馆于1957年在 北京 建成。
《国语辞典》:巴洛马天文台(巴洛马天文台)  拼音:bā luò mǎ tiān wén tái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东北的巴洛马山上。西元一九四八年由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创建,一九八○年以前与威尔逊天文台合并。巴洛马天文台内有一口径五○八公分的黑尔反射望远镜,西元一九四八年架设,为纪念美国天文学家黑尔。另有一架广角舒密特望远镜,为观测与研究宇宙的重要仪器。也作「帕洛马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