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6
典故
2
词典
13
分类词汇
52
佛典
3
其它
6
共52,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寒蔬
聋聩
禀秀
生巧
天植
中班
寒卉
天貌
训德
诞质
天睿
天拙
胎子
禀能
洪陶
《漢語大詞典》:
寒蔬
寒天生长的蔬菜;冬天食用的蔬菜。 南朝 梁 沈约
《休沐寄怀》
诗:“爨熟寒蔬翦,宾来春蚁浮。” 唐
贾岛
《送天台僧》
诗:“寒蔬修浄食,夜浪动禪牀。” 宋
陆游
《农家秋晚戏咏》
:“寒蔬种罢醉且歌,隻鸡短纸赛园婆。”
分類:
寒天
天生
生长
蔬菜
冬天
天食
食用
《國語辭典》:
聋聩(聾聵)
拼音:
lóng kuì
1.听觉不灵敏。《国语。晋语四》:「聋聩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
2.无知。唐。韩愈〈朝归〉诗:「坐食取其肥,无堪等聋聩。」
分類:
耳聋
愚昧无知
天生
聋子
《漢語大詞典》:
禀秀(稟秀)
天生秀丽。
《
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皇后吴氏
》
:“伏惟先太后圆精挺质,方祇稟秀。”
分類:
天生
秀丽
《漢語大詞典》:
生巧
天生巧慧。
《
慎子·威德
》
:“百工之子,不学而能者,非生巧也,言有常事也。”
分類:
天生
《漢語大詞典》:
天植
(1).犹心志。心意。
《
管子·版法解
》
:“故曰凡将立事,正彼天植。天植者,心也。天植正,则不私近亲,不孽疎远。”
(2).自然赋予;天生具备。 明
高攀龙
《侪鹤赵先生小传》
:“先生敏慧天植,见人望形而别其臧否,闻言而悉其底里。” 清
王夫之
《显考武夷府君行状》
:“唯孝友天植,无间於族党之扬詡,祇今流传未艾。”
分類:
自然
心志
赋予
心意
天生
生具
《國語辭典》:
中班
拼音:
zhōng bān
1.一种幼稚园或幼儿园编班的等级。介于小班与大班之间,就读学生多为四至五岁的学童。
2.工厂作业员、医护人员等上班时间,采早、中、晚三班制,每班八小时。
分類:
整天
幼儿园
天生
厂矿
五周
周岁
岁至
六周
儿童
三班
班级
《漢語大詞典》:
寒卉
冬天生长的草。
《
文选·左思〈蜀都赋〉
》
:“百药灌丛,寒卉冬馥。” 张铣 注:“寒卉,冬生草也。”
分類:
冬天
天生
生长
《漢語大詞典》:
天貌
(1).天生的面貌。 晋
孙绰
《喻道论》
:“沙门之道,委离所生,弃亲即疏,刻剔鬚髮,残其天貌。”
(2).天生的面貌。 晋
孙绰
《喻道论》
:“沙门之道,委离所生,弃亲即疏,刻剔鬚髮,残其天貌。”
分類:
天生
面貌
《漢語大詞典》:
训德(訓德)
犹顺德。谓遵从天生的至诚德性。训,通“ 顺 ”。
《
书·立政
》
:“谋面,用丕训德。” 孔 传:“谋所面见之事,无疑,则能用大顺德。” 宋
叶适
《〈周南仲文集〉后序》
:“凡随事逐物,小为科举,大为典册,虽刻穠损华,然往往在义理之外矣,岂所谓文也!君子於此寄焉,则不足以训德;学者於此习焉,则足以害正。” 清
陈仪
《祭怡贤亲王文》
:“於是衔感者怀不尽之恩,训德者慕无穷之义。”
分類:
顺德
遵从
从天
天生
至诚
德性
《漢語大詞典》:
诞质(誕質)
(1).天生资质。
《
旧唐书·孝敬皇帝弘传
》
:“皇太子 弘 ,生知诞质,惟几毓性。”
(2).生成形体。 前蜀
杜光庭
《洋州宗夔令公本命醮词》
:“伏闻诞质流形,咸资大道;稟生赋命,必繫上玄。”
分類:
生成
天生
成形
生资
形体
资质
《漢語大詞典》:
天睿
天生睿智。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
:“且谓皇帝为天生者,如天子受命於天,及天睿聪明诸説,皆假此欺人,以证皇帝之至尊无上。”
分類:
天生
《漢語大詞典》:
天拙
天生拙直。 宋
田况
《
儒林公议
》
卷上:“某天拙之人,不以富贵屈其身,不以贫贱移其心。”
分類:
天生
《國語辭典》:
胎子
拼音:
tāi zi
形貌。《红楼梦》第四四回:「贾母又道:『那凤丫头和平儿还不是个美人胎子?』」
分類:
坯子
天生
模样
《国语辞典》:
禀能(禀能)
拼音:
bǐng néng
天生所具有的智能。如:「这孩子禀能优异,能有计划的加以栽培,必成大器。」
分类:
天生
智能
《漢語大詞典》:
洪陶
巨匠。天生万物,如陶匠制造器物,故用以比喻天。 晋
葛洪
《
抱朴子·任命
》
:“且夫洪陶范物,大象流形,躁静异尚,翔沉舛情。”
分類:
巨匠
天生
万物
制造
器物
喻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