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蔡天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蔡天祜(?年—1531年),字成之,号石岗,河南开封府睢州(今河南睢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第三甲第五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任福建按察司佥事。协剿江西。转山东左参议,晋副使,分巡辽阳。值荒年,赈灾救活上万人。造滨海圩田数万顷,人称“蔡公田”。转陕西参政,升山西按察使。嘉靖三年(1524年),大同兵变,巡抚张文锦遇害。世宗下诏宽恕作乱,改宣府巡抚、都御史李铎担任大同巡抚。李铎因母忧不至,于是以蔡天祜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其在任期间平定民心,控制局面。进副都御史,加兵部右侍郎,不久召回部属。因御史李宗枢弹劾,其因病辞职。两年后召用,未任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宝应人,初名天祜,字筑夫。事母孝。绝意科举,专治古文。有《白田诗文》、《异香集》。

人物简介

维基
翁天祜,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25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担任福建浦城县知县、泉州同安县知县。
《骈字类编》:天祜
诗曾孙寿考受天之祜夫礼记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 妇是谓承天之祜 郭璞轩辕国赞轩辕之国承天之祜冬不袭衣夏不扇暑 傅玄晋鼓吹曲光宅四海永享天之祜
分类:天祜
《國語辭典》:锟铻(錕鋙)  拼音:kūn wú
古代的宝刀、宝剑。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也作「昆吾」。
《國語辭典》:昆吾  拼音:kūn wú
1.国名。位今河南省濮阳县,曾为夏伯,后为商汤所灭。
2.正午时太阳所在的地方。《淮南子。天文》:「至于昆吾,是谓正中。」《文选。张衡。思玄赋》:「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火之所陶。」
3.古代的宝刀、宝剑。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山海经。中山经》晋。郭璞。注:「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周穆王时西戎献之,尸子所谓昆吾之剑也。」也作「锟铻」。
《漢語大詞典》:冰厨(冰廚)
夏季供备饮食的处所。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勾践 之出游也,休息食室於冰厨。” 徐天祜 注:“一曰冰室,所以备膳羞也。”
《漢語大詞典》:迫厄
犹困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扈子 ﹞乃援琴为 楚 作《穷劫》之曲,以畅君之迫厄之畅达也。” 徐天祜 注:“‘﹝以畅之﹞畅’,当作‘伤’。‘之畅达’,当作‘而畅达之’。”
分類:困厄天祜
《国语辞典》:吴越春秋(吴越春秋)  拼音:wú yuè chūn qiū
书名。汉赵晔撰,十卷,梁天祜注。叙述春秋时吴越二国攻战事。文辞丰蔚,颇类小说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