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干纲
1.天的纲维,天道。
2.朝纲;君权。
3.夫纲,夫权。
《漢語大詞典》:干刚
1.谓天道刚健。亦用以称帝王的刚健决断。语出《易。杂卦》:"《干》《坤》柔。"
2.引申指君主的威权。
《漢語大詞典》:圜道
天道,宇宙自然运行之常道。亦借指君主效法天道以实行统治的方法。吕氏春秋·圜道:“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軫与角属,圜道也……令出于主口,官职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於民心,遂於四方,还周復归,至於主所,圜道也。”
《漢語大詞典》:伦经(倫經)
天道人伦的常则。庄子·天运:“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 成玄英 疏:“伦,理;经,常也。言……夏盛冬衰,春文秋武,生杀之理,天道之常。”司马法·天子之义:“古之教民,必立贵贱之伦经。”
《國語辭典》:知命乐天(知命樂天)  拼音:zhī mìng lè tiān
顺应命运的安排,安于自己的处境。参见「乐天知命」条。唐。陈子昂〈无端帖〉:「道既不行,复不能知命乐天,又不能深隐于山薮,乃亦时出于人间。」《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你看这夫妇两个,绝无一点儿想到功名富贵上去,弹琴饮酒,知命乐天。」
《國語辭典》:乐天知命(樂天知命)  拼音:lè tiān zhī mìng
顺应天意的变化,固守本分、安于处境且悠然自得。语出《易经。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儒林外史》第八回:「近来我在林下,倒常教他做几首诗,吟咏性情,要他知道乐天知命的道理。」也作「乐天安命」、「知命乐天」。
《漢語大詞典》:违天逆理(違天逆理)
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周书·文帝纪上:“ 侯莫陈悦 违天逆理,酷害良臣,自以专戮罪重,不恭詔命,阻兵 水洛 ,彊梁 秦 陇 。”亦作“ 违天害理 ”、“ 违天悖理 ”。南齐书·魏虏传:“ 武帝 之胤悉被诛戮,初无报効,而反为今主尽节,违天害理。”《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当初这厮在日,专一违天害理,贪财好色,奸骗人家妻子。”明史·王直传:“今敌肆猖獗,违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
《國語辭典》:无声无臭(無聲無臭)  拼音:wú shēng wú xiù
没有声音、气味。语出《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比喻湮没不彰、默默无闻。《孽海花》第一七回:「先几个月风声很紧,后来慢慢懈怠,竟无声无臭起来。」《近十年之怪现状》第三回:「起初的时候,莫不是堂哉皇哉的设局招股,弄到后来,总是无声无臭的就这么完结了。」
《國語辭典》:天网恢恢(天網恢恢)  拼音:tiān wǎng huī huī
上天的法网虽宽大稀疏,但绝不会纵容作恶的坏人。语出《老子》第七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后以比喻犯法者难逃国法制裁。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三三出:「此人如果太奸豪,天网恢恢岂可逃。」《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母亲、父亲,你二位老人家,可曾听见那纪贼父子,竟被朝廷正法了?可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作「天道恢恢」。
《漢語大詞典》: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網恢恢,疎而不漏)
谓天道如大网,虽稀疏却无有漏失。比喻作恶者逃不出上天的惩罚。语出老子:“天网恢恢,疎而不失。”《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众人齐发起喊来道:‘是天网恢恢,疎而不漏,你与小娘子杀了人,拐了钱财,盗了妇女,同往他乡,却连累我地方邻里打没头官司!’”红楼梦第六九回:“自古‘天网恢恢,疎而不漏’,天道好还。你虽悔过自新,新已将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乱,天怎容你安生?”《冷眼观》第二一回:“那旗婆……希图讹诈银钱,谁知天网恢恢,疎而不漏,忽被那做现任 孝感 县知县 寇若準 当场察破。”
《國語辭典》:天人之际(天人之際)  拼音:tiān rén zhī jì
天道或天象与人事间相互的关系。《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
《國語辭典》:天理昭彰  拼音:tiān lǐ zhāo zhāng
道德公理彰显,报应分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谁知家私付之乌有,并自己也无葬身之所。要见天理昭彰,报应不爽。」《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如此剧贼,却被小孩子算破了,岂非天理昭彰!」也作「天理昭昭」、「天理昭然」。
《漢語大詞典》:天道宁论(天道寧論)
谓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试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论!” 鲁迅 《热风·随感录六十二》:“他们一面说些‘怀才不遇’‘天道宁论’的话,一面有钱的便狂嫖滥赌,没钱的便喝几十碗酒,--因为不平的缘故,于是后来就恨恨而死了。”
分類:天道凭信
《國語辭典》:天道无亲(天道無親)  拼音:tiān dào wú qīn
天意公正,无所偏袒。《史记。卷六一。伯夷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唐。陈子昂 梓州射洪县武东山故居士陈君碑:「嗟尔百代,子子孙孙,骄奢自咎,天道无亲,思我松柏,恭俭是遵。」也作「天道无私」。
《国语辞典》:逆天背理  拼音:nì tiān bèi lǐ
违反了天道常理。《孤本元明杂剧。陈仓路。头折》:「则他那逆天背理可钐刈,我则待要剿除乱掠扶家国,长驱席捲安边地。」也作「逆天违理」。
《国语辞典》:逆天悖理  拼音:nì tiān bèi lǐ
违反天道,背离常理。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只是刘太后怀嫉妒心肠,做这等逆天悖理的勾当。」也作「逆天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