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24,分449页显示  上一页  260  261  262  263  264  266  267  268  26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瞒天大谎
瞒天过海
瞒天瞒地
瞒天昧地
瞒天讨价
瞒天席地
瞒天要价
瞒天账
瞒天智
瞒天谎
没天理
没天良
冒天下大不韪
冒天下之大不韪
锣鼓喧天
《漢語大詞典》:瞒天大谎(瞞天大謊)
天大的谎话。形容漫无边际的假话。《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世上这媒人们,原来只一味图撰钱……把偏房説成正房,一味瞒天大谎,全无半点真实。” 清 李渔 《奈何天·媒欺》:“要晓得从来的假话,都出在媒人口里,这瞒天大谎,不是我説起的。”亦省作“ 瞒天谎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世上説谎的也尽多,少不得依经傍注,有个边际,从没有见你恁样説瞒天谎的祖师。”
《國語辭典》:瞒天过海(瞞天過海)  拼音:mán tiān guò hǎi
比喻欺骗的手法很高明。明。阮大铖《燕子笺》第七出:「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
《漢語大詞典》:瞒天瞒地(瞞天瞞地)
犹言瞒上欺下。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你便休得要瞒天瞒地,你则会帐房里闲坐的,咱可便委其实。”亦作“ 瞒天昧地 ”。 元 无名氏 《闹铜台》第一折:“我那日离山营,到 铜城 见仓官坏法胡行径,专瞒天昧地不公平。”
《國語辭典》:瞒天昧地(瞞天昧地)  拼音:mán tiān mèi dì
欺骗天地。比喻昧著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一折:「我那日离山营,到铜城,见贪官坏法胡行径,专瞒天昧地不公平。」也作「昧地谩天」。
《漢語大詞典》:瞒天瞒地(瞞天瞞地)
犹言瞒上欺下。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你便休得要瞒天瞒地,你则会帐房里闲坐的,咱可便委其实。”亦作“ 瞒天昧地 ”。 元 无名氏 《闹铜台》第一折:“我那日离山营,到 铜城 见仓官坏法胡行径,专瞒天昧地不公平。”
《漢語大詞典》:瞒天讨价(瞞天討價)
没有限度的要高价。瞒天,漫天。形容无限度。讨价,指卖东西的人要价钱。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这个正合着古语,‘瞒天讨价,就地还钱’,我説二三百银子,你就説二三十两!”亦作“ 瞒天要价 ”。《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我就不信二位真想放弃 太州 ! 太州 一丢,你们到哪儿去占山为王?算啦!二位不必再瞒天要价了。”
《國語辭典》:瞒天席地(瞞天席地)  拼音:mán tiān xí dì
欺骗天地。比喻昧著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如:「他瞒天席地,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其实明眼人都看在心里。」也作「昧地谩天」。
分類:隐蔽真情
《漢語大詞典》:瞒天要价(瞞天要價)
见“ 瞒天讨价 ”。
《漢語大詞典》:瞒天讨价(瞞天討價)
没有限度的要高价。瞒天,漫天。形容无限度。讨价,指卖东西的人要价钱。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这个正合着古语,‘瞒天讨价,就地还钱’,我説二三百银子,你就説二三十两!”亦作“ 瞒天要价 ”。《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我就不信二位真想放弃 太州 ! 太州 一丢,你们到哪儿去占山为王?算啦!二位不必再瞒天要价了。”
《漢語大詞典》:瞒天账(瞞天賬)
比喻隐瞒欺骗的坏主意。 赵朴初 《滴水集·不是路》:“耍花腔,算盘暗打瞒天账,血口狂吞夺命汤。”
《漢語大詞典》:瞒天智(瞞天智)
喻极大的智慧。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若不是 秦 邦右相瞒天智,怎能勾虎符金印到家门。”
分類:极大智慧
《漢語大詞典》:瞒天谎(瞞天謊)
见“ 瞒天大谎 ”。
《漢語大詞典》:瞒天大谎(瞞天大謊)
天大的谎话。形容漫无边际的假话。《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世上这媒人们,原来只一味图撰钱……把偏房説成正房,一味瞒天大谎,全无半点真实。” 清 李渔 《奈何天·媒欺》:“要晓得从来的假话,都出在媒人口里,这瞒天大谎,不是我説起的。”亦省作“ 瞒天谎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世上説谎的也尽多,少不得依经傍注,有个边际,从没有见你恁样説瞒天谎的祖师。”
《漢語大詞典》:没天理
旧谓不顾封建伦理道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他若要上司去告,指我作证,我必要替他伸寃理枉,等 林 家这些没天理的个个喫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娶了你这么个贤德媳妇,在明白点的人,岂有不疼爱得和自己女儿一般的,却在外头去干下这没天理的事情来!”
《漢語大詞典》:没天良
没有良心。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 霍士端 他也曾受过老爷的恩典,喫过老爷的钱粮米儿,行出这样没天良的事来。”
分類:有良心
《高级汉语词典》:冒天下大不韪
这里的“不韪”是“罪”,“反国家罪”的意思
《國語辭典》:冒天下之大不韪(冒天下之大不韙)  拼音: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韪,是。全句比喻不顾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也作「犯天下之不韪」。
《國語辭典》:锣鼓喧天(鑼鼓喧天)  拼音:luó gǔ xuān tiān
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彻云霄。形容气氛热闹非凡。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文明小史》第一九回:「此时四马路上,正是笙歌匝地,锣鼓喧天,妓女出局的轿子,往来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