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25,分449页显示  上一页  441  442  443  444  445  447  448  449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载湉(庙号 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帝、清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帝、景皇帝 爱新觉罗 别称 爱新觉罗载湉 亲政 )
陈训正(无邪、屺怀 天婴、天婴室 )
王曜南(有轩 午天 )
马天翮
范天烈(绍先 )
金天羽(懋基、天翮 松岑 鹤望、有麒麟、爱自由者、金一 )
久保天随(天随、默龙 )
谢天保(卫臣 )
陈天华(星台、过庭 思黄 )
包天笑(清柱、公毅 朗孙 )
成本璞(琢如 愚民、天民 )
高旭(天梅、慧云、钝剑 剑公 )
高燮( 时若、吹万、进若 寒隐、葩叟、志攘、黄天、老攘、慈石、葩翁 )
费公直( 善机 天健 一瓢、霜红、双桥词人、器志、秋明 )
陈蝶仙( 寿嵩、栩 昆叔、栩园 天虚我生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1—1908 【介绍】: 即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皇帝。醇亲王奕譞子,母为慈禧太后妹。同治十三年十二月,穆宗死,由慈禧太后决策,继文宗为子,嗣帝位。次年,改元光绪,由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号为亲政,仍由太后操纵一切。在位时国势日非,边疆危机日益严重。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败于日本,深受刺激,决心自强。二十四年,用康有为等实行新政,下诏“明定国是”,史称“戊戌变法”。同年,被慈禧太后幽禁,变法失败。庚子之役,随太后逃往西安。回京后,健康情形逐渐恶化。三十四年,在慈禧太后病死前一日去世。谥景皇帝。
晚晴簃诗汇·卷三
德宗景皇帝,醇贤亲王长子,入嗣文宗显皇帝。建元光绪,在位三十四年。葬崇陵。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陈训正(1872-1943) 字无邪,号天婴室。浙江慈溪人。光绪二十八年举人。同盟会员。与从弟布雷创办《上海商报》。曾代理浙江民政厅长,两任杭州市长。有《天婴诗辑》、《玄林词录》、《晚山人集》。
人物简介
1872-1943.10,浙江省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西乡官桥人。字无邪,又字屺怀,号天婴。清光绪二十九(一九O三)年,中举,因而名扬乡里声噪慈东,为甬上“陈氏三文豪”之一,系近代宁波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学者。
王曜南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曜南字有轩,号午天,甘肃静宁县城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光绪十四年(1888年),王曜南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日(1895年),在京举子闻《马关条约》签字,乃联名“公车上书”。在上书中签名的603人内,有甘肃举人61人,其中包括王曜南。同时,甘肃76名举人联名写《请废马关条约的呈文》,王曜南列名第九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王曜南中进士。王曜南中进士之后,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赴成都候差,并在成都任粥厂厂长(粥厂是慈善机关)。后来,王曜南被派任朱窝屯员,委管孔撒土司、麻书土司、白利土司兼代士勇,并管理赋税、诉讼等事务。任内,甘孜少数民族聚众滋事,王曜南独自前去安抚;东谷土司因在诉讼中行贿,遭到王曜南杖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王曜南辞职回到家乡。后来被选为甘肃咨议局议员,宣统元年(1909年)任资政院议员。中华民国成立后,王曜南任第一届甘肃省议会议员。后来他在家中教儿子念书。1920年海原大地震波及静宁县,静宁县全城的房屋均被夷平。王曜南等人乃重建了静宁县文庙。
马天翮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马天翮,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06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范天烈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简介
字绍先,四川永川人。光绪二十八年举人,官内阁中书。辛亥革命后历任成都资中县丞。工书法,有颜真卿遗意。卒年七十。著颐园全集。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金天羽(1874——1947),初名懋基,又名天翮,字松岑,改今名,号鹤望,别署有麒麟、爱自由者、金一等,吴江人。年十八为诸生,光绪二十四年(1898)荐试经济特科,以祖老辞。其诗文词并工,且能为小说。小说《孽海花》前十回即其所作。著有《天放楼文言》,《天放楼诗集》、《红鹤词》等。
久保天随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全台诗
久保得二(1875~1934),号天随,以号行。又号默龙、青琴、秋碧吟庐主人。日本东京人。就读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汉学科时期,曾经发表汉诗及论文。毕业后,在《帝国文学》等杂志发表作品,以汉式古风的文笔驰名文坛。先后担任法政大学讲师、日本递信省嘱托、陆军经理学校嘱托、「大礼记录」编纂委员会嘱托、宫内省图书寮嘱托、图书寮编修官、大东文化学院讲师等职。昭和二年(1927)以《西厢记之研究》取得文学博士学位。昭和四年(1929)三月出任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东洋文学讲座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桃花扇」、「琵琶记」等课程。五月和尾崎秀真、猪口安喜共同担任「台湾总督府史料编纂会」编纂委员。又集结居住在台北的日籍汉人,共同成立「南雅诗社」。昭和七年(1932)辞去教职。昭和九年(1934)六月一日,因脑溢血病逝。遗留藏书悉数转入台北帝国大学图书馆,包含诗集、善本戏曲多种,尤其珍贵。  久保汉学根柢深厚,为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代闻名的诗翁。「虽不闲官音,但吟诗填词自然合辙,羚羊挂角,不留痕迹,所谓没有『和臭』(日本味道),与中土人无异。」在台期间经常与北台文士唱酬,诗文及书画作品屡载《台湾日日新报》。编有《南雅集》四辑,著有《秋碧吟庐诗抄》、《关西游草》、《闽中游草》、《琉球游草》、《澎湖游草》〖参考(1)町田三郎〈久保天随的学术成就—以汉学史研究为探讨重点〉,《第一届台湾儒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1997年6月,页51-68。(2)《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日据时期》,国家图书馆,2002年12月。(3)《台湾历史辞典》,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4年5月。〗。(杨永智撰)
谢天保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谢天保(1875年—?),字卫臣,福建省侯官县人,中国医生、中华民国外交官。他毕业于美国丹佛大学内、外医科,兼牙医科。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获医科进士,授学部主事。同年赴马尼拉参加菲律宾群岛医学会会议。光绪三十四年正月(1908年),任京师大学堂卫生学教员。后任巡洋长江舰队统制部军医长,宣统三年间,任海军部军医司医务科科长。中华民国成立后,他任海军部军务司医务科科长。1912年10月30日,他作为海军部代表出席中国红十字会统一大会。民国二年(1913年)他调外交部1913年《中婆移民协定》签订,中华民国在亚庇设立驻北婆罗洲领事馆。谢天保任驻北婆罗洲的首任领事,后曾任职于驻新加坡、萨摩岛的领事馆。民国十二年(1923年)他任中国驻菲律宾总领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5—1905 【介绍】: 清末湖南新化人,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思黄。早年随父至县城,为小贩,后入资江书院读书,旋入新化求实学堂。光绪二十九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写血书抗议沙俄侵略东三省,参加拒俄义勇队,旋回国准备起义。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影响甚大。次年与黄兴、宋教仁在长沙创立华兴会,策划起义,事泄逃亡日本。光绪三十一年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并参与组建同盟会,任《民报》撰述员。同年底受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一事刺激,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有《陈天华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包天笑(1876-1973),苏州人。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孙,笔名天笑等。著名报人,小说家。抗战胜利后定居香港。发表《且楼随笔》,《钏影楼回忆录》等。1973年在香港逝世。一生著译很多,有100多种。著有《上海春秋》、《海上蜃楼》、《包天笑小说集》等,译有《空谷兰》、《馨儿就学记》等。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成本璞(1876-?) 字琢如,号愚民。湖南湘乡人,浙江台州知府成梓丞子。早年曾留学日本,归国游宦江南,授朝记大夫,浙江候补知府、中书科中书等职。民国初,任国务院秘书、简任官,伊犁外交司司长。曾入南社。工词章,为江标所重:"琢如负瑰玮绝特之才,沈潜百家,睹记甚博,治经笃嗜汉儒,而于宋贤所著之书亦尝撷其精而深求其理,下笔万言如风雨之骤至。余甚伟之。其文远取式于昌黎、庐陵,近合体于容甫、定庵,一洗近时平浅钝狭之习。骈俪之文特为高远,有魏晋人风味。诗则才力雄肆献吉大复之,并间亦稍入于宋。于词尤所专精,高者直似南唐五代,此亦在南北宋之间,奇丽骀宕,哀感顽艳。余尝曼声微吟。叹为绝伦湖湘,近代无此作者矣......殆杜樊川、陈同甫之伦......则琢如当不以经生文人老也。"有《九经新义》、《通雅斋丛稿》、《泪影词》等。
人物简介
成本璞,字琢如,号天民,湖南湘乡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77.3.5-1925.7.7,字天梅,号剑公,别字慧云、钝剑,江苏松江府金山县张堰镇(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中国近代诗人。南社的三个创始人之一。他早年倾向维新变法,后来转向支持革命,与柳亚子、陈去病等创立南社。卷入曹锟贿选事件使他晚年声名不保,诗文由其弟高基编为《天梅遗集》。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高燮(1878-1958) 名燮,字进若,号吹万,以字行,别署老攘、黄天、慈石、时若、寒隐、葩翁。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受业于同邑名儒顾莲芳。与高天梅为叔侄。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南社名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与天梅在金山张堰镇出版《觉民》月刊,宣传民族主义思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与柳亚子、田桐等创办《复报》月刊。曾主持国学商兑会与寒隐社,刊行《国学丛选》。1909年发起组织"寒隐社",数月后南社成立,"寒隐社"成员多入南社,故高吹万有"南社三巨头"之目。抗战中住宅焚于炮火,藏书被毁,仅运出《诗经》的各类版本数十箱,后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捐献国家,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亦善书。有《吹万楼论学书》、《吹万楼文集》、《吹万楼诗集》、《吹万楼词》、《谈诗国风札记》、《诗经目录》、《感旧漫录》、《金陵游记》、《思治集》、《国学丛选》等。   有《风雨勘诗图》,方药雨、费龙丁、蔡寒琼、谈月色绘,马相伯、聂曾纪芬、伊立勋、童大年题首,唐文治、严昌育、崔龙等撰文,黄寿慈、许观、庞友兰、封文权、李洞庭、谈月色、葛昌楹、叶尔恺、郑雪心、沈惟贤、沈恩孚、郑翼、黄端履、王希曾、吴丹、金其源、夏敬观、朱天梵、李国环、李笠、黄宾虹、温庭敬、金兆蕃、金问洙、陈柱、胡朴安、李宣龚、詹安泰、吴良、李家恒、瞿镜人、徐益藩等题诗,武进崔龙书后。
高燮集
1878-1958.7.23,江苏省金山县张堰乡(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名燮,字时若、吹万,又号寒隐、葩叟、志攘、黄天等。室名吹万楼。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又与南社台柱柳亚子交往深厚。南社耆宿,主持商兑学会,任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富藏书、嗜古砚。新中国成立后,将所藏捐献给复旦大学图书馆。著有《吹万楼诗集》、《吹万楼文集》、《吹万楼日记节钞》、《读诗札记》、《感旧漫录》、《望江南词》等20余种。他于1958年7月23日在上海逝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挽曰:“南社早蜚声,金山一代英,笔摇清帝鼎,梦绕岳王坟;革命心肠热,攘夷思想新,遗诗千百首,一读一酸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费公直(1879--1952年),原名善机,字天健,号一瓢、霜红、双桥词人等,别署器志、秋明,室名秋明阁、双红豆簃,吴江同里人,世居周庄。1906年加入同盟会,也是南社社员。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陈蝶仙(1879-1940) 原名寿嵩,字昆叔,后改名栩,字栩园,号天虚我生。清末贡生。钱塘人,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早年从事艳情小说创作。著有诗词曲汇集《栩园丛稿》,长篇小说《泪珠缘》、《玉田恨史》、《井底鸳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