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6,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下一页
来之邵(字 祖德 )
吕希纯(字 子进 )
钱观复(字 知原 号 正静居士 )
周执羔(字 表卿 )
詹公荐(字 文举 )
史祺孙(字 大年 )
梁仲敏(字 元功 )
林大鼐(字 梅卿 )
刘季裴(字 少度 )
任文荐(字 远流 )
袁说友(字 起严、起岩 号 东塘居士 )
吴汉英(字 长卿 )
詹体仁(字 元善 )
喻良能(字 叔奇 号 香山 )
其它辞典(续上)
吕升卿(字 明甫 )来之邵(字 祖德 )
吕希纯(字 子进 )
钱观复(字 知原 号 正静居士 )
周执羔(字 表卿 )
詹公荐(字 文举 )
史祺孙(字 大年 )
梁仲敏(字 元功 )
林大鼐(字 梅卿 )
刘季裴(字 少度 )
任文荐(字 远流 )
袁说友(字 起严、起岩 号 东塘居士 )
吴汉英(字 长卿 )
詹体仁(字 元善 )
喻良能(字 叔奇 号 香山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明甫。吕惠卿弟。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以王安石荐,召为馆阁校勘。安石与惠卿有隙,升卿于帝前诋安石之短,因降授太常寺太祝、监无为军酒税。元丰三年复馆阁校勘,累迁太常寺丞,出为河北路转运副使。哲宗元符二年权知越州,改守江宁,进直秘阁。全宋文·卷二一一二
吕升卿,字明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惠卿弟。熙宁三年登进士第。六年三月,以王安石荐,自常州团练推官召为馆阁校理。四月,权发遣京东路常平等事,十一月,权发遣京东路转运判官,十二月,徙淮南东路军器监。七年,为馆阁校勘、崇政殿说书兼同修撰经义,直集贤院。八年十月,权发遣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十二月落职,降授太常寺太祝、监无为军酒税。元丰三年,复馆阁校勘,权判登闻鼓院。六年,为太常寺丞。元祐元年以吏部员外郎通判海州。绍圣四年,自京东路转运副使徙河北路。元符元年,改河东提刑。二年,知江宁府。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三、二四四、二五六、二六九、二七一、三○二、三四○、三七八、四九三、四九四、五○六等,《宋史翼》卷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咸平人,字祖德。登进士第。神宗元丰中,历任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等。哲宗时,累官殿中侍御史。与杨畏合攻苏颂、刘挚、范纯仁,乞进用章惇、安焘、吕惠卿。章惇为相,擢侍御史,进刑部侍郎。后出知蔡州。卒年四十八。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来之邵,字祖德,开封咸平(今河南开封)人。登进士第,由潞州司理参军为刑部详断官。元丰中改大理评事,七年,御史中丞黄履荐为监察御史。哲宗时为太府丞,提举秦凤常平、利州成都路转运判官。入为开封府推官,复拜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绍圣初,章惇相,擢为侍御史,进刑部侍郎,以直龙图阁出知蔡州。卒,年四十八。《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子进。吕希绩弟。登进士第。为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历官太常丞、权太常少卿。宣仁太后死,谏哲宗勿复新法。寻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绍圣初出知亳州,为谏官劾元祐中附会吕大防、苏辙,徙睦州、归州。后贬金州居住,又责道州安置。徽宗即位,起知瀛州,改颍州。崇宁初,入元祐党籍。卒年六十。全宋诗
吕希纯,字子进,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公著第三子(《金石萃编》卷一四四)。第进士,为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历宗正、太常、秘书丞,迁著作郎,以父讳不拜。擢起居舍人,权太常少卿。拜中书舍人,同修国史。绍圣中章惇为相,出知亳州,徙睦州、归州。公著追贬,希纯亦累贬舒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还为待制、知瀛州。崇宁初入党籍,卒,年六十。《宋史》卷三三六有传。今录诗二十首。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吕希纯,字子进,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徙居京师。公著第三子。登第,元祐元年为太常博士。历宗正、太常、秘书丞,擢起居舍人、权太常少卿。元祐八年六月,拜起居舍人、同修国史。章惇既相,出知亳州,徙睦州、归州。父追贬,以屯田员外郎分司南京,居金州。元符二年,责舒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建中靖国元年,还为待制,知瀛州,改颍州,入崇宁党籍。卒,年六十。《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54 【介绍】: 宋平江府常熟人,字知原,号正静居士。徽宗政和五年进士。授诸暨主簿。累迁太常丞、秘书郎、户部员外郎。高宗绍兴间知广德军,岁饥,发常平仓赈济,民赖以生。精于《易》,急于行义,为乡里所推。有文集及《论语解》。全宋文·卷三九八六
钱观复(一○九○——一一五四),字知原,平江府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政和五年进士,为温州州学教授,调湖州司户曹事。绍兴间守广德,又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官至尚书户部员外郎。观复深于《易》,急于为义,乡里推之,号正静居士。绍兴二十四年十一月卒,年六十五。见《钱君墓志铭》(刘一止《苕溪集》卷五一),《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4—1170 【介绍】: 宋信州弋阳人,字表卿。徽宗宣和六年进士。历太学博士、通判湖州。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使还,兼权吏部侍郎,同知贡举。因反对秦桧以科第私其子,罢去。后起知眉州,累除敷文阁待制。孝宗乾道二年,拜礼部尚书,屡劝帝辨忠邪、纳谏诤。尝奉命釐正《统元历》,撰有《历议》、《历书》、《五星测验》。全宋文·卷四○六七
周执羔(一○九四——一一七○),字表卿,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第二,绍兴五年,通判湖州,累迁右司员外郎,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使还,兼权吏部侍郎。因劾秦桧以科第私其子,罢去。起知眉州,徙阆州,又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乾道初,守婺州。次年四月,复为礼部侍郎。寻拜本部尚书。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撰有《历议》、《历书》、《五星测验》各一卷。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见《宋史》卷三八八本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
梁仲敏,字元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宣和初,上舍两优释褐,调泰州海陵簿、淮宁府仪曹,改秩授镇江管内安抚司、福建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通判温州。绍兴三年,召为太府丞,迁太常丞,除驾部员外郎。出知临江军,移永州,迁福建路提刑。三十年,入为监察御史,寻迁右司谏,拜右谏议大夫。请祠,遂以敷文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未几致仕,卒赠宝文阁学士。见《嘉泰会稽志》卷一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三、一八六、一九四、一九九等。宋登科记考
梁遘子。字元功。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右谏议大夫。职至徽猷阁待制。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 【介绍】: 宋福州长溪人,字少度。十岁能文。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历秘书丞、监察御史,累官秘阁修撰。孝宗乾道间进十论,所论何承天屯田,规划甚详。孝宗极称赏之,每延顾问,所对皆称旨。有《颐斋遗稿》等。全宋诗
刘季裴(一一二二~?),字少度,原籍开封(今属河南),寓居长溪(今福建霞浦)。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二十六(《绍兴戊辰同年小录》)。知政和县(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五)。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为秘书丞兼国史馆编修官,迁监察御史(《南宋馆阁录》卷七、八)。七年,除将作监兼太子侍讲,八年,以起居舍人兼太子左谕德;九年,以秘阁修撰致仕(《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八、二九,七七之八三)。有《颐斋类稿》,已佚。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204 【介绍】: 宋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全宋诗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历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六一九四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寓居湖州。登隆兴元年进士第。淳熙四年为秘书丞,历知池州。绍熙中入为侍左郎中,知临安府。宁宗即位,为户部侍郎兼侍讲。庆元二年出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复入为吏部尚书,历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二年除同知枢密院事。三年,拜参知政事。罢知镇江府,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嘉泰四年卒,年六十五。著有《择善易解》,《东塘集》。尝命僚属纂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五十卷(存)。见《东塘集》附《家传》,《宋史翼》卷一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1—1214 【介绍】: 宋江阴人,字长卿。孝宗乾道五年进士。官湖南运幕。时陈傅良为转运使。讲学岳麓书院,汉英标毋自欺之旨,大为傅良所重。以荐知繁昌,通判滁州,有政绩。累迁大理丞。宁宗嘉定元年除大宗正丞,权兵部郎。为史弥远所忌,罢官奉祠归。有《归休集》。全宋诗
吴汉英(一一四一~一二一四),字长卿,江阴(今属江苏)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为庐江簿。历主管湖南运司帐司,知繁昌县,通判滁州。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为国子监主簿,寻迁大理寺丞。嘉定元年(一二○八),除大宗正丞,权兵部郎中,为史弥远忌,主管台州明道观。七年,卒,年七十四。有《归去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漫塘集》卷二八《故兵部吴郎中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06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字元善。詹慥子。少从朱熹学。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光宗朝,历提举浙西常平、太常少卿。密赞赵汝愚定策立宁宗。除太府卿,寻知福州,以论山陵事罢。后知静江府,减免赋税,赈粮救灾。官终司农卿。博极群书,疏荐皆当世名士。郡人真德秀早从其游。有《詹元善先生遗集》。全宋诗
詹体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浦城(今属福建)人。幼出为伯舅张氏子,后复本姓。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饶州浮梁尉、泉州晋江丞。召为太学录,累迁摄金部郎官。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湖广总领。召为太常少卿。孝宗卒,因与宰相议葬事不合,退居霅川。宁宗嘉泰中起知静江府,移知鄂州,复总湖广饷事。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作已佚,清朱秉鉴辑有《詹元善先生遗集》二卷。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詹公行状》、《清献集》卷一九《詹体仁传》,《宋史》卷三九三有传。今录诗十首。全宋文·卷六三五三
詹体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初出为伯舅张氏后,后复詹姓。隆兴元年进士,调饶州浮梁尉,历晋江丞,召为太学录。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户部郎官、湖广总领,累官太常少卿。宁宗即位,除太府卿,寻直龙图阁、知福州,历知静江府、鄂州,除司农卿,再为湖广总领。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有《象数总义》一卷、《历学启蒙》二卷、《庄子解》五卷。见真德秀《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行状》(《真文忠公集》卷四七),叶适《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一五),《宋史》卷三九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全宋诗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历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为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五四○○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补广德尉。迁国子监主簿,历绍兴府通判、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以朝请大夫致仕。工诗文,淳熙八年上《忠义传》二十卷,乞颁之武学,孝宗嘉之。他著有《诸经讲义》、《家帚编》、《香山集》。见《敬乡录》卷一○,《金华先民传》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