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失体(失體)
(1).不合体裁或标准。魏书·刘仁之传:“﹝ 仁之 ﹞性好文字,吏书失体,便加鞭挞,言韵微讹,亦见捶楚。” 金 王若虚 《文辨四》:“凡人作文字,其他皆得自由,惟史书实録、制誥王言,决不可失体。”
(2).有失体统。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高宗 曰:‘前此朝士,若乘马驰骋,必以为失体。’”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旧制一废难复:“至于吏部选君,见都察院不肯行跪礼,而五部尚书至吏部,反揖四司郎官,最为失体。至 嘉靖 末年, 张永明 为都御史,始正之。”
《国语辞典》:有失体统(有失体统)  拼音:yǒu shī tǐ tǒng
不符合身分、规矩、礼仪。如:「在正式场合要穿著整齐,言行得体,才不会有失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