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2,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髭发
发根
毛头
鬓角
宣发
䰀鬌
上卷
翠发
指冠
翠滑
髬髵
囚首
栉发
梳栉
脱发
《漢語大詞典》:髭发(髭髮)
须发。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党事之兴, 馥 名在捕中, 馥 乃髠髭髮,易姓名,匿迹远窜,为人佣赁。”《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狱主报言:‘门外有一三宝,剃除髭髮,身披法服,称言是儿,故来访看。’” 宋 林逋 《送史殿省典封州》诗:“髭髮柂分白,旌旗瘴减红。”
分類:须发
《漢語大詞典》:发根(髮根)
犹发达。指显达,腾达。《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 应伯爵 ﹞拏银子到房中,与他娘子儿説:‘老儿不发根,婆儿没布裙。’”
头发的根部。 宋 陆游 《夏日》诗:“颼颼风露髮根凉,月落菱歌尽意长。”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发髲:“ 李当之 以为童男髮, 陶弘景 以为鬈髮, 苏恭 以为髮根, 宋奭 以为陈髮者,并误矣。” 清 郁永河 《土番竹枝词》之五:“丫髻三叉似幼童,髮根偏爱繫红绒。”
《國語辭典》:毛头(毛頭)  拼音:máo tóu
小孩子。毛躁、不懂事的。如:「你以为你很行吗?只不过还是个毛头小子罢了!」
《國語辭典》:鬓角(鬢角)  拼音:bìn jiǎo
两鬓下垂的部位。如:「爸爸的鬓角都花白了。」也作「鬓脚」。
《漢語大詞典》:宣发(宣髮)
疏导发散。《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初生门上》:“怯弱之儿豆豉法,宣发胎毒功最良,儿生冬月亦宜此,煎取浓汁当乳尝。”
黑白相杂的头发。 汉 焦赣 《易林·节之井》:“宣髮 龙叔 ,为王主国,安土成稷,天下蒙福。”原注:“宣髮,黑白杂也。”易·说卦“为寡髮” 唐 陆德明 释文:“﹝寡﹞,本又作宣,黑白杂为宣髮。” 宋 张淏 云谷杂记·蒜发:“今人言壮而髮白者,目之曰蒜髮,犹言宣髮也。”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 淮西 、 淮南 、 吴 、 越 ,谓黑中有一二茎白者为宣髮。”
《国语辞典》:䰀鬌  拼音:wǒ duǒ
形容头发乌黑亮丽。宋。苏轼〈迁居〉诗:「青山满墙头,䰀鬌几云髻。」也作「倭堕」。
《漢語大詞典》:上卷
将头发刷向头顶并用别针或梳子夹住
向上面卷起或收拢
《漢語大詞典》:翠发(翠髮)
黑而有光泽的头发。 唐 王勃 《采莲赋》:“復有 渚宫 年少,期门公子,翠髮蛾眉,頳脣皓齿。” 唐 李贺 《官街鼓》诗:“从君翠髮芦花色,独共 南山 守中国。” 王琦 汇解:“人少髮色翠黑,老则白如芦花,由少而老,人人如此。”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追念朱颜翠髮,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漢語大詞典》:指冠
头发直竖,顶着帽子。比喻愤怒的样子。庄子·盗跖:“ 盗跖 闻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史记·刺客列传:“士皆瞋目,髮尽上指冠。” 明 李贽 《读史·张千载》:“生当指冠,死当怒目。”
《漢語大詞典》:翠滑
色黑而润泽。多用以形容女人头发。 唐 李贺 《美人梳头歌》:“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釵簪不得。” 清 徐士俊 《采莲曲》:“宝釵翠滑堕深渊,风鬟裊裊若丝牵。”
《漢語大詞典》:髬髵
亦作“ 髬耏 ”。
(1).猛兽怒而鬃毛奋张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及其猛毅髬髵,隅目高匡。” 薛综 注:“髬髵,作毛鬣也。隅目,角眼视也。高匡,深瞳子也。皆谓猛兽作怒可畏者。” 唐 王维 《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诗序:“髬髵奋髯,哮吼如虎。”
(2).指猛兽。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第十三尊者》:“一念之差,堕此髬髵。” 刘埙 《隐居通议·古赋一》引 傅幼安 《丽谯赋》:“南望则巨石峙立,伟然下闞,狡麑蹲踞,髬髵攫啗。” 明 刘基 《郁离子·灵丘丈人》:“髬耏问于赤羽雕曰:‘盗日杀而日多,何也?’”
(3).谓头发竖起。 唐 李观 《吊韩弇没胡中文》:“羣羌髬髵,坐忍我师,擒卒揕胷,血殷朔陲。” 清 魏源 《寰海后》诗之五:“城下 华元 槃婉转,坛前赞普髮髬髵。” 清 方履篯 《董大令黎阳城守记》:“贼攻围日亟,锋鋭悉至,东踞大伾,南蔽浮丘,睒睗俯瞰,髬髵争嚙。”
《漢語大詞典》:囚首
(1).头发蓬乱,形同囚犯。 明 何景明 《何子·严治》:“毁冠而囚首,人不让席矣。”
(2).指不束发。 陈衍 元诗纪事·陈孚:“家居囚首,见客乃巾。”参见“ 囚首丧面 ”。
《國語辭典》:囚首丧面(囚首喪面)  拼音:qiú shǒu sāng miàn
丧面,如居丧一样不洗脸。囚首丧面形容人仪容不整、肮脏的样子。宋。苏洵 辨奸论:「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也作「囚首垢面」。
分類:囚犯居丧
《漢語大詞典》:栉发(櫛髮)
(1).梳理头发。《淮南子·兵略训》:“故圣人之用兵也,若櫛髮耨苗,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方之櫛髮,则所利者众,比於割疽,则所全者大,是以灸刺惨痛而不可止者以痊病也。”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白蛇》:“ 苏州 府学前,居民小 奚 ,以櫛髮折枝为业。”
(2).古代成年人栉发。因以借指年长。 元 倪瓒 《萧闲道馆听袁南宫弹琴是日风雨萧然有感而作》诗:“弱龄陪清讌,櫛髮想垂髫。相见日以老,离居梦且遥。”
《漢語大詞典》:梳栉(梳櫛)
(1).梳理头发。隋书·礼仪志四:“光禄卿盥讫,诣太子前梳櫛。”《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公子偶有微恙,尚未梳櫛,不能往也。”
(2).比喻修理,修整。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虽然,世之操纵方圆,雕琢技能,梳櫛缴绕以赴绳墨,磨错椎钝以就锋鋭,死往生来,不能絶也。”
《國語辭典》:脱发(脫髮)  拼音:tuō fǎ
头发脱落。脱发现象成因众多,可由皮肤病、衰老、遗传、药物、全身性疾病或营养缺乏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