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欀头(欀頭)
清 代矿场技术指导和安排劳力等事务的头目。
《漢語大詞典》:总坊(總坊)
明 代坊厢(城镇管辖地区)地方职役的总头目。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坊厢始末:“每一上季,则僉收头派差者一人,曰总坊,僉殷实之家囊金听用,不问多寡者数人,曰当头,名活差。”
《漢語大詞典》:丐头(丐頭)
乞丐中的头目。清史稿·食货志一:“外来流丐,保正督率丐头稽查。”
分類:乞丐头目
《漢語大詞典》:宦者令
主管宦官内侍的头目。例如:宦者令缪贤。——《史记·廉颇蔺如相列传
《漢語大詞典》:黄色工会(黄色工會)
法国 蒙索明市 的一个厂主于1887年收买工会头目所组织的假工会,用以破坏工人罢工。据说当时工人打碎了这个工会会所的玻璃窗,资方就用黄纸裱糊,故称。后即用指资本主义国家中提倡改良主义的工会组织。亦指 中国 解放前为当局或资方控制的假工会。 周恩来 《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是组织赤色工会去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呢,还是到黄色工会里去工作来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呢?”
《國語辭典》:捕头(捕頭)  拼音:bǔ tóu
捕快的长官。《福惠全书。卷一八。刑名部。上番点卯》:「捕头马某遂于怀中出一纸曰:『某知公必讯此。』」
分類:巡捕头目
《國語辭典》:弁目  拼音:biàn mù
原为清代官位较低的武官,后用以指兵士的头目。相当于现在陆军的班长、副班长。
《國語辭典》:党棍(黨棍)  拼音:dǎng gùn
地方上结党成群,倚仗权势、作恶多端的恶棍。如:「这一带党棍横行,目无法纪,人民苦不堪言。」
《漢語大詞典》:盗目(盜目)
盗贼头目。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六回:“ 长庚 追至 竿塘 ,方寻着敌船数隻,接连放炮,击坏敌船两艘,活擒盗目一名。”
分類:盗贼头目
《漢語大詞典》:腚后跟(腚後跟)
指跟随某个头目专事谄媚奉承、助纣为虐的人。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一:“每到这时, 白眼狼 就领着一些‘腚后跟’来到庙上,在院中敲锣打鼓,鸣鞭放炮,又扭又唱。”
《漢語大詞典》:秤长(秤長)
仓库司秤库丁的头目。《孽海花》第二一回:“库丁的等级多着哩,寻常库丁不过逐日夹带些出来,是有限的。总要升到了秤长,这纔大权在握,一出一入操纵自如哩。”
《漢語大詞典》:俳长(俳長)
俳优的头目。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园陵设教坊:“ 嘉靖 二十七年,增设伶官、左右司乐,以及俳长、色长。”
分類:俳优头目
《漢語大詞典》:首珰(首璫)
宦官头目。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内臣罪谴:“闻之中官辈云,种菜者至 南京 ,其守备大璫坐堂皇,喝云:‘取职事来!’则浄军肩一粪桶并杓趋过前而去。虽司礼首璫得罪亦然。”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相传司礼首璫与内阁刺,用单红纸,而内阁用双红摺帖答之,然彼此俱自称侍生,无他异也。”
分類:宦官头目
《漢語大詞典》:攘头(攘頭)
清 代矿场技术指导和安排劳力等事务的头目。
《國語辭典》:三道头(三道頭)  拼音:sān dào tóu
旧时称上海租界的外国警长。因其臂章的标志有三道横,故称为「三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