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755
典故
125
词典
3334
分类词汇
10
佛典
210
其它
76
共3755,分251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头陀
两头
蝇头
陌头
打头
苍头
螭头
云头
水头
海头
蒙头
湖头
缠头
鳌头
科头
《國語辭典》:
头陀(頭陀)
拼音:
tóu tuó
1.佛教用语。梵语dhūta的音译。指修习十二种苦行的比丘。也译作「杜多」、「杜荼」。
2.习俗上又将行脚乞食的出家人称为「头陀」。此僧人通常还保留有部分的头发。
分類:
头陀
梵文
译音
去掉
尘垢
烦恼
《國語辭典》:
两头(兩頭)
拼音:
liǎng tóu
左右两边、前后两端。《三国志。卷二六。魏书。田豫传》:「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飞,出虏不意,虏众散乱。」《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玄德两头无路,仰天大呼曰:『天何使我受此窘极耶!』」
分類:
两头
双方
两处
两端
两截
两方面
《國語辭典》:
蝇头(蠅頭)
拼音:
yíng tóu
比喻微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奔忙?」
分類:
微小
苍蝇
蝇头
名利
那样
字
太平天国
杨秀清
《國語辭典》:
陌头(陌頭)
拼音:
mò tóu
1.路旁。唐。
王昌龄
闺怨
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束发的布巾。汉。刘熙《释名。释首饰》:「绡头,绡钞也。钞发使上从也,或曰:『陌头』。言其从后横陌而前也。」
分類:
男子
路旁
束发
头巾
疏证
《國語辭典》:
打头(打頭)
拼音:
dǎ tóu
1.从头。如:「打头说起」、「打头做起」。《红楼梦》第八一回:「你父亲望你成人恳切的很,你且把从前念过的书打头儿理一遍。」
2.起头、首先。《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打头呢,那丫头是个分赏罪人的孩子。」
3.走在前头引领队伍。如:「运动员入场时,由每队队长打头」。《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婆留手执铁棱棒打头,正遇著张龙,早被婆留一棒打落水去。」
分類:
起初
顶头
带头
从头
当头
抽头
开头
领先
风浪
阻碍
前进
《國語辭典》:
苍头(蒼頭)
拼音:
cāng tóu
1.戴青色头巾的士卒。《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馀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2.仆役。汉时仆役皆以青色头巾裹头,故称。《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鲍宣》:「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唐。
白居易
〈
盐商妇
〉诗:「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老残游记》第九回:「苍头送上茶来,是两个旧瓷茶碗,淡绿色的茶。」
分類:
头发
奴仆
斑白
巾裹
裹头
军队
年老
裴骃
应劭
《漢語大詞典》:
螭头(螭頭)
(1).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龙头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头形的石阶等。 唐
姚合
《寄右史李定言》
诗:“纔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明
王鏊
《
震泽长语·官制
》
:“我朝翰林皆史官,立班虽近螭头,亦远在殿下。”
《
红楼梦
》
第十七回:“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康有为
《游金陵明故宫及孝陵秦淮旧板桥》
诗:“虎踞龙盘犹有梦,摩桫翁仲立螭头。”
(2).见“ 螭头官 ”。
分類:
螭头
彝器
碑额
殿阶
印章
螭龙
龙头
头像
《漢語大詞典》:
螭头官(螭頭官)
唐 代史官起居郎、起居舍人的别称。 唐
李浚
《
松窻杂录
》
:“四季则用朱印联名牒送史馆,然皆依外史例悉上闻,庶明臣等守职如螭头官。”亦省作“ 螭头 ”。 唐
李肇
《
唐国史补
》
卷下:“两省謔起居郎为螭头,以其立近石螭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
卷七:“ 唐 制,起居郎、起居舍人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
分類:
史官
起居
《國語辭典》:
云头(雲頭)
拼音:
yún tóu
云端。如:「太阳躲到云头里了,恐怕会下雨哦!」
分類:
云头
秀美
云端
云状
云
头发
高空
装饰
饰物
《國語辭典》:
水头(水頭)
拼音:
shuǐ tóu
1.浪头、洪峰。《醒世姻缘传》第二九回:「洪水如山崩海倒,飞奔下来,平地上水头有两丈来高。」《老残游记》第一回:「往年倒口子,水下来,初起不过尺把高,正水头到了,也不过二尺多高。」
2.水边。《水浒传》第五六回:「宝锴悬梁夜已偷,谩将空匣作缘由。徐宁不识牢笼计,相趁相随到水头。」
3.利益、好处。《续金瓶梅》第一一回:「果然是实有这五百两金子,如何只送一锭与我?难道你分这点水头给我吃了,你到吃这整分,我就是这样贱卖了法罢?」
4.庙宇内掌管供水的僧人。《五灯会元。卷一六。天衣义怀禅师》:「寻为水头,因汲水折担。」
分類:
佛教
水源
水边
僧
寺庙
掌管
供水
《漢語大詞典》:
海头(海頭)
海边。 唐
刘言史
《偶题》
诗之二:“得罪除名謫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清
曾灿
《中秋前夕》
诗:“有路难归去,吾兄尚海头。”
分類:
海边
《国语辞典》:
蒙头(蒙头)
拼音:
méng tóu
把头蒙盖起来。《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
分类:
蒙头
把头
《骈字类编》:
湖头(湖头)
元 赵奕
西湖竹枝词
湖头日日水光波,两两吴娃打桨过。
《國語辭典》:
缠头(纏頭)
拼音:
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
白居易
〈
琵琶行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
陆游
梅花绝句
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分類:
缠扰
歌舞
不休
舞艺
艺人
赠送
人表
表演
妓女
完毕
财物
缠头
白布
《國語辭典》:
鳌头(鼇頭)
拼音:
áo tóu
科举时代,进士中状元后,立于陛阶中的浮雕巨鳌头上迎榜,故称状元为「鳌头」。
分類:
状元
翰林学士
承旨
朝见
殿陛
正中
首位
帝王
《國語辭典》:
科头(科頭)
拼音:
kē tóu
1.战士不戴头盔。《史记。卷七○。张仪传》:「虎贲之士跿䞤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
2.泛指不戴帽子。明。黄淳耀〈甲申日记二则〉:「吾尝一朝科头,三晨晏起,过必在此。」
分類:
不戴
戴冠
教坊
冠帽
歌乐
分部
裸露
露头
分科
头目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