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二头(二头)
宋书礼志:郊之日,未明八刻,太祝令进馔郎施馔,牲用茧栗二头,群神用牛一头。 齐书礼志记云:槁鱼曰商祭,鲜曰脡祭。郑注:商,量脡直也。寻商旨裁截,脡义在全。贺循祭义犹用鱼十五头。今鲜顿删约,槁皆全用,谓宜鲜、槁各二头,槁微断首尾,示存古义。元史世祖纪:升大理府为都护府,都护府言哈喇禾州民饥,户给牛二头,种二石,更给钱一十一万六千四百锭,籴米六万四百石,为四月粮,赈之。 水经注:李冰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穿石犀渠于南江,命之曰犀牛里。后转犀牛二头在渠中,一头在市桥,一头沈之于渊也。
《漢語大詞典》:头下(頭下)
(1).犹名下。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今来前项人户,从初径於市易差出勾当人等头下赊欠。”
(2). 辽 金 两代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所俘掠的人户,归其各自奴役,称“头下”。亦指由此种人户所建立的特置州县。《辽史·地理志一》:“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归头下;唯酒税课纳 上京 盐铁司。”《元代白话碑集录·1240年济源十方大紫微宫圣旨碑》:“兼不以是何头下官员人等,无得骚扰。” 蔡美彪 注:“‘头下’或写作‘投下’,但非蒙古语的译音。 辽 金 两代均有此制。”参阅《辽史·地理志一》。
(2). 辽 金 两代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所俘掠的人户,归其各自奴役,称“头下”。亦指由此种人户所建立的特置州县。《辽史·地理志一》:“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归头下;唯酒税课纳 上京 盐铁司。”《元代白话碑集录·1240年济源十方大紫微宫圣旨碑》:“兼不以是何头下官员人等,无得骚扰。” 蔡美彪 注:“‘头下’或写作‘投下’,但非蒙古语的译音。 辽 金 两代均有此制。”参阅《辽史·地理志一》。
《漢語大詞典》:蝇头字(蠅頭字)
见“ 蝇头细字 ”。
《漢語大詞典》:蝇头细字(蠅頭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