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侈矜
夸耀。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即以此观,而吾国可亲可爱可敬可畏可希望可馨香之列列文豪,亦足据以侈矜夫当世而睥睨一切者也。”
分類:夸耀
《漢語大詞典》:姱尚
夸耀。《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旧宇頽弛,曾莫之修,而各务造新,以相姱尚。”
分類:夸耀
《國語辭典》:薰豁  拼音:xūn huò
誇耀。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你则是满口里薰豁那独角牛,则今番我直著抹了那厮芒头。」
分類:夸耀
《漢語大詞典》:熏豁
同“薰豁”。
夸耀。
分類:夸耀
《國語辭典》:薰豁  拼音:xūn huò
誇耀。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你则是满口里薰豁那独角牛,则今番我直著抹了那厮芒头。」
分類:夸耀
《漢語大詞典》:眩诩(眩詡)
夸耀。眩,通“ 炫 ”。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损文书:“胥好眩詡,志於得钱,然亦有能了事者。”
分類:夸耀
《漢語大詞典》:哗晔(譁曄)
夸耀。 明 归有光 《示徐生书》:“苟唯浮逞譁曄,与庸同事,而口舌是恣,曰‘吾有以异于人人’,则非独生欺予,予亦欺生也。”
分類:夸耀
《漢語大詞典》:夸伐(誇伐)
炫耀。 明 方孝孺 《与陈用中书》:“好学不倦,不自夸伐。”
犹夸耀。后汉书·王允传:“ 布 ( 吕布 )亦负其功劳,多自夸伐,即失意望,渐不相平。”南史·胡藩传:“至於涉猎记传,一咏一谈,自许以雄豪,加以夸伐,搢绅白面之士,辐凑而归,此 毅 不肯为公下也。”
分類:炫耀夸耀
《漢語大詞典》:矜侉
夸耀。书·毕命:“骄淫矜侉,将由恶终。” 孔 传:“矜其所能以自侉大。”
分類:夸耀
《國語辭典》:不矜  拼音:bù jīn
不自誇。《文选。张华。鹪鹩赋》:「静守约而不矜,动因循而简易。」《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皇太子不矜天姿,俯同人范,师友之义,穆若金兰。」
分類:骄傲夸耀
《漢語大詞典》:不伐
不自夸耀。《易·繫辞上》:“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盖善以不伐为大,贤以自矜为损。”明史·常遇春传赞:“ 中山 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
分類:自夸夸耀
《漢語大詞典》:侈心
(1).奢侈之心。 汉 班固 《东都赋》:“圣上覩万方之欢娱,又沐浴於膏泽,惧其侈心之将萌而怠於东作也。”明史·李敏等传赞:“国家当承平殷阜之世,侈心易萌。”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隋炀帝 令 宇文恺 营建 东京 ( 洛阳 )…… 宇文愷 迎合他的侈心,规模力求宏大。”
(2).夸耀自大之心。 隋 王通 中说·王道:“封禪之费非古也,徒以夸天下,其 秦 汉 之侈心乎?”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上失其道,而天下之士,皆有侈心,耻以一艺自名,而欲尽天下之能事,是故丧其所长,而至于无用。” 金 王若虚 《高思诚咏白堂记》:“ 乐天 之诗坦白平易……子则雕鐫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
(3).恣肆之心。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 唐 天子久厌人间良夜,欲一观天上中秋,要与 杨贵妃 同游月宫。虽是人主侈心,亦有夙缘合往。”
《漢語大詞典》:相矜
互相夸耀。 宋 曾巩 《道山亭记》:“人以屋室鉅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分類:相夸夸耀
《國語辭典》:自誇  拼音:zì kuā
自己誇示、炫耀。唐。杜甫 戏赠友诗二首之一:「自誇足膂力,能骑生马驹。」《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在顺城门店中,闻卿自誇手段,天下无敌。」
《漢語大詞典》:矜许(矜許)
夸耀而自负。宋书·武帝纪中:“ 毅 既有雄才大志,厚自矜许,朝士素望者多归之。”明史·唐文献传:“初, 文献 出 赵用贤 门,以名节相矜许。”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他是以门阀的高贵自矜许的人。”
分類:夸耀自负
《漢語大詞典》:矜能
夸耀自己的才能。《书·说命中》:“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 孔颖达 疏:“自夸其能。”旧唐书·杨绾传:“矜能者曾无愧色,勇进者但欲凌人。” 明 何景明 《何子·处与》:“有所使而与之,则矜能而自致,必不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