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奋勇(奮勇)  拼音:fèn yǒng
提起勇气。隋。炀帝〈答史祥手诏〉:「公竭诚奋勇,一举剋定,诗不云乎。」
《国语辞典》:奋勇当先(奋勇当先)  拼音:fèn yǒng dāng xiān
鼓起勇气,站到前面。形容勇敢向前。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更有俺五百义儿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隋唐演义》第二二回:「这两个兄弟,虽是通家,不曾见他武艺,才闻绿林二字,他就奋勇当先。」
《国语辞典》:奋勇争先(奋勇争先)  拼音:fèn yǒng zhēng xiān
鼓起勇气,争到前列。形容奋勇向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萧云仙腰插弹弓,手拿腰刀,奋勇争先,手起刀落,先杀了几个番子。」
《國語辭典》:自告奋勇(自告奮勇)  拼音:zì gào fèn yǒng
自动请求担负冒险犯难的事。《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这饶守原本只有这一个儿子,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孽海花》第二五回:「海军必要个有胆识不怕死的人,何太真既然自告奋勇,何妨利用他的朝气。」
《國語辭典》:告奋勇(告奮勇)  拼音:gào fèn yǒng
自动表示愿意担任工作。《文明小史》第五二回:「是我自己告奋勇要到英、法、美三国,现在辛苦也受够了,气也灌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