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女主  拼音:nǚ zhǔ
1.皇后。《荀子。彊国》:「舍是而不为,案直为是世俗之所以为,则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众庶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序》:「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
2.临朝执政的女统治者。《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
3.一家之中的女主人。《礼记。丧大记》:「其无女主,则男主拜女宾于寝门内。」
4.星名。即轩辕十四,也就是西方的狮子座α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权,轩辕。轩辕,黄龙体。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后宫属。」
《国语辞典》:女主角  拼音:nǚ zhǔ jiǎo
一出戏中主要的女性演员。如:「这部片子的女主角因演技精湛而获奖。」
《國語辭典》:女主人  拼音:nǚ zhǔ rén
指一家之中的女性主人。如:「这个家的女主人很好客。」
《漢語大詞典》:归妹(歸妹)
(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兑为少女,故谓妹,以嫁震男,故称“归妹”。易·归妹:“归妹,征凶,无悠利。” 王弼 注:“妹者,少女之称也。兑为少阴,震为长阳;少阴而乘长阳,説(悦)以动,嫁妹之象也。” 孔颖达 疏:“妇人谓嫁曰归,归妹犹言嫁妹也。” 清 钱谦益 《远山夫人四十初度颂》序:“教本公宫,占应归妹。”
(2).指女主。旧唐书·刑法志:“ 神龙 之后,后族干政。 景云 继立,归妹怙权。”
《國語辭典》:倾城(傾城)  拼音:qīng chéng
1.倾覆邦国。《诗经。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北史。卷十四。后妃传。论曰》:「灵后淫恣,卒亡天下。倾城之诫,其在兹乎!」
2.形容极为美丽动人。参见「倾国倾城」条。晋。陶渊明〈闲情赋〉:「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唐。皇甫枚《飞烟传》:「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亦用以借指美人。《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二》:「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清。况周颐 曲玉管。两桨春柔词:「夕阳衰草,满目江山,不见倾城。」
3.满城、全城。形容人数众多。《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宋。苏轼 江神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國語辭典》:倾国倾城(傾國傾城)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倾城倾国」。
分類:女子美丽
《漢語大詞典》:主馈(主饋)
(1).旧时指妇女主持烹饪等家事。 唐 权德舆 《叔父华州司士参军墓志铭》:“夫人 陈 郡 殷氏 ……自执筓主馈,逮四十年,孝慈柔明,六姻是仰。” 明 宋濂 《故陈母林夫人墓志铭》:“凡主馈非精凿弗敢进。烝尝宾燕,悉中条序,必丰必洁。”
(2).指妻室。 唐 常衮 《谢妻封弘农郡夫人表》:“又蒙曲私,霑及主馈。”
《國語辭典》:女祸(女禍)  拼音:nǚ huò
由女子所引起的祸害。多指君主宠信女子,或由于女主执政而败坏国事。含贬义。《新唐书。卷五。玄宗本纪》:「呜呼,女子之祸于人者甚矣!自高祖至于中宗,数十年间,再罹女祸,唐祚既绝而复续。」
《漢語大詞典》:星轩(星軒)
指轩辕星官。古代以其中一颗大星为女主的象征。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坤则顺成,星轩润饰。” 李善 注引汉书:“轩辕,黄龙体,前大星,女主象也。” 南朝 宋 谢庄 《豫章长公主墓志铭》:“禀中枢之照,体星轩之华。” 唐 张说 《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星轩三 晋 躔,土乐二 尧 封。”
《漢語大詞典》:轩纬(軒緯)
轩,指轩辕星,女主之象;纬,指水、火、金、木、填星,为天之五佐。指代后妃。《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轩纬之精, 江 汉 之英;归于君袂,生此离明。”梁书·昭明太子统传:“轩纬掩精,阴羲弛极。”
《国语辞典》:雌鸡报晓(雌鸡报晓)  拼音:cī jī bào xiǎo
比喻妇女主掌大权。《醒世姻缘传》第二三回:「惟独这绣江,夫是夫,妇是妇,那样阴阳倒置,刚柔失宜,雌鸡报晓的事绝少。」
《國語辭典》:女中尧舜(女中堯舜)  拼音:nǚ zhōng yáo shùn
誉称临朝执政的贤能女主。《宋史。卷二四二。后妃传上。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自是内降遂绝,力行故事,抑绝外家私恩。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女主应
【三藏法数】
女主,天子之后也。谓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菩萨即于彼前,应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