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68,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送女
列女传
门女
妒女
洛女
玉女窗
歌女
妖女
大女
女将
皇女
女后
女戎
女曲
女口
《漢語大詞典》:送女
犹送亲。左传·隐公八年:“ 陈鍼子 送女,先配而后祖。”史记·滑稽列传:“至为 河伯 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 河 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梁书·文学传下·刘杳:“顷 魏 世 鲁郡 地中得 齐 大夫 子尾 送女器,有牺樽作牺牛形。” 赵树理 《福贵》:“七月二十六是 福贵 与 银花 结婚的日子, 银花 娘家哥哥也来送女。”
分類:送女送亲
《国语辞典》:列女传(列女传)  拼音:liè nǚ zhuàn
书名。汉刘向撰,七卷。全书记载古代妇女事迹,旨在宣扬封建道德,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嬖孽七门,书中内容多采自民间传说。
《漢語大詞典》:门女(門女)
《诗·小雅·巷伯》“成是南箕” 毛 传:“ 鲁 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釐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託之,男子闭户而不纳……妇人曰:‘子何不若 柳下惠 然,嫗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后以“门女”指无家门可归的女子。后汉书·崔駰传:“ 吴札 结信於丘木, 展季 効贞於门女。”
《漢語大詞典》:妒女
亦作“妬女”。 传说为 介之推 之妹。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俗传妬女者, 介之推 妹。与兄竞,去泉百里,寒食不许举火,至今犹然。女锦衣红鲜,装束盛服,及有人取山丹、百合经过者,必雷风电雹以震之。”
分類:介之推
《漢語大詞典》:洛女
指 洛水 女神。《宣和遗事》前集:“悄似 嫦娥 离月殿,恍然 洛女 下瑶阶。” 清 曹寅 《瓶中月季花戏题》诗:“ 智琼 拍额未全黄, 洛女 凌波尚渺茫。”参见“ 洛神 ”。
分類:洛水女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漢語大詞典》:玉女窗
嵩山 古迹之一; 宋 时已不存,传说 汉武帝 于此窗中见到玉女。 清 王士禛 《送愚山游嵩山》诗:“窈窕玉女窗,投壶或一至。”
《國語辭典》:歌女  拼音:gē nǚ
以歌唱维生的女子。现多称为女歌手。如:「这个歌女很受欢迎,拥有好多歌迷。」明。管时敏〈桃花歌次韵荅季翔〉:「香尘绣毂动游人,流水琼筵出歌女。」明。曾棨 诗:「逐鬓巧添歌女媚,制冠偏助上官荣。」
《國語辭典》:妖女  拼音:yāo nǚ
1.妖,冶艳。「妖女」指容貌冶艳的女子。汉。张衡〈定情赋〉:「夫何妖女之淑丽,光华艳而秀容。」三国魏。曹植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2.怀有妖术的女子。唐。张仲方赠毛仙翁〉诗:「紫霞妖女琼华飞,秘法虔心传付与。」
3.奸邪的女子。《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洎涤除金虎,再握璿衡,不能罪己以谢万方,而更漫游以隳八政。纵艳妻之煽党,则棸、楀争衡,信妖女以挠权,则彝伦失序。桓、敬由之覆族,节悯所以兴戈。」唐。李淳风《观象玩占。卷二六。天市垣列座。女床》:「客星入女床,郤萌曰:『有妖女来误主者。』《荆州占》曰:『天下女子有忧。』」
分類:美女女子
《漢語大詞典》:大女
(1).成年女子。管子·海王:“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小麦:“大男、大女治十亩。”
(2).长女。 汉 刘向 列女传·郃阳友娣:“ 季儿 乃告其大女曰:‘汝父杀吾兄,义不可以留,又终不復嫁矣。吾去汝而死,善视汝两弟。’”
(3).指超过正常结婚年龄的未婚女子。《解放日报》1985.2.1:“社会应允许大女们享有同已婚男女同等的地位。”
《國語辭典》:女将(女將)  拼音:nǚ jiàng
1.女性将领。《宋史。卷四七六。叛臣列传中。李全上》:「上有龙虎上将军者,贯银甲,挥长槊,盛兵以出,旁有绣旗女将驰枪突斗。」《水浒传》第四八回:「他庄上别的不打紧,只有一个女将,唤做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刀,好生了得。」
2.指精明干练、具领导力的女子。如:「她是本公司得力的一员女将。」
《漢語大詞典》:皇女
皇帝的女儿。 北齐 邢邵 《皇太子东面议》:“亲王受詔冠婚,皇子皇女皆东面。” 唐 卢藏用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皇女琼臺天汉潯,星桥月宇构山林。”
分類:女儿帝王
《漢語大詞典》:女后
皇帝之妻或母。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天王厚礼,献玉衣于幻人;女后宿因,施金钱于化佛。”宋史·后妃传上·真宗杨淑妃:“今始亲政事,岂宜使女后相继称制乎?”清史稿·圣祖纪二:“朕观 明 史,一代并无女后预政,以臣陵君之事。”镜花缘第四十回:“原来太后因女后为帝,自古少有。”
分類:女后帝王
《國語辭典》:女戎  拼音:nǚ róng
旧指因女人引起的兵祸。《国语。晋语一》:「有男戎必有女戎。」三国吴。韦昭。注:「戎,兵也。女兵,言其祸由姬也。」《新唐书。卷一○五。列传。长孙无忌》:「天以女戎间唐而兴,虽义士仁人抗之以死,决不可支。」
分類:犹女
《國語辭典》:女祸(女禍)  拼音:nǚ huò
由女子所引起的祸害。多指君主宠信女子,或由于女主执政而败坏国事。含贬义。《新唐书。卷五。玄宗本纪》:「呜呼,女子之祸于人者甚矣!自高祖至于中宗,数十年间,再罹女祸,唐祚既绝而复续。」
《漢語大詞典》:女曲(女麴)
酒曲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四·女曲﹝集解﹞引 苏恭 曰:“女麴,完小麦为饭,和成罨之,待上黄衣,取晒。”参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葅藏生菜法
分類:酒曲
《國語辭典》:女口  拼音:nǚ kǒu
1.女俘。指被俘为奴的女子。《南史。卷二。宋本纪。孝武帝》:「秋七月己巳,剋广陵城,斩诞,悉诛城内男丁,以女口为军赏。」《旧五代史。卷一○三。汉书。隐帝本纪下》:「丁丑,尚食奉衔王绍隐除名,流沙门岛,坐匿军营女口也。」
2.旧指女人的话。《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刘向以为齐桓好色,听女口。」
分類: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