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6,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离女
丽女
待女
海女
东家女
针女
褒女
河汉女
桂女
茶女
玉女扉
野女
木女
纳女
女教
《漢語大詞典》:离女(離女)
道家指铅。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阳气。与“坎男”相对。易·说卦:“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 唐 吕岩 《明胎息》诗:“炼成离女液,嚥尽坎男津。” 唐 彭晓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之一:“离女驾龙为木壻,坎男乘虎作金翁。”
《漢語大詞典》:丽女(麗女)
犹丽人。 汉 蔡邕 《协和婚赋》:“丽女盛饰,曄如春华。”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一丽女兮,碧渚之崖。”
《漢語大詞典》:待女
兰花的别名。旧题 元 伊世珍 《瑯嬛记》卷上引《采兰杂志》:“兰待女子同种则香,故名待女,待女花,宜男草,是絶对也。”
分類:待女兰花
《國語辭典》:海女  拼音:hǎi nǚ
1.传说中海神之女。唐。张说〈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海女避途,山蛇可问。」
2.渔家女。亦指潜入海里以采取鱼、贝、海藻等为业的女性。
《漢語大詞典》:灌坛(灌壇)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 太公 为 灌坛 令, 武王 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於西海神童。今 灌坛 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 太公 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 武王 明日召 太公 ,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 太公 邑外过。”原为地名。后用以代指有德行的地方官吏。 南朝 梁 庾肩吾 《从驾喜雨》诗:“赦詔还京兆,归神出 灌坛 。” 唐 杜甫 《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云散 灌坛 雨,春青 彭泽 田。” 唐 高适 《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诗:“ 灌坛 有遗风, 单父 多鸣琴。”
《漢語大詞典》:东家女(東家女)
泛指东邻美女。 清 方拱乾 《绝域纪略》:“男子偶有悦於东家女,女父母曰:‘必逐而妇。’归遂不动色而逐之。”参见“ 东家子 ”。
《漢語大詞典》:东家子(東家子)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 唐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唐 霍总 《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 东家处子 ”。 林学衡 《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分類:美貌女子
《漢語大詞典》:针女(針女)
亦作“鍼女”。 缝纫女工。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因命染人与鍼女,先製两裘赠二君。”
分類:缝纫女工
《漢語大詞典》:褒女
亦作“褒女”。 褒姒 。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 幽王 之惑 襃女 也,祅始於 夏 庭。” 唐 李商隐 《华清宫》诗:“未免被他 褒女 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宫闱·高丽女见疑:“圣主之严防女戎如此,又安得 襃女 、 驪姬 之祸乎?”参见“ 襃姒 ”。
分類:褒姒
《國語辭典》:褒姒  拼音:bāo sì
人名。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褒姒生性不爱笑,幽王为取悦褒姒,举烽火召集诸侯,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狈退走。后来犬戎入寇,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致使幽王被犬戎所弑,褒姒亦被劫掳。
《漢語大詞典》:河汉女(河漢女)
指织女星。在银河北。与牵牛星隔河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参见“ 织女星 ”。
《國語辭典》:织女星(織女星)  拼音:zhī nǚ xīng
星名。属天琴座,是夏秋夜空中一颗明亮的星,隔银河与牵牛星相对。也称为「天女」、「天孙」、「织女」。
《骈字类编》:桂女
崔湜白鹿观应制诗见芝童下。李益宿太乙庙诗:酒引芝童奠,香馀桂女焚。
《韵府拾遗 语韵》:茶女
唐顺之诗:谷口逢茶女,溪边狎钓童。
《漢語大詞典》:玉女扉
画有仙女的门窗。 唐 宋之问 《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一:“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闈。”
分類:仙女门窗
《漢語大詞典》:野女
(1).旧指乡村妇女。 宋 陆游 《驿壁偶题》诗:“舞简村巫醉,涂朱野女粧。” 潘漠华 《湖上的夜》:“那边仍有撩水草农夫,桥上有蒙头归去的野女。”
(2).即野婆。 宋 苏轼 《雷州》诗之八:“旧时 日南郡 ,野女出成羣。”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四·猩猩:“则野女似即猩猩矣。”参见“ 野婆 ”。
《漢語大詞典》:野婆
指猿类动物。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野婆:“ 邕 宜 以西, 南丹 诸蛮,皆居穷崖絶谷间。有兽名野婆,黄髮椎髻,跣足裸形,儼然一媪也。上下山谷如飞猱。自腰以下,有皮纍垂盖膝,若犊鼻。力敌数壮夫,喜盗人子女……其羣皆雌,无匹偶,每遇男子,必负去求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四·猩猩:“又 罗愿 尔雅翼云:古之説猩猩者,如豕,如狗,如猴;今之説猩猩者,与狒狒不相远。云如妇人,被髮袒足……据 罗 説,则似乎后世所谓野女、野婆者也,岂即一物耶?”
分類:动物
《骈字类编》:木女
云笈七签见上。
《國語辭典》:纳女(納女)  拼音:nà nǚ
致女于君王。《礼记。曲礼下》:「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扫洒』。」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七。纳女》:「古之士大夫以纳女后宫为耻,今人则以为荣矣!」
《漢語大詞典》:女教
旧时谓对女子进行的教育。 清 刘大櫆 《卢氏二母传》:“自女教衰微,而世之为人子者,多不获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