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68,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阳台女
神女庙
童男女
奼女
娼女
棹女
侠女
女忧
女男
女郎花
伎女
女娃
女婴
盲女
不女
《漢語大詞典》:阳台女(陽臺女)
指传说中 巫山 神女。常用以喻指多情女。 唐 岑参 《醉戏窦子美人》诗:“细看只似 阳臺 女,醉著莫许归 巫山 。” 唐 孟浩然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诗:“自有 阳臺 女,朝朝拾翠过。” 唐 李嘉祐 《江上曲》:“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 阳臺 女,对坐鷺鷥娇不语。”参见“ 阳臺 ”。
《國語辭典》:阳台(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楼房的平台。有栏杆,可在此晒衣物,或登眺、乘凉。
2.语出《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为男女合欢的处所。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人去阳台,云归楚峡。」《聊斋志异。卷四。狐谐》:「既不赐见,我辈留宿,宜勿去,阻其阳台。」也称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汉川县南。一说在四川省巫山县境。
《漢語大詞典》:神女庙(神女廟)
庙名。为 巫山 神女所立之庙。在 四川省 巫山县 东 巫山 飞凤峰 麓。《清一统志·夔州府·祠庙》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 赤帝 女曰 瑶姬 ,未行而卒,葬於 巫山 之阳,故曰 巫山 之女。 楚怀王 游於 高唐 ,梦与神遇,遂为置观於 巫山 之南,号为 朝云 。”一说 瑶姬 为 西王母 之女。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 瑶姬 , 西王母 之女,称 云华夫人 ,助驱鬼神,斩石疎波,有功见纪,今封 妙用真人 ,庙额曰‘凝真观’。” 唐 罗隐 《渚宫秋思》诗:“ 襄王臺 下水无赖, 神女庙 前云有心。”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一·名山》:“ 巫山 亦曰 巫峡 ,在 夔州府 巫山县 东三十里,下有 神女庙 。”
《國語辭典》:童男女  拼音:tóng nán nǚ
尚未成年的男孩和女孩。《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国语辞典》:奼女  拼音:chà nǚ
1.少女。《续汉书志。第一三。五行志一》:「河閒奼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唐。罗邺〈自遣〉诗:「春巷摘桑喧奼女,江船吹笛舞蛮奴。」
2.道家所炼的丹汞。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九。金石部。水银》:「释名:汞,澒,灵液,奼女。」《西游记》第一九回:「婴儿奼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漢語大詞典》:娼女
歌舞女艺人;卖淫的女性。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又恐其不顾也,则命娼女坐肆作乐以蛊惑之。”《宣和遗事》前集:“那官家与天为子,与万姓为王……肯慕娼女?我不信。”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然而买卖是双方的。没有买淫的嫖男,那里会有卖淫的娼女。”
《漢語大詞典》:棹女
亦作“櫂女”。 船家女。 汉 班固 《西都赋》:“櫂女謳,鼓吹震。” 南朝 梁 刘孝绰 《太子洑落日望水》诗:“榜人夜理檝,櫂女闇成妆。” 唐 徐坚 《櫂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 宋 曾巩 《芙蓉台》诗:“栏边饮酒櫂女歌,臺北臺南花正多。”
分類:船家
《漢語大詞典》:侠女(俠女)
行侠仗义的女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 异史氏 曰:‘人必室有侠女,而后可以畜孌童也。’”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説书的,这 十三妹 既是一位正气不过的侠女,你为何这等唐突他起来?”
分類:仗义女子
《漢語大詞典》:女忧(女憂)
谓妇人的灾殃。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左氏传》 文公 十六年夏,有蛇自 泉宫 出,入于国……曰:‘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又蛇入国,国将有女忧也。如先君之数者,公母将薨象也。秋,公母薨。”
分類:妇人灾殃
《國語辭典》:女男  拼音:nǚ nán
儿女。《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女男得病阿娘忧,未教终须血泪流。」也作「男女」。
分類:儿女
《漢語大詞典》:女郎花
木兰或辛夷的别名。 唐 白居易 《题令狐家木兰花》诗:“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宋 陆游 《春晚杂兴》诗之五:“笑穿居士屩,闲看女郎花。”自注:“ 唐 人谓辛夷为女郎花。” 宋 陆游 《春晚出游》诗之二:“王孙草生与阶齐,女郎花发乳鶯啼。”
分類:木兰辛夷
《漢語大詞典》:伎女
古代指女歌舞艺人。后汉书·千乘贞王伉传:“ 悝 自杀。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狱中。”南史·曹武传:“﹝ 曹武 ﹞叹曰:‘诸人知我无异意,所以杀我,政欲取吾财货伎女耳。’” 鲁迅 《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然而伎女的装束,是闺秀们的大成至圣先师,这在现在还是如此。”
《国语辞典》:女娃  拼音:nǚ wá
1.炎帝的女儿。《山海经。北山经》:「炎帝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长者对年轻女孩的称呼。如:「妳这女娃实在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国语辞典》:女婴(女婴)  拼音:nǚ yīng
初生的女性幼儿。如:「这名早产的女婴受到良好的照顾,长得非常活泼可爱。」
《漢語大詞典》:盲女
旧时多指以卖唱为生的失明女子。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杭州 宴会,俗尚盲女弹词。”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二:“盲女琵琶, 明 时已有之,至今 江 淮 尤甚…… 元 瞿存斋 《过汴梁诗》:‘陌头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説 赵 家。’” 叶圣陶 《倪焕之》三:“街上卖唱的盲女,癞叫化子,站定了朝着人家就喊就唱,为的是一个两个铜子。”
《漢語大詞典》:不女
因生理缺陷不能生育之女性。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禨祥·不男:“有五种不女,曰螺、筋、鼓、角、线,俱终身无嗣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