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68,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缢女
小女子
茱萸女
节女
茶花女
玉女砧
幽女
媵女
侄孙女
帝女桑
儿女丑
戎女
乳女
十二女
姱女
《國語辭典》:缢女(縊女)  拼音:yì nǚ
蝶类的蛹,头赤身黑,常吐丝自悬,故古称为「缢女」。《尔雅。释虫》:「蚬,缢女。」晋。郭璞。注:「小黑虫,赤头,喜自经死,故曰缢女。」
分類:幼虫吐丝
《國語辭典》:小女子  拼音:xiǎo nǚ zǐ
女性自称的谦词。如:「小女子告退。」
《漢語大詞典》:茱萸女
唐 俗重阳节登高宴饮时佐酒的女侍。 唐 张谔 《九日宴》诗:“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参见“ 茱萸 ”。
《國語辭典》:茱萸  拼音:zhū yú
为吴茱萸、食茱萸、山茱萸三种植物的通称。旧时风俗于农历九月九日折茱萸插头,可以辟邪。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国语辞典》:节女(节女)  拼音:jié nǚ
节烈的妇女。如:「相传澎湖七美岛是为纪念七位节女而得名。」
分类:节烈妇女
《国语辞典》:茶花女  拼音:chá huā nǚ
书名。法国小说家及剧作家小仲马所著的小说,后改为戏剧,轰动一时。叙述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与男子亚芒爱恋,因社会礼俗不容,遭男方家长反对,最后造成悲剧的故事。书中真情流露,对巴黎上层社会的生活型态有真切的描写,为十九世纪的佳作之一。
《漢語大詞典》:玉女砧
见“ 玉女擣练碪 ”。
《漢語大詞典》:玉女捣练砧(玉女擣練碪)
古代传说中神女捣衣的石砧。碪,同“ 砧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擣衣山 ,一名 灵山 ,在 瑯琊郡 。山南絶险,巖有方石,昔有神女於此擣衣,其石明莹,谓之玉女擣练碪。”亦省作“ 玉女砧 ”。 唐 温庭筠 《洞户二十二韵》:“粉白仙郎署,霜清玉女帖。”
《漢語大詞典》:幽女
幽居无偶的女子。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后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旷未。”
《漢語大詞典》:媵女
指侄娣从嫁者。《公羊传·僖公八年》:“其言以妾为妻奈何,盖胁于 齐 媵女之先至者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顺命:“妾不奉君之命,则媵女先至者是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武王女得适齐侯之子义答何休皇甫谧:“凡同姓异姓媵者,皆以媵女先至女母家,自女母家至壻家,故谓之媵。”
分類:从嫁
《漢語大詞典》:侄孙女(侄孫女)
弟兄的孙女。
分類:弟兄孙女
《漢語大詞典》:帝女桑
神话传说中的桑树。以 赤帝 女居此桑而升天,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五十里曰 宣山 ……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餘,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广异记》:“南方 赤帝 女学道得仙,居 南阳 崿山 桑树上,正月一日衔柴作巢,至十五日成,或作白鹊,或女人。 赤帝 见之悲慟,诱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昇天,因名帝女桑。” 唐 上官仪 《春日》诗:“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鶯啼帝女桑。”亦省作“ 帝桑 ”。 唐 卢照邻 《山林休日田家》:“径草疏王篲,巗枝落帝桑。”
《漢語大詞典》:儿女丑(兒女醜)
犹言儿女辈。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愿展丈夫雄,得辞儿女丑。”
分類:儿女
《漢語大詞典》:戎女
螟蛉的异名。《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 唐 陆德明 释文:“螟,亡丁反;蛉,音零。俗谓桑蟃,一名戎女。”骈雅·释虫鱼“螟蛉,桑虫也” 清 魏茂林 训纂:“俗谓之桑慢,亦曰戎女。”参见“ 螟蛉 ”。
分類:螟蛉茂林
《國語辭典》:螟蛉  拼音:míng líng
1.动物名。一种害虫。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其类别甚多。也称为「青虫」。
2.蜾蠃常捕捉螟蛉来饲养其子,古人误以为蜾蠃养螟蛉为己子,后因称养子为「螟蛉」。《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
《漢語大詞典》:乳女
幼女。 唐 杜牧 《题村舍》诗:“三树穉桑春未到,扶牀乳女午啼飢。” 宋 苏舜钦 《张氏墓文》:“乳女一,今始言。”
分類:幼女
《漢語大詞典》:十二女
指古代天子所娶的十二个妻妾。汉书·王莽传上:“请考论《五经》,定取礼,正十二女之义,以广继嗣。”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春秋説云天子十二女,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之典也。” 卢弼 集解:“《春秋纬·保乾图》曰:‘唯天子娶十二女。’……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高级汉语词典》:姱女
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