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68,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四女
淑女
帝女
素女
美女
女弟
邻女
女工
处女
女孙
赵女
溪女
季女
汉女
谢女
《骈字类编》:四女
明一统志:四女树在东昌府恩县西北五十里,有古槐一章,俗传为四女同植。
《國語辭典》:淑女  拼音:shú nǚ
闲雅贞静的女子。《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正所谓淑女配君子,岂以年龄上下相嫌乎?」
《國語辭典》:帝女  拼音:dì nǚ
1.天帝的女儿。《文选。江淹。杂体诗。潘黄门》:「我惭北海术,尔无帝女灵。」
2.天子或宗室的女儿。唐。苏颋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骎骎羽骑历城池,帝女楼台向晚披。」
《國語辭典》:素女  拼音:sù nǚ
相传为上古时代的女神。精于音乐,一说为知阴阳天道,擅长房中之术,古有素女经、素女方等。
《國語辭典》:美女  拼音:měi nǚ
面貌姣好,仪态优雅的女子。《战国策。秦策五》:「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红楼梦》第五回:「后面忽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國語辭典》:女弟  拼音:nǚ dì
1.妹妹。《尔雅。释亲》:「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女弟为女妹。」《史记。卷七八。春申君列传》:「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
2.女学生。如:「某某女弟惠存」。
分類:妹妹
《漢語大詞典》:邻女(鄰女)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以“邻女”指怀春的少女。 清 张问陶 《辛亥春日读班昭〈女诫〉有感》诗:“冷面铁錚錚,严妆傲邻女。”
分類:怀春少女
《國語辭典》:女工  拼音:nǚ gōng
1.女性工人。如:「她在玩具工厂当女工。」
2.从事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的妇女。《周礼。天官。冢宰》:「缝人奄二人,女衔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三国魏。吴质〈答魏太子笺〉:「农夫逸豫于疆畔,女工吟咏于机杼。」
3.女子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西游记》第二三回:「小女俱有几分姿色,女工针指,无所不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吟得诗,作得赋,琴棋书画,女工针指,无不精通。」也作「女红」。
《國語辭典》:处女(處女)  拼音:chǔ nǚ
1.待在家里的妇女。
2.原指未出嫁的女子,今则专指未曾有过性行为的女子。也称为「处子」。
3.比喻初次、第一次。如:「处女航」、「处女作」。
4.比喻未开垦、未开发的。如:「处女地」。
《國語辭典》:女孙(女孫)  拼音:nǚ sūn
称谓。称儿子的女儿。即孙女。《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汉书。卷五九。张汤传》:「其女孙敬为霍氏外属妇,当相坐,安世瘦惧,形于颜色。」唐。颜师古。注:「女孙,即今所谓孙女也。」
分類:孙女
《漢語大詞典》:赵女(趙女)
(1). 赵 地的美女。亦泛指美女。史记·李斯列传:“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説耳目者,必出於 秦 然后可,则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 阿 縞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 赵 女不立於侧也。”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虽室无 赵 女,而门多好事。” 唐 李白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赵 女长歌入彩云, 燕 姬醉舞娇红烛。” 清 陈维嵩 《鹧鸪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词:“雪登 麦积 秦 筝苦,雨歇 丛臺 赵 女娇。”
(2).指 赵飞燕 。 明 何景明 《明月篇》:“ 赵女 通宵侍御床, 班姬 此夕悲团扇。”
《骈字类编》:溪女
宋 苏轼 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 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
明 徐渭 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 其四 溪女惜香还菡萏,海人浇醉歇枇杷。
《國語辭典》:季女  拼音:jì nǚ
1.少女。《诗经。小雅。车辖》:「间关车之辖兮,思娈季女逝兮。」《北史。卷七。齐本纪。废帝》:「散愁自少以来,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简策,不知老之将至。」
2.小女儿。唐。韩愈朝散大夫商州刺史除名徙封州董府君墓志铭〉:「长女嫁吴郡陆畅,其季女后夫人之子。」《清史稿。卷五一○。列女列传三。陈某妻殷》:「十月壬子夕,戚属同居者,闻启户声,旋闻其季女惊呼阿母起,烛之,就堂后门衡自罄死矣。」
《漢語大詞典》:汉女(漢女)
传说中的 汉水 女神。《文选·扬雄〈羽猎赋〉》:“ 汉女 水潜,怪物暗冥,不可殫形。”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汉女 , 郑交甫 所逢二女也。”后汉书·马融传:“ 湘灵 下, 汉女 游。” 李贤 注:“ 汉女 , 汉水 之神女。” 晋 张华 《游仙》诗之二:“ 湘妃 咏《涉江》, 汉女 奏《阳阿》。”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嗟 灵王 之心悦,怨 汉女 之情空。”
《漢語大詞典》:谢女(謝女)
(1).指 晋 女诗人 谢道韫 。 唐 李绅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麻引诗人兴,盐牵 谢女 才。” 宋 张孝祥 《瑞鹧鸪》词:“雪下哦诗怜 谢女 ,花间为令胜 潘郎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杂记》:“才同 谢女 。”参见“ 谢女解围 ”、“ 谢家咏雪 ”。
(2).泛指女郎或才女。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调凌云, 谢女 艳容华濯露。” 清 张芳 《黛史》:“ 越 人歌其山木, 谢女 咏其白团,以口为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