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笑端须问花借
  
巡檐一笑
 
巡檐共笑
 
巡檐索笑
 
巡索
 
梅奴索笑
 
梅花索巡檐笑
 
疏枝冷蕊
 
索檐花笑
 
索尽梅花笑
 
索笑梅花
 
索笑画檐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一〈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马度秦关雪正深【马度秦山雪正深】【马瘦秦关雪正深】【马瘦秦山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剩欲提携如意舞【欢剧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巡檐索共梅花笑【巡檐索近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冷落疏枝半不禁】。」
典故
玉奴弦索
 

《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七〈津阳门诗〉
津阳门北临通逵,雪风猎猎飘酒旗。泥寒款段蹶不进,疲童退问前何为。酒家顾客催解装,案前罗列樽与卮。青钱琐屑安足数,白醪软美甘如饴。开垆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愁忧似见出门去,渐觉春色入四肢。主翁移客挑华灯,双肩隐膝乌帽欹。笑云鲐老不为礼,飘萧雪鬓双垂颐。问余何往淩寒曦,顾翁枯朽郎岂知。翁曾豪盛客不见,我自为君陈昔时。时平亲卫号羽林,我才十五为孤儿。射熊搏虎众莫敌,弯弧出入随佽飞。此时初创观风楼,檐高百尺堆华榱。楼南更起斗鸡殿,晨光山影相参差。其年十月移禁仗,山下栉比罗百司。朝元阁成老君见,会昌县以新丰移。幽州晓进供奉马,玉珂宝勒黄金羁。五王扈驾夹城路,传声校猎渭水湄。羽林六军各出射,笼山络野张罝维。雕弓绣韣不知数,翻身灭没皆蛾眉。赤鹰黄鹘云中来,妖狐狡兔无所依。人烦马殆禽兽尽,百里腥膻禾黍稀。暖山度腊东风微,宫娃赐浴长汤池。刻成玉莲喷香液,漱回烟浪深逶迤。犀屏象荐杂罗列,锦凫绣雁相追随。破簪碎钿不足拾,金沟残溜和缨緌.上皇宽容易承事,十家三国争光辉。绕床呼卢恣樗博,张灯达昼相谩欺。相君侈拟纵骄横,日从秦虢多游嬉。朱衫马前未满足,更驱武卒罗旌旗。画轮宝轴从天来,云中笑语声融怡。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襟袖皆仙姿。青门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骊驹吐沫一奋迅,路人拥彗争珠玑。八姨新起合欢堂,翔鶤贺燕无由窥。万金酬工不肯去,矜能恃巧犹嗟咨。四方节制倾附媚,穷奢极侈沽恩私。堂中特设夜明枕,银烛不张光鉴帷。瑶光楼南皆紫禁,梨园仙宴临花枝。迎娘歌喉玉窈窕,蛮儿舞带金葳蕤。三郎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羁雌。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饮鹿泉边春露晞,粉梅檀杏飘朱墀。金沙洞口长生殿,玉蕊峰头王母祠。禁庭术士多幻化,上前较胜纷相持。罗公如意夺颜色,三藏袈裟成散丝。蓬莱池上望秋月,无云万里悬清辉。上皇夜半月中去,三十六宫愁不归。月中秘乐天半间,丁珰玉石和埙篪。宸聪听览未终曲,却到人间迷是非。千秋禦节在八月,会同万国朝华夷。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都卢寻橦诚龌龊,公孙剑伎方神奇。马知舞彻下床榻,人惜曲终更羽衣。禄山此时侍禦侧,金鸡画障当罘罳.绣,甘言狡计愈娇痴。诏令上路建甲第,楼通走马如飞翚。大开内府恣供给,玉缶金筐银簸箕。异谋潜炽促归去,临轩赐带盈十围。忠臣张公识逆状,日日切谏上弗疑。汤成召浴果不至,潼关已溢渔阳师。禦街一夕无禁鼓,玉辂顺动西南驰。九门回望尘坌多,六龙夜驭兵卫疲。县官无人具军顿,行宫彻屋屠云螭。马嵬驿前驾不发,宰相射杀冤者谁。长眉鬓发作凝血,空有君王潜涕洟。青泥阪上到三蜀,金堤城边止九旗。移文泣祭昔臣墓,度曲悲歌秋雁辞。明年尚父上捷书,洗清观阙收封畿。两君相见望贤顿,君臣鼓舞皆歔欷。宫中亲呼高骠骑,潜令改葬杨真妃。花肤雪艳不复见,空有香囊和泪滋。銮舆却入华清宫,满山红实垂相思。飞霜殿前月悄悄,迎春亭下风飔飔.雪衣女失玉笼在,长生鹿瘦铜牌垂。象床尘凝罨飒被,画檐虫网颇梨碑。碧菱花覆云母陵,风篁雨菊低离披。真人影帐偏生草,果老药堂空掩扉。鼎湖一日失弓剑,桥山烟草俄霏霏。空闻玉碗入金市,但见铜壶飘翠帷。开元到今逾十纪,当初事迹皆残隳。竹花唯养栖梧凤,水藻周游巢叶龟。会昌禦宇斥内典,去留二教分黄缁。庆山污潴石瓮毁,红楼绿阁皆支离。 奇松怪柏为樵苏,童山眢谷亡崄巇,烟中壁碎摩诘画,云间字失玄宗诗。石鱼岩底百寻井,银床下卷红绠迟。当时清影荫红叶,一旦飞埃埋素规。韩家烛台倚林杪,千枝灿若山霞摛。昔年光彩夺天月,昨日销熔当路岐。龙宫禦榜高可惜,火焚牛挽临崎峗。孔雀松残赤琥珀,鸳鸯瓦碎青琉璃。今我前程能几许,徒有馀息筋力羸。逢君话此空洒涕,却忆欢娱无见期。主翁莫泣听我语,宁劳感旧休吁嘻。河清海宴不难睹,我皇已上升平基。湟中土地昔湮没,昨夜收复无疮痍。戎王北走弃青冢,虏马西奔空月支。两逢尧年岂易偶,愿翁颐养丰肤肌。平明酒醒便分首,今夕一樽翁莫违。
典故
妙奴

相关人物
李琎


《太平广记》卷二百五〈乐三·羯鼓·玄宗〉~560~
汝阳王琎,宁王长子也。姿容妍美。秀出藩邸。玄宗特钟爱焉,自传授之。又以其聪悟敏慧,妙达其旨,每随游幸,顷刻不舍。昨尝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其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本色所谓定头项。难在不摇动也。)上大喜笑,赐金器。因夸曰:「花奴,(昨小名)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坠也。」宁王谦谢,随而短斥之。上笑曰:「大哥不必过虑,阿瞒自是相师。夫帝王之相,且须英特越逸之气,不然,有深沈包育之度。花奴但秀迈人,悉无此状,固无猜也。而又举止闲雅,当更得公卿间令誉耳。」宁王又谢之。而曰:「若于此,臣乃输之。」上曰:「若此一条,阿瞒亦输大哥矣。」宁王又谦谢。上笑曰:「阿瞒赢处多,大哥亦不用撝揖。」众皆欢贺。玄宗性俊迈,酷不好琴,曾听弹正弄,未及毕。叱琴者曰:「待诏出去。」谓内官曰:「速召花奴将羯鼓来,为我解秽。」
典故
相关人物
念奴


《全唐诗》卷四百一十九〈连昌宫词〉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岁久无人森自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小年选进因曾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贺老琵琶擅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春娇满眼眠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暮擪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案:念奴。 天宝中名倡。 善歌。 每 岁楼下酺宴。 累日之后。 万众喧隘。 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 众乐为之罢奏。 明皇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 欲遣念奴唱歌。 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篴)。 看人能听否。 未尝不悄然奉诏。 其为当时所重也如此。 然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 未尝置在宫禁。 或岁幸汤泉。 时巡东洛。 有司潜遣从行而已。 又明皇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 属明夕正月十五日。 潜游灯下。 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 大骇之。 明日密遣捕捉笛者。 诘验之。 自云。 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 闻宫中度曲。 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 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暮也。 明皇异而遣之。 】。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万人歌舞涂途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案:岐王范、薛王业。 明皇之弟。 】,杨氏诸姨【案:贵妃三姊。 帝呼为姨。 封韩、虢、秦国三夫人。 】车斗风。 明年十月东都破【案:天宝十三年。 禄山破洛阳。 】,御路犹存禄山过【御路独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万姓无言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行宫门闼树宛然】。 尔后相传六皇帝【案:肃、代、德、顺、宪、穆。 】,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玄武楼前花萼废】。 去年敕使因斫竹【去年因敕使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敧倾基尚在【舞榭敧倾台尚在】【舞榭敧倾基尚存】【舞榭敧倾台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鸟啄风筝碎珠玉】。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晨光未出帘影动】,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指向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却立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拣选皆言由至公】。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禄山宫里养为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忆得依稀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庙谋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努力庙谟休用兵】。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眼底媚人〉
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尝一日离帝左右。每执饭当席顾盼,帝谓妃子曰:「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宫妓中帝之钟爱也。
典故
潘玉儿
 
相关人物
潘妃


《南史》卷五十五〈王茂列传〉~352~
时东昏妃潘玉儿有国色,武帝将留之,以问茂。茂曰:「亡齐者此物,留之恐贻外议。」帝乃出之。军主田安启求为妇,玉儿泣曰:「昔者见遇时主,今岂下匹非类。死而后已,义不受辱。」及见缢,洁美如生。舆出,尉吏俱行非礼。乃以余妃赐茂,亦潘之亚也。
典故
相关人物
石崇

参考典故
石崇家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传》附《石崇传》
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

例句

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 罗虬 比红儿诗

典故

《全宋诗》卷九百八十九〈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二首〉~390~
〈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二首〉其一:「青奴元不解梳妆,合在禅斋梦蝶床。公自有人同枕箪,肌肤冰雪助清凉。」〈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二首〉其二:「秾李四弦风拂席,昭华三弄月侵床。我无红袖堪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原注:「冬夏青青,竹之所长,故命曰『青奴』。」按,此诗收入《宋诗补钞·山谷集补钞》诗题为〈青奴〉。
典故
匈奴俯伏

相关人物
王商(字子威)


《汉书》卷八十二《王商传》
「代匡衡为丞相,益封千户,天子甚尊任之。为人多质有威重,长八尺馀,身体鸿大,容貌甚过绝人。河平四年,单于来朝,引见白虎殿。丞相商坐未央廷中,单于前,拜谒商。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天子闻而叹曰:『此真汉相矣!』」

例句

匈奴遥俯伏,汉相俨簪裾。 王维 上张令公

典故
匈奴笑千秋

相关人物
车千秋


《汉书》卷六十六《车千秋传》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馀,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使者还,道单于语。武帝以为辱命,欲下之吏。良久,乃贳之。」

例句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 李白 酬谈少府

典故
一奴负锸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50~
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名士传》曰:「伶字伯伦,沛郡人。肆意放荡,以宇宙为狭。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掘地以埋。』土木形骸,遨游一世。」
典故
玉奴不负东昏约

相关人物
潘玉奴


《苏轼诗集》卷三十三〈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四:「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旧题宋·王十朋注引《南史·王茂传》:「东昏妃潘氏玉儿,有国色,武帝将留之。王茂曰:『亡齐者此物,恐贻外议。』帝乃出之。军主田安启求为妇,玉儿义不受辱。乃见缢。」清·查慎行注引《容斋续笔》:「政和初,蔡京禁苏氏学,蕲春一士独杜门注诗。钱伸仲为黄冈尉,请借阅其书,适得和杨公济梅花:『月地云阶漫一尊。』注云:『玉奴,齐东昏侯潘妃小字。临春、结绮者,陈后主三阁之名也。』伸仲曰:『……东昏以玉儿故,身死国除,不拟负他,乃是此篇所用。何为没而不书?』士人恍然失色,然纸炬悉焚之。」清·王文诰案:「凡人与物呼以奴者,不可悉数。女子皆通称奴与儿,玉奴非杨妃名,玉儿非潘妃名,皆加一字称之。……公乃咏梅,并非咏史,呼玉儿以奴,无不可者。」

《太平御览》卷四百七十二〈人事部一百一十三〉~2297~2~
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河南平阴庞检,本魏郡邺人,遭仓卒之世,失其父。时检三岁,弟才襁抱尔。流传客居庐里中,凿井,得钱千馀万,遂温富。检作府吏,躬亲家事,行求老仓头谨信蜀任者,年六十馀,直二万钱,使主牛马耕种。有宾婚大会,母在堂上,酒酣陈乐歌笑,奴在灶下助厨,窃言:『堂上母,我妇也』。客罢,语婢次说老奴无状为妄语,所说不可道也。穷志具白,母谓婢试问其形状,奴曰:『家居邺时,在富乐里宛西,父艾氏女,字阿横,大儿字阿嶷,小儿曰越子,时为县吏,为人所略卖。阿横右足下有黑子,右胲下赤痣如半栉。』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对啼泣,儿妇前为汝公拜,即洗浴身见衣被,遂为夫妇如初。时人为之语曰:『庐里诸庞,凿井得铜,买奴得公。』子孙羞之,言我先人初居庐里者兄弟二人,家买奴得公尔。」
《风俗通义·佚文·情遇》
河南平阴庞俭,本魏郡邺人,遭仓卒之世,亡失其父,时俭三岁,弟才襁抱耳,流转客居庐里中,凿井,得钱千馀万,遂温富。俭作府吏,躬亲家事,行求老苍头谨信属任者,年六十馀,直二万钱,使主牛马耕种。有宾婚大会,母在堂上,酒酣,陈乐歌笑。奴在灶下助厨,窃言:「堂上老母,我妇也。」客罢,婢语次,说:「老奴无状,为妄语,所说不可道也。」穷诘其由,母谓婢试问其形状,奴曰:「家居邺时,在富乐里宛西,妇艾氏女,字阿横,大儿字阿痴,小儿曰越子,时为县吏,为人所略卖。阿横右足下有黑子,右腋下赤志如半栉。」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对啼泣:「儿妇前,为汝公拜。」即洗浴身,见衣被,遂为夫妇如初。俭子历二千石刺史七八人。时人为之语曰:「庐里诸庞,凿井得铜,买奴得公。」子孙羞之,言:「我先人初居庐里者兄弟二人,家买奴得公尔。」
《國語辭典》:匈奴  拼音:xiōng nú
中国秦汉时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由古文献可推出夏朝时称为「獯鬻」,周朝时称为「猃狁」、「猃狁」。战国时,分布于秦、赵、燕以北的地区。秦朝时,为大将军蒙恬所败而北徙。楚汉之际,统治大漠南北。东汉时,分为南、北二匈奴,后来北匈奴陆续西迁,进入中亚、欧洲之地。南北朝后,「匈奴」之名不复见于中国史籍。也称为「荤粥」、「荤允」、「獯戎」。
《漢語大詞典》:狂奴
(1).狂放不羁的人。 南朝 梁武帝 《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明 宋濂 《王冕传》:“﹝ 王冕 ﹞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欢,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 清 孙枝蔚 《自题辛酉诗卷》诗:“豪士狂奴旧有名,飞扬跋扈竟何成。”
(2).为自嘲之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 王西樵 责以诗云:‘谁为公画此策者,狂奴恨不鞭其背!’” 柳亚子 《秋夜不寐有怀佩宜内子红梨》诗:“诗成留待相逢日,端笑狂奴苦费才。”参见“ 狂奴故态 ”。
(3).凶暴之徒。《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护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國語辭典》:狂奴故态(狂奴故態)  拼音:kuáng nú gù tài
汉朝时严光和司徒侯霸为好友,侯霸为官时,派人送信给严光,严光回信教训他要怀仁辅义,不要阿谀奉迎。汉光武帝看信后,笑说:「狂奴故态也」。典出《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比喻藐视权贵、狂放不羁者的老脾气。唐。陆龟蒙 严本颡台诗:「片帆竿外揖清风,石立云孤万古中。不是狂奴为故态,仲华争得黑头公。」
《國語辭典》:奴婢  拼音:nú bì
1.泛指男女仆人。古代男仆称奴,女仆称婢。《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其攻战,斩首虏,赐一卮酒,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西游记》第四四回:「你怎的不遵三宝,不敬佛法,不去看经拜忏,却怎么与道士佣工,作奴婢使唤?」
2.臣仆对天子或主人的自称。《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内白鹞招妖》:「一见奴婢,便问圣上安否?」
《漢語大詞典》:冷蕊
寒天的花。多指梅花。 唐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二:“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疎枝半不禁。” 宋 张元干 《十月桃》词:“撩人冷蕊,浑似当时,无语低鬟。” 明 张祥鸢 《水边梅》诗:“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漢語大詞典》:龙香拨(龍香撥)
用龙香木料制成的拨子。用以弹奏月琴、琵琶等弦乐器。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玉奴 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 宋 苏轼 《宋叔达家听琵琶》诗:“数絃已品龙香拨,半面犹遮凤尾槽。”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词:“鱼子牋中词宛转,龙香拨上语玲瓏,明朝车马莫西东。”
《漢語大詞典》:念奴
唐 天宝 长安 妓女,以善歌著名。后用以泛指歌女。 唐 元稹 《连昌宫词》:“ 力士 传呼觅 念奴 , 念奴 潜伴诸郎宿。”自注:“ 念奴 , 天寳 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 严安之 、 韦黄裳 辈闢易而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 玄宗 遣 高力士 大呼於楼上曰:‘欲遣 念奴 唱歌, 邠二十五郎 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詔。其为当时所重也如此!然而 玄宗 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 宋 柳永 《木兰花》词:“ 心娘 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解教天上 念奴 羞,不怕掌中 飞燕 妒。” 清 陈维嵩 《眼儿媚·过城南小曲感旧》词:“青楼斜拂小春池,池上緑杨枝; 态奴 歌管, 念奴 絃索,唱尽新词。”
《漢語大詞典》:玉奴
(1). 南朝 齐 东昏侯 妃 潘氏 ,小名 玉儿 ,诗词中多称“玉奴”。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四:“月地雪堦漫一樽, 玉奴 终不负 东昏 。” 宋 周紫芝 《浣溪沙》词:“无限春情不肯休,江梅未动使人愁, 东昏 覰得 玉奴 羞。”
(2). 唐玄宗 妃 杨太真 小名。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玉奴 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自注:“ 玉奴 乃 太真 小字。” 宋 杨万里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 玉奴 何必减 花奴 ,省识春风作画图。”茶香室丛钞·玉奴引 明 邝露 赤雅云:“ 杨妃 井在 容州 云凌里 。妃姓 杨 名 玉奴 ,别字 玉环 ,号 太真 。”
(3).泛指美女。 宋 苏轼 《四时词》:“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真态香生谁画得?玉奴纤手嗅梅花。” 元 萨都剌 《送友人之金陵》诗:“楼中子弟皆年少,玉奴行酒吹鸞笙。” 明 陶宗仪 《念奴娇·九日有感次韵》词:“呼酒谩拨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
(4).指梅花。 宋 吴文英 《天香·腊梅》词:“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淡薄,偷分 寿阳 纤巧。” 宋 王沂孙 《花犯·苔梅》词:“ 罗浮 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餘香空翠被。”
《漢語大詞典》:齐奴(齊奴)
晋 石崇 的小名。晋书·石崇传:“ 崇 字 季伦 ,生於 青州 ,故小名 齐奴 。” 唐 陆龟蒙 《中酒赋》:“从 齐奴 车骑如水,任 阿寧 风姿似柳。” 唐 王涣 《惆怅》诗之七:“ 齐奴 不説平生事,忍看花枝谢玉楼。”
分類:石崇小名
《國語辭典》:青奴  拼音:qīng nú
古时消暑的器具。参见「竹夫人」条。宋。陈师道〈咸平读书堂〉诗:「复作无事饮,醉卧拥青奴。」
《漢語大詞典》:凿井得铜奴得翁(鑿井得銅奴得翁)
谓事出偶然,意外巧合。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河南 平阴 庞俭 ,本 魏郡 鄴 人,遭仓卒之世,失其父。时 俭 三岁,弟纔襁抱耳。流传客居,庐里中凿井,得钱千餘万,遂温富。 俭 作府吏,躬亲家事,行求老仓头谨信属任者,年六十餘,直二万钱,使主牛马耕种。有賔婚大会,母在堂上,酒酣陈乐歌笑。奴在灶下助厨,窃言:‘堂上母,我妇也。’客罢,婢语次説老奴无状,为妄语,所説不可道也。穷誌(詰)具白。母谓婢试问其形状。奴曰:‘家居 鄴 时,在 富乐里 宛西 ,妇 艾氏 女,字 阿横 ,大儿字 阿嶷 ,小儿曰 越子 。时为县吏,为人所畧卖。 阿横 右足下有黑子,右胲下赤誌如半櫛。’母曰:‘是汝公也。’因下堂相对啼泣,儿妇前为汝公拜,即洗浴身见衣被,遂为夫妇如初。时人为之语曰:‘庐里诸 庞 ,凿井得铜,买奴得公。’” 宋 陈人杰 《沁园春·天问》词:“天曰果然,事皆偶尔,凿井得铜奴得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