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匈奴  拼音:xiōng nú
中国秦汉时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由古文献可推出夏朝时称为「獯鬻」,周朝时称为「猃狁」、「猃狁」。战国时,分布于秦、赵、燕以北的地区。秦朝时,为大将军蒙恬所败而北徙。楚汉之际,统治大漠南北。东汉时,分为南、北二匈奴,后来北匈奴陆续西迁,进入中亚、欧洲之地。南北朝后,「匈奴」之名不复见于中国史籍。也称为「荤粥」、「荤允」、「獯戎」。
《漢語大詞典》:狂奴
(1).狂放不羁的人。 南朝 梁武帝 《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明 宋濂 《王冕传》:“﹝ 王冕 ﹞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欢,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 清 孙枝蔚 《自题辛酉诗卷》诗:“豪士狂奴旧有名,飞扬跋扈竟何成。”
(2).为自嘲之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 王西樵 责以诗云:‘谁为公画此策者,狂奴恨不鞭其背!’” 柳亚子 《秋夜不寐有怀佩宜内子红梨》诗:“诗成留待相逢日,端笑狂奴苦费才。”参见“ 狂奴故态 ”。
(3).凶暴之徒。《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护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國語辭典》:狂奴故态(狂奴故態)  拼音:kuáng nú gù tài
汉朝时严光和司徒侯霸为好友,侯霸为官时,派人送信给严光,严光回信教训他要怀仁辅义,不要阿谀奉迎。汉光武帝看信后,笑说:「狂奴故态也」。典出《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比喻藐视权贵、狂放不羁者的老脾气。唐。陆龟蒙 严本颡台诗:「片帆竿外揖清风,石立云孤万古中。不是狂奴为故态,仲华争得黑头公。」
《國語辭典》:奴婢  拼音:nú bì
1.泛指男女仆人。古代男仆称奴,女仆称婢。《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其攻战,斩首虏,赐一卮酒,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西游记》第四四回:「你怎的不遵三宝,不敬佛法,不去看经拜忏,却怎么与道士佣工,作奴婢使唤?」
2.臣仆对天子或主人的自称。《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内白鹞招妖》:「一见奴婢,便问圣上安否?」
《國語辭典》:奚奴  拼音:xī nú
僮仆。《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从小奚奴,蹑露奔波,履袜沾濡。」也称为「奚童」。
《漢語大詞典》:狸奴(貍奴)
猫的别名。 宋 陆游 《赠猫》诗:“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清 杜岕 《警鼠》诗:“花下蹲狸奴,可以慎忖度。”
貍奴:猫的别称。 宋 黄庭坚 《乞猫》诗:“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貍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御蝉。” 宋 陆游 《赠猫》诗:“裹盐迎得小貍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清 钮琇 觚賸·沉香瘗貍:“ 合肥 宗伯所宠 顾夫人 ,名 媚 ,性爱貍奴。”
分類:
《國語辭典》:木奴  拼音:mù nú
1.丹阳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柑橘树千株。临死乃告知儿女,后家道殷足。见《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休》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用以称柑橘为「木奴」。唐。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宋。王炎《双溪类槁。卷六。张德夫园亭八咏。橘渚》:「木奴欲献主人寿,一夜累累千颗黄。」
2.果实的通称。宋。谢薖《竹友集。卷七。次韵吴民载告别觅酒诗二首之二》:「嘉蔬实空甒,并遣木奴来。」
《國語辭典》:奴隶(奴隸)  拼音:nú lì
供人使役而不能自由的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你也算得一方之主,为什么要听那陆贼的指挥?不是甘心做他的奴隶吗?」
《國語辭典》:奴仆(奴僕)  拼音:nú pú
为人做低贱劳役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
《漢語大詞典》:僮奴
奴仆。《汉书·王莽传上》:“僮奴衣布,马不秣穀,食饮之用,不过凡庶。” 清 曹寅 《题丁云鹏玉川煎茶图》诗:“兴致黄农上,僮奴若箇知?”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五节:“尤其是掌权的外戚……拥有成百上千的僮奴,生活奢侈到了极点。”
分類:奴仆五节
《國語辭典》:官奴  拼音:guān nú
官家妓女。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七。官奴》:「今以妓为官奴,即官婢也。」
《漢語大詞典》:花奴
(1). 唐玄宗 时 汝南王 李琎 的小名。 琎 善击羯鼓。 唐 南卓 《羯鼓录》:“上( 玄宗 )性俊迈,酷不好琴。曾听弹琴,正弄未及毕,叱琴者出,曰:‘待詔出去!’谓内官曰:‘速召 花奴 将羯鼓来,为我解秽!’” 宋 范成大 《题〈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一:“御前羯鼓透春空,笑觉 花奴 手未工。”参见“ 花奴鼓 ”。
(2).猫。 宋 王洋 《酬凌季文过杨仲诚》诗:“日筛竹影花奴睡,人度禾场吠犬惊。”
《漢語大詞典》:花奴鼓
唐玄宗 时 汝南王 李琎 (小名 花奴 )善击羯鼓, 玄宗 尝谓侍臣曰:“速召 花奴 将羯鼓来,为我解秽。”后因称羯鼓为“花奴鼓”。 清 吴伟业 《琵琶行》:“插柳停搊素手筝,烧灯罢击花奴鼓。”参见“ 花奴 ”。
《國語辭典》:家奴  拼音:jiā nú
家中的仆役。《三国演义》第九回:「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胡阿虎身为家奴,拿著影响之事,背恩卖主,情实可恨!」也作「家仆」、「家丁」。
《漢語大詞典》:寄奴
南朝 宋高祖 刘裕 的乳名。宋书·武帝纪上:“ 高祖 武皇帝 讳 裕 ,字 德舆 ,小字 寄奴 , 彭城县 绥舆里 人, 汉高帝 弟 楚元王 交 之后也。”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寄奴 曾住。” 元 吴师道 《戏马台》诗:“ 寄奴 千载心争雄,登高把酒临秋风。”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雪中原之涂炭,光先人之令闻, 寄奴 、 元璋 之绩,知其不远。”
《漢語大詞典》:玉奴
(1). 南朝 齐 东昏侯 妃 潘氏 ,小名 玉儿 ,诗词中多称“玉奴”。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四:“月地雪堦漫一樽, 玉奴 终不负 东昏 。” 宋 周紫芝 《浣溪沙》词:“无限春情不肯休,江梅未动使人愁, 东昏 覰得 玉奴 羞。”
(2). 唐玄宗 妃 杨太真 小名。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玉奴 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自注:“ 玉奴 乃 太真 小字。” 宋 杨万里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 玉奴 何必减 花奴 ,省识春风作画图。”茶香室丛钞·玉奴引 明 邝露 赤雅云:“ 杨妃 井在 容州 云凌里 。妃姓 杨 名 玉奴 ,别字 玉环 ,号 太真 。”
(3).泛指美女。 宋 苏轼 《四时词》:“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真态香生谁画得?玉奴纤手嗅梅花。” 元 萨都剌 《送友人之金陵》诗:“楼中子弟皆年少,玉奴行酒吹鸞笙。” 明 陶宗仪 《念奴娇·九日有感次韵》词:“呼酒谩拨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
(4).指梅花。 宋 吴文英 《天香·腊梅》词:“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淡薄,偷分 寿阳 纤巧。” 宋 王沂孙 《花犯·苔梅》词:“ 罗浮 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餘香空翠被。”
《國語辭典》:阿奴  拼音:ā nú
长辈对幼辈的爱称。《北史。卷七八。麦铁杖传》:「将度辽,呼其三子曰:『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周侯独留,与饮酒这话,临别流涕,抚其背曰:『阿奴好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