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 起,出召 项庄 ,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 沛公 於坐,杀之’…… 项庄 拔剑起舞, 项伯 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 庄 不得击。於是 张良 至军门,见 樊噲 。 樊噲 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 项庄 拔剑舞,其意常在 沛公 也。’”后用为典故。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此 边沁氏 政法论之大概也。要之 边氏 著书虽数十种,其宗旨无一不归於乐利主义,如 项庄 舞剑,意在 沛公 。”亦作“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大马扁》第四回:“在 康有为 之意,志在 成各 ( 余成各 ),如 项庄 舞剑,志在 沛公 ,今见 成各 动也不动,已自愧悔。”亦省作“ 项庄舞剑 ”。 清 刘坤一 《致张香涛书》:“﹝ 定兴 ﹞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 淮山 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 项庄 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国语辞典》:臭恭维(臭恭维)  拼音:chòu gōng wéi
讥称奉承阿谀,说好听的话。《文明小史》第一三回:「自己不能亲到,那四六信总是一派的臭恭维。」
《国语辞典》:好话儿(好话儿)  拼音:hǎo huà ér
1.赞美的、好听的话。《红楼梦》第三九回:「那孩子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说好话儿,还倒不倚势欺人的。」也作「好话」。
2.好消息。《红楼梦》第四六回:「你跟我来,到那里我告诉你,横竖有好话儿。」
《国语辞典》:打花胡哨  拼音:dǎ huā hú shào
花言巧语,说好听话,但未必有诚意。《红楼梦》第三五回:「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
《国语辞典》:哄赚(哄赚)  拼音:hǒng zuàn
以好听的言语来欺骗。《西游记》第一四回:「此辈是个凶顽怪物,哄赚弟子,不成吉庆,便揭不得起。」《西湖二集》卷一一:「前日夜间那鬼是谁?却如此作耍,哄赚我们。」
《國語辭典》:唱高调(唱高調)  拼音:chàng gāo diào
比喻高谈不切实际的理想或言论。如:「别光只会唱高调,要功成名就还是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国语辞典》:戴高帽  拼音:dài gāo mào
比喻用好听的话奉承人。《镜花缘》第二七回:「老夫闻说此处最喜奉承,北边俗语叫作『爱戴高帽子』。」《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这个人虽是个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使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也作「戴高帽子」、「戴高帽儿」。
分类:好听奉承
《國語辭典》:漂亮话(漂亮話)  拼音:piào liang huà
动听却无法兑现的话。如:「少在那里说漂亮话,好好把事情完成吧!」
《國語辭典》:卖狗皮膏药(賣狗皮膏藥)  拼音:mài gǒu pí gāo yào
狗皮膏药为传统外敷膏药,旧时市集常有吹捧膏药神效藉以敛财之人。「卖狗皮膏药」比喻虚而不实的骗人花招。如:「你吞吞吐吐的,到底葫芦里卖什么狗皮膏药。」
《漢語大詞典》:美其名曰
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名称)叫做…例如:美其名曰“为职工谋福利”,坑害职工的事不是时有所见吗?美其名曰“富士山”。——鲁迅《藤野先生》
《漢語大詞典》:蜜语甜言(蜜語甜言)
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白雪遗音·马头调·劝嫖:“他生就能为将人哄,蜜语甜言会装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