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和尚吃八方  拼音:hé shàng chī bā fāng
(谚语)比喻吃得开,或到处捞好处。《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俗语说:『和尚吃八方』,他家太太老伯,连著师姑庵里的钱,都会募了来做好事,也总算神通广大了。」
《国语辞典》: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拼音:dé rén qián cái,yǔ rén xiāo zāi
受人家的好处,就要为人家解决难题。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常言道:『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如今马员外的大娘子,告下来了,唤我们做證见哩。」
《国语辞典》: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  拼音:qiān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谦虚待人对自己才有好处,自满只会招人嫌怨,没有益处。明。沈采《千金记》第三○出:「谦受益,满招损,常闻往圣之格言;贫无谄,富无骄,每记先贤之良训。」也作「满招损,谦受益」。
《国语辞典》:铜盆撞了铁扫帚(铜盆撞了铁扫帚)  拼音:tóng pén zhuàng le tiě sào zhǒu
铜、铁皆硬,互相碰撞,比喻二者都得不著好处。《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铜盆撞了铁扫帚,恶人自有恶人磨。」
《国语辞典》: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拼音:chī rén de zuǐ ruǎn,ná rén de shǒu duǎn
(谚语)比喻得了别人的好处,因碍于情面,凡事就不能秉公处理。如:「待会儿有人送礼来,你可千万不能收,所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收了以后就不好办事了。」
《国语辞典》: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拼音:yáng ròu bù céng chī,kōng rě yī shēn shān
(谚语)比喻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惹了一身麻烦。《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若是同人合火,领了人的本钱,他只要一分八釐行息,我还有几釐的利钱。他若是要二分开外,我就是『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国语辞典》: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拼音:yǔ rén fāng biàn,zì jǐ fāng biàn
(谚语)给别人便利,自己也会有好处。元。施惠《幽闺记》第二六出:「罢罢罢,自古道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看你这二个妇人,也不是已下人家的。」
《国语辞典》:口惠而实不至(口惠而实不至)  拼音: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在口头上许人以好处,却没有付诸实践。《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每遇机缘,辄无成就。干祈于人,率口惠而实不至。」
《国语辞典》:卖瓜的说瓜甜(卖瓜的说瓜甜)  拼音:mài guā de shuō guā tián
(谚语)吹嘘自己的好处。如:「那个厂商不对自己的产品大肆吹嘘一番,就像卖瓜的说瓜甜一样。」
《国语辞典》:赊三不敌见二(赊三不敌见二)  拼音:shē sān bù dí jiàn èr
(谚语)比喻空许的好处比不上现有的。《西游记》第三回:「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国语辞典》:便宜不过当家(便宜不过当家)  拼音:pián yí bù guò dāng jiā
利益留给自家人,不让外人占到好处。《红楼梦》第六五回:「将姐姐请来。要乐,咱们四个一处同乐。俗语说:『便宜不过当家』,他们是弟兄,咱们是姊妹,又不是外人,只管上来。」也作「便益不失当家」。
《国语辞典》:便益不失当家(便益不失当家)  拼音:pián yì bù shī dāng jiā
利益留给自家人,不让外人占到好处。《金瓶梅》第三五回:「好贲四哥,你便益不失当家,你大官府又不老,别的还可说,你怎么一个行房,你也补他的?」也作「便宜不过当家」。
《国语辞典》:肥水不过别人田(肥水不过别人田)  拼音:féi shuǐ bù guò bié rén tián
(谚语)比喻不要把好处给了外人。参见「肥水不落外人田」条。
《国语辞典》:肥水不落外人田  拼音:féi shuǐ bù luò wài rén tián
(谚语)比喻不要把好处给了外人。如:「这个老闆真厉害,任何事情都自己动手,也舍不得请个帮手,正所谓的肥水不落外人田。」也作「肥水不过别人田」。
《国语辞典》:吃亏就是占便宜(吃亏就是占便宜)  拼音:chī kuī jiù shì zhàn pián yí
因为吃亏可以学得经验,反而可以使自己获得好处。常用来劝人别计较一时之失。如:「你就让著他点,吃亏就是占便宜,一时得失别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