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徐可行(?—1619年),字克敏,号心如,广西南宁府宣化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广西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刑部观政,授山西宁乡知县,三十四年本省同考官,三十七年升户部主事,十月差浒墅钞关,四十年任河南主考官,拔举人八十名,皆为名流。四十二年丁内艰,四十七年六月补江西司员外郎,七月升浙江司郎中,卒祀乡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 【介绍】: 明辽东铁岭卫人,字子良。李成梁次子,李如松弟。从父出塞有功,历蓟辽副总兵。万历十六年,御史任养心言李氏兵权太盛,帝乃解如柏任。援朝之役,署都督事,为副总兵官,攻克开城。师还,为五军营副将。寻出为贵州总兵,改镇宁夏,进右都督。以疾归,家居二十年。后以世将复故官镇辽东,然而放情酒色,实无能为。四十八年,杨镐四路出师攻后金,如柏率右翼中路军,以三路覆没,奉命退还。言官交章论劾,惧而自杀。
白源深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白源深(?—1619年),字澹如,号蒙泉,直隶真定府冀州军籍。敦行能文,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顺天乡试举人,署同安教谕,篝灯下帷,不异诸生,有富翁被讼,挟数百金丐片札求解,源深严绝之。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观政礼部,未仕卒,士论惜之。
臧照如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臧照如(1579年—1629年),字明远,别号醒涵,浙江湖州府长兴县人,民籍。万历己酉应天府乡试举人,四十四年丙辰科进士,连丁父佥宪公及母沈宜人忧,服阕,天启元年选授行人,崇祯元年,授南吏部文选司主事,进员外、郎中。二年己巳(1629)给假还乡,以病卒,年五十一。祀乡贤。有《四周阁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养正(?—1619年),字玉如,号圣源,河南归德府永城县军籍。总督辽饷户部尚书黄运泰子。治诗经,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河南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兵部观政,未仕卒。妻夏氏,夫故,拊尸痛哭,誓以身殉,从容自缢,面色如生,奉旨给银三十两建坊。弟黄养质,字玉相,泰昌元年恩贡。黄养冲,字玉章,号浩源,开黄门书院于邑东,与兄养正约同邑文士习业其中。曾与练国事同在凤阳总督马士英幕府中赞画,诱降刘超。顺治四年应岁荐,授陕州训导。与诸生定条约,每乡立文社,崇尚实学,士风丕变,陕六十年无登科者,是年乡荐有人,士林颂焉。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福臻(1581年—?),字惕生,号澹如,山东莱州府高密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赐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第后,历任唐、临颖、东明三县令,以廉能著闻,后被召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升山西佥事,备兵昌平,转浙江温处参议,升副使,调陕西巩昌道,改榆林道参政。前后剿抚贼众凡数万人。崇祯四年(1631年),以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平贼渠神一魁等,后罢官归。九年(1638)清军入关,京城戒严,起复为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加左侍郎,寻以母老辞归。崇祯十三年(1640年),再次被启用,总督宣大,任力勤边事。十四年(1641年)改总督山海关蓟州通州天津,会考满,加兵部尚书。旋为言者所攻,予告归里,年已六十有二,母年八十有七,驰驿终养,远近荣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临川人,字如容。万历间进士,擢吏科给事中。天启初继侯震旸劾客氏,罢官。后复起。五年,以右都御史巡抚福建,镇压杨六、蔡三、钟六等起事。旋以忤魏忠贤除名。
维基
朱钦相(1580年—?年),字懋忠,号如容,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庚子江西乡试四十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三十三名,第三甲第六十六名进士。工部观政,初授浙江嘉兴府平湖县知县,丁母忧,四十四年丙辰补广东南海县知县。天启元年(1621年)擢拜吏科给事中,升户科都给事中。天启初年,侯震旸论客氏,钦相抗疏继之,熹宗怒,放归。后被重新启用为太仆寺少卿。天启五年(1625年),出任福建巡抚,任内讨伐海贼蔡三、钟六等有功。不久,因忤逆魏忠贤而被除名。《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云南安宁州人,字贞如。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时山东岁饥兵乱,日亨奉命抚循,请蠲赋赦胁从。转川南兵备,参预镇压奢崇明部。晋秩,寻致仕。
维基
赵日亨,号贞所,云南云南府安宁州人。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云南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任太常博士,选授山西道御史,巡按山东。福藩之国,中使躧丈膳田,骚动连省,日亨抗疏调画得允。山东岁饥民乱,日亨奉命巡按,疏请蠲免,抚绥底定。时有监司恃妇翁为首辅,行殊不法,日亨劾之,并及首辅,由此外转川南兵备道副使。值奢酋叛,募死士斩叛目黄光辉,率兵解省城围,晋秩赐金,邛雅皆有祠祀之。历升广东右参政、四川安绵道按察使。崇祯元年(1628年)升四川右布政使,三年升贵州左布政使,会以病请,门人张星曰:师勋已勒岷峨,枢抚在旦夕间,何遽言归也?亨曰:年来中外任事,率植党营私,大乱将作,每思匡救,愧遐踪力微,忍逐流乎。遂以贵州左布政使致仕。著《寤歌楼集》。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四二○
卢瑛田,字虹仲。东莞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管徐洪船钞,擢湖广宪副,以援蜀军功,迁四川参政、转河南按察使。卒赠太仆寺正卿。清黄登《岭南五朝诗选》卷四有传。
维基
卢瑛田(1582年—1623年),字虹仲、一字龙升,号如麓,广东省广州府东莞县增埠(今茶山镇增埠村卢屋)人。卢瑛田七岁能文。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中庚子科广东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一百十二名,第二甲第二十二名进士。礼部观政,授户部湖广司主事,四十年差徐州管仓,四十二年升员外郎,本年五月升郎中。四十六年升湖广按察司副使。当时,惠王建邸于荆,欲并民居为府第,人心惶惶。瑛田请以湘王废邸改建,毋动民居,报可,移府庄田,搜括河南,不足额,派之楚,楚抚欲取盈于荆。瑛田力持不应,荆人以为德。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入觐京师,举卓异,二月赐宴礼部,三月升四川布政使司右参政、备兵威茂,不久督臣张我续请求继续以参政新衔照旧管荆南道事,三年五月升河南按察使,未赴任卒。天启初,土酋奢崇明反叛已数年,重庆陷落,瑛田受檄往援,选精兵五千,昼夜驰赴。时贼党兵甚众,土司暨诸道股栗,请解城围,瑛田不从,率所部奋勇邀击,杀贼八百余。敌人诈降,瑛田用计擒其首领。官军收复重庆。凯旋归,擢四川布政使司参政,又迁河南按察使,未赴任卒。叙平奢之功,赠太仆寺正卿。

人物简介

维基
孙如洵(16世纪—17世纪),字木由,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一说馀姚县人。孙如洵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次年(1613年)联捷进士,授刑部主事;调任池州知府,亲自率领居民消灭肆虐沿江的土匪盛长等千多人。之后改任山东副使和济宁参政,在当地饥荒时赈灾杜绝盗源,使地方安宁,不久致仕归乡。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如谷,吴县人。万历己未进士,知崇安德清龙溪三县历南刑部郎中出知宝庆武昌二府迁湖广副使有凤栖阁诗集
维基
李吴滋(16世纪—17世纪),字伯可,号如谷,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李吴滋是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成进士,历官崇安、德清、龙溪知县,升南京刑部主事、郎中,外任河南宝庆府知府。宝庆有捐官者仗势欺压人民,他充公其家产归还给数十名受害者,有财势的人都因此畏惧服从;再调武昌府,官至湖广按察使司副使。致仕归,卒年八十九。入祀宝庆府名宦祠。有子李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庐州府无为州人,字如勃。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任九江推官。时中珰收税恣横,韩痛绳以法,著廉声。官至贵州副使。
维基
赵一韩,字如勃,号五云,浙江绍兴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初授九江府推官,三十八年升户部主事,三十九年改南工部主事,四十四年升郎中,同年升怀庆府知府,万历四十六年告病。天启五年(1625年),起为福建建宁府知府。六年升贵州按察司副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徐宏祖(邑志隐逸传),字振之,一字弗如,号霞客。居祝塘之梧塍里。博学好古,襟怀高旷。遍游天下名山大川,以至四岳九边无不至者,其行不治装裹粮,筇杖襆被,春往冬归。采药峨眉,不火食者八日。丽江牧延修鸡足山志。著作等身,《游记》及《溯江纪源》尤佳。万历十四年生,崇祯十四年卒,年五十六。
江朝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江朝宾,字如见,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军籍。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福建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都察院观政,三十三年授合肥县知县,三十七年除丰城知县,四十一年升南工部主事,芜湖抽分,四十四年升郎中。泰昌元年补太仓州同知,天启元年升扬州府同知,三年升户部山东司员外,七年补霸州知州。

人物简介

维基
管绍宁(1583年—1645年),字幼承,一字谧如,号诚斋,南直隶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人,明朝末年官员、探花。生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年),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登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壬申纂修实录充经筵日讲官,甲戌分考会试,戊寅升右春坊兼南京国子监司业,掌祭酒事,辛巳以詹事府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优游两载,寻召纂修,未赴。甲申之变,崇祯帝自尽后,南明福王在南都金陵监国,管绍宁拜礼部右侍郎行尚书事。与时相马士英多忤,遂引疾归里。清军破南都后,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二十九日,管绍宁因与清常州知府宗灏有仇,遂以拒绝剃发令而全家被杀。只遗一孙滋琪,年甫三岁,为家仆带出逃亡而免一难。其夫人董氏、三子管铉、管键、管燧一门四十余口俱死之。从兄管绍恂,崇祯甲戌武进士,亦遇害。从弟管绍恒,被下狱刑讯孤子滋琪所在,终不言,三阅月始得释,寻悒悒致疾卒。同时遇害的还有太常少卿杨兆升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