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仲皎,字如晦,居剡之明心院。于寺前为倚吟阁,又于剡山白塔结庐而居,自号闲闲庵。所交皆文士,王铚曾有诗相赠。事见《剡录》卷二、八。今录诗十九首。
全宋文·卷四○○○
仲皎,字如晦,居剡县(今浙江嵊州)之明心寺。参竟禅学,尤精篇章,所交皆文士,尝与汝阴王铚相酬答。见《宋诗纪事》卷九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如庵主,名未详。久依法真,居台州天台如庵寺。为青原下十三世,本觉守一禅师法嗣。因看云门东山水上行语,发明己见,归隐故山。猿鹿为伍。郡守闻其风,遣使逼令住持,作偈拒之,遂焚其庐,不知所止。《嘉泰普灯录》卷八、《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如本,号归云,台城(今河北邯郸西南)人。住抚州疏山寺。为南岳下十六世,灵隐佛海慧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三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一
德操名如璧,仆名如琳,遍参诸方。陈了翁兄弟,皆以诗称美之。至江浙,乐灵隐山川,因止息焉。琳病,璧躬进药饵,及其殁也,尽送终之义。后主襄阳天宁,夏均父为请疏,其略云:“无复挟书,更逐康成之后。何忧成佛,不居灵运之先。”又云:“岂惟江左公卿尽倾支遁,独有襄阳耆旧未识道安。”时称其精当。寻移馀杭净慈,上堂云:“变化密移何太急,刹那念念一呼吸。八万四千方便门,且道何门不可入。入不入,晓来雨打芭蕉湿,殷勤更问个中人,门外堂堂相对立。”又闻啄木鸟声,说偈曰:“剥剥剥,里面有虫外面啄。多少茫茫瞌睡人,顶后一锥犹未觉。若不觉,更听山僧剥剥剥。”晚岁称“倚松道人”,所为诗文皆高迈,曰《倚松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如胜,号佛灯。住台州瑞岩寺。为南岳下十五世,净因继成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七二
庆如,字一翁,福州长乐(今福建长乐)人,俗姓范氏。密庵咸杰弟子,松源崇岳法弟。住金陵蒋山,鄂州黄龙山。晚年退居南昌西山,卒,年六十八。见《续指月录》卷三、《五灯全书》卷四八。
钟如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湘潭人,字师颜。年十六以书问“仁”于张栻,遂为弟子。弱冠第进士。刻意学问,不求仕进。晚官岭南,旋自引归,授南岳书院山长,监南岳庙。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如哲(?~一一六○),住越州天衣。高宗绍兴三十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九)。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信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六。
丁娄明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四三一
丁娄明,字如晦,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绍兴八年进士。绍兴十八年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历官太常博士、著作佐郎,试秘书少监,权工部侍郎。御史汤鹏举劾奏其附会秦桧,以女适桧之侄烜,故擢清要之职,放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孝宗立,以娄明尝为潜邸学官,擢左朝请大夫、秘阁修撰,依旧宫观差遣。见《宋会要辑稿》礼一七之九一、职官三六之五一、职官七○之四三、职官七一之一三、选举二○之一一、选举三四之一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六二、一六三、一六五、一六七、一七一,《宋史》卷一一四,《南宋馆阁录》卷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程如,开化(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事见清顺治《开化县志》卷四。
李如冈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年(1150)任大理少卿,7月已在任。绍兴二十一年(1151)任吏部侍郎。绍兴二十四年(1154)任泉州知州。绍兴二十五年(1155)任福州知州兼安抚使。绍兴二十七年(1157)3月奉祠。绍兴二十七年(1157)任襄阳府知府。绍兴二十七年(1157)任静江府知府兼安抚使。
范如璋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年(1160)任泉州知州,为范如圭弟。
李如纲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一年(1161)任广州知州兼安抚使。绍兴三十一年(1161)任连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秀州崇德人,字季牖。少游上庠,博学能文。高宗时以特科官桐乡丞。有《东园丛说》、《舆地新书》。
全宋诗
李如篪,号东园,丽水(今属浙江)人。少游上庠,博学多闻(《东园丛记跋》)。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任桐乡丞。有《东园丛说》三卷。事见《东园丛说自序》。
全宋文·卷六三五六
李如篪,字季牖,号东园,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少游上庠,博学多闻,与绍兴诸魁皆友善。尝为通州酒官,淳熙中官广州司理参军。光宗时任舒州桐城县丞。著有《东园丛说》三卷(存)、《舆地新书》十卷、《乐书》一卷、《琴书》一卷。见所撰《东园丛说序》,周庭筠《东园丛说序》(载该书卷首),曾丰《李季牖〈舆地新书〉序》(《缘督集》卷一七),《宋史》卷八一《律历志》一四、卷二○二《艺文志》一,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證》卷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