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1,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洁妇
烟支
蹄子
女娘家
重身子
贤德夫人
闲花野草
黄脸婆
回头人
河东狮子
大脚片儿
盼盼茶茶
卖皮鹌鹑
母夜叉
母老虎
《國語辭典》:洁妇(潔婦)  拼音:jié fù
坚守节操,守身如玉的妇女。晋。傅玄〈秋胡行〉:「皎皎洁妇姿,冷冷守空房。」
分類:贞洁妇女
《漢語大詞典》:烟支(煙支)
亦作“ 烟脂 ”。亦作“烟支”。亦作“烟肢”。亦作“烟脂”。
(1).即胭脂。色红。妇女用以饰容。史记·匈奴列传“后有所爱閼氏” 司马贞 索隐引 晋 习凿齿 《与燕王书》:“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不?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緋黄,挼取其上英鲜者作烟肢,妇人将用为颜色。”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腻粉梨园白,烟脂桃径红。”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烟脂:“此时未有烟脂,故但施朱为红也,烟脂出自虏地。” 明 张萱 疑耀·燕脂:“有一説,‘燕脂’作‘烟支’。 唐睿宗 女 代国长公主 ,少尝作烟支,弃子于阶,后乃丛生成树,公主叹曰:‘人生能几,我初笄,尝为烟支,弃其子,今成树,阴映琐闈,人岂不老乎?’”参见“ 燕脂 ”、“ 燕2支 ”。
(2).指妇女。 清 吴锡麒 《一半儿·西湖晓泛》曲:“回峯醉塔傍烟支, 宋嫂 鱼羹出釜迟, 西子 晓粧临镜时。”
《國語辭典》:蹄子  拼音:tí zi
1.牛马等的脚。《水浒传》第五七回:「三千连环甲马,有停半被钩镰鎗拨倒,蹄子动旦,剥去皮甲,把来做菜马食。」《荡寇志》第三回:「希真叫保儿外面坐地,跟那娘子进里面天井内看时,吃那一惊,只见那马栓在糟边,垂著头啃那蹄子。」
2.猪蹄。《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匮台上盘子里盛著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只见他拿筷子把蹄子皮一块一块夹碎,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3.骂人的话。《红楼梦》第二一回:「平儿疯魔了。这蹄子认真要降伏我,仔细你的皮要紧。」《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谁知越劝她倒把劝翻了,张口『娼妇』,闭口『蹄子』。」
《漢語大詞典》:女娘家
对妇女的通称。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二折:“则这女娘家直恁性儿乖。”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 国姑 你倒要来救那罪人,敢是你女娘家不曾看王法哩。”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终久是女娘家见识,看事不透。”
分類:妇女
《國語辭典》:重身子  拼音:zhòng shēn zi
妇人怀孕。如:「妳拖著一副重身子,要多小心,不适宜远行。」
分類:怀孕妇女
《漢語大詞典》:贤德夫人(賢德夫人)
(1).古代朝廷赠给贵族妇女的封号。 宋 范坰 林禹 吴越备史卷四:“又勅王元妃 孙氏 为 吴越国 贤德夫人。”
(2).泛指贤惠的妇女。 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 春香 ,为你身遭掳掠,不顺他人,可为贤德夫人。”
《國語辭典》:閒花野草  拼音:xián huā yě cǎo
野外丛生的花草。比喻娼妓或行为不检的女子。明。朱权《荆钗记》第一五出:「到京师閒花野草,慎勿沾染。」《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今番作急回家,再休惹閒花野草。」也作「野草閒花」。
《國語辭典》:黄脸婆(黃臉婆)  拼音:huáng liǎn pó
1.形容脸色泛黄,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妇人。如:「几年不见,没想到她竟然从亮丽的小姑娘,变成了个黄脸婆。」
2.丈夫对妻子的戏称。如:「我家的黄脸婆,操纵经济大权。」清。徐珂《清稗类钞。疾病类。阿桂得离魂病》:「阿桂笑曰:『异哉,我安得有此黄脸婆!』」
分類:妇女
《國語辭典》:回头人(回頭人)  拼音:huí tóu rén
再嫁的妇人。《水浒传》第二四回:「若是回头人也好,只是中得我意。」
分類:再嫁妇女
《國語辭典》:河东狮子(河東獅子)  拼音:hé dōng shī zi
宋代陈慥的妻子。河东人,凶悍善妒,常使丈夫惧怕。语出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泛指悍妒的妻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倘入侯门,河东狮子虽不逞威,三五小星也须生妒。」
分類:妇女
《漢語大詞典》:河东狮子吼(河東獅子吼)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陈季常:“ 陈慥 字 季常 ……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 柳氏 絶凶妒,故 东坡 有诗云:‘ 龙丘居士 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 河东 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 河东 是 柳 姓的郡望,暗指 陈 妻 柳氏 ;师(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 陈慥 好谈佛,故 东坡 借佛家语以戏之。后用以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中国近代史资料《太平天囯·夫道》:“夫道本于刚,爱妻要有方。 河东 狮子吼,切莫胆惊慌。”亦省作“ 河东狮吼 ”。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挑斗》:“鷺鷥行状黄昏后,也曾闻 河东 狮吼。”白雪遗音·玉蜻蜓·戏芳:“为妻刚正懒绸繆,怕只怕 河东 狮吼。”
《漢語大詞典》:大脚片儿(大脚片兒)
(1).方言。旧指妇女未经缠裹的脚。 梁斌 《红旗谱》六:“ 虎子大婶 人儿还不错,就是两只大脚片儿。”
(2).指不缠足的妇女。
《漢語大詞典》:盼盼茶茶
泛指妇女。 盼盼 ,原指 唐 名妓 关盼盼 ;茶茶, 金元 时对少女的美称。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春情》曲:“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参见“ 盼盼 ”。
《漢語大詞典》:盼盼
(1).急切盼望貌。 宋 文天祥 《议纠合两淮复兴》诗序:“予既遗书,盼盼焉望报。”
(2). 唐 代 徐州 妓 关盼盼 。 贞元 中, 张建封 纳为妾。 建封 死后,楼居十五年不嫁。后因 白居易 赠诗中有“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死不相随”之句,遂感愤不食而死。 清 汪立名 著《白香山年谱》,考定纳 盼盼 为妾者,非 建封 ,乃其子 愔 。《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小小 ( 苏小小 )真能謔, 盼盼 最解诗。”
《漢語大詞典》:卖皮鹌鹑(賣皮鵪鶉)
旧指卖淫的妇女。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俺家里卖皮鵪鶉儿,老儿你在那里住?”
分類:卖淫妇女
《國語辭典》:母夜叉  拼音:mǔ yè chā
形容凶悍丑恶的妇人。《水浒传》第二七回:「俺这浑家,姓孙,全学得他父亲本事,人都唤他做母夜叉孙二娘。」《通俗常言疏證。妇女。母夜叉》:「《水浒》有母夜叉孙二娘,今人以恶妇为母夜叉。」
分類:凶悍妇女
《國語辭典》:夜叉  拼音:yè chā
1.佛教用语。梵语yakṣa的音译。佛教谓一种捷疾勇健会伤害人的鬼。为八部众之一。《杂宝藏经》卷八:「龙王夫妇及诸眷属生敬信心,尽受五戒,并夜叉众亦受五戒。」也作「药叉」。
2.比喻容貌丑陋或性情凶暴的人。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谁道俺的残生命,又撞著这狼夜叉。」
3.妻子。为旧社会中对妻子的谑称。《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红楼梦》第六五回:「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
《國語辭典》:母老虎  拼音:mǔ lǎo hǔ
雌虎。比喻凶悍泼辣的妇人。含有贬义。如:「你敢在外面胡来?小心家里那只母老虎!」《三侠五义》第一一九回:「恩公还不知道呢。这老婆子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母老虎。」
分類:凶悍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