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71,分8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粉墨
香奁
娘子
鬓云
髻鬟
圣母
无盐
轻黄
乌云
翠楼
鱼轩
香阁
翠蛾
贱妾
采花
《國語辭典》:粉墨  拼音:fěn mò
1.敷面画眉的白粉与黑墨,指妇女的妆饰。
2.演戏化装。《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或时自傅粉墨,与伶人共舞于庭,以娱悦刘太后。」
3.比喻事物迥然有别。《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使朱紫共色,粉墨杂蹂,所谓扺金玉于沙砾,碎圭璧于泥涂。」
4.比喻美丽的色彩。唐。杜甫〈画鹘行〉:「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5.修饰文词,使其含义有所分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
《國語辭典》:香奁(香奩)  拼音:xiāng lián
妇女的化妆箱。唐。薛能〈送浙东王大夫〉诗:「香奁扃凤诏,朱篆动龙坑。」
《國語辭典》:娘子  拼音:niáng zǐ
1.称谓。称妻子。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妇女曰娘》:「然都下自庶人妻以及大官之国夫人,皆曰娘子。」《儒林外史》第三回:「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2.泛称女子。唐。韩愈 祭周氏侄女文:「维年月日,十八叔叔母具时羞清酌之奠,祭于周氏二十娘子之灵。」《聊斋志异。卷七。邵女》:「若个娘子,何愁无王侯作贵客也!」
3.唐朝玉环获玄宗专宠,宫中号为「娘子」。见《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传上。杨贵妃传》。后为宫嫔、宫妃的泛称。宋。无名氏《靖康要录》卷一:「二十二日,阁分大内娘子用小轿十馀乘,入东宫府议事。」
4.古时奴婢对女主人的称呼。唐。薛调《无双传》:「有青衣告仙客曰:『娘子适以亲情事言于阿郎,阿郎云:「向前亦未许也。」』」
《國語辭典》:鬓云(鬢雲)  拼音:bìn yún
形容妇女鬓发柔润如云。唐。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只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
《漢語大詞典》:髻鬟
古时妇女发式。将头发环曲束于顶。 唐 孟浩然 《美人分香》诗:“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 元 文信 《西湖竹枝词》:“南北两峯船里看,却比阿儂双髻鬟。”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为陈其年题照》词:“曲罢髻鬟偏,风姿真可怜。”
《國語辭典》:圣母(聖母)  拼音:shèng mǔ
1.唐武后的尊号。
2.皇帝生母的尊称。《清会典。卷二七。礼部。仪制清吏司一》:「崇德八年,世祖章皇帝嗣位。尊母后皇后为皇太后,圣母为皇太后。」
3.天主教徒称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为「圣母」。十字军与骑士修道会奉其为守护神,并颂《玫瑰经》敬拜。
4.民间信仰称天界的女神。如:「天上圣母」。
《國語辭典》:无盐(無鹽)  拼音:wú yán
战国时齐无盐人钟离春。参见「钟离春」条。
《漢語大詞典》:轻黄(輕黄)
(1).鹅黄,淡黄。 宋 欧阳修 《过中渡》诗之一:“ 中渡桥 边十里堤,寒蝉落尽柳条衰。年年塞下春风晚,谁见轻黄弄色时。”
(2).指额黄。古代妇女额间的涂饰物。盛行于 六朝 。 北周 庾信 《舞媚娘》诗:“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3).指黄芙蓉花。 宋 朱淑真 《黄芙蓉》诗:“试倩东风一为主,轻黄应不让姚黄。”
《國語辭典》:乌云(烏雲)  拼音:wū yún
1.浓灰色的云。如:「天空乌云密布,快要下雨了。」
2.比喻妇女又浓又黑的头发。《警世通言。卷三三。乔彦杰一妾破家》:「忽见邻船上有一美妇,生得肌肤似雪,髻挽乌云。」《红楼梦》第六五回:「尤二姐只穿著大红小袄,散挽乌云,满脸春色。」
《國語辭典》:翠楼(翠樓)  拼音:cuì lóu
华丽的楼阁。多指女子的闺房。南朝梁。江淹〈山中楚辞〉六首之二:「日华粲于芳阁,月金披于翠楼。」唐。王昌龄 闺怨诗:「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漢語大詞典》:鱼轩(魚軒)
(1).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车。用鱼皮为饰。《左传·闵公二年》:“归夫人鱼轩。” 杜预 注:“鱼轩,夫人车,以鱼皮为饰。” 唐 王维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之一:“锦衣餘翟黻,绣轂罢鱼轩。”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柴四》:“见綵旂前导,华轂后随,鲜衣花帽,簇拥鱼轩。”
(2).代称夫人。 宋 苏轼 《与李之仪书》之三:“ 叔静 云 端叔 一生坎軻,晚节益牢落,正赖鱼轩贤德,能委曲相顺,适以忘百忧。”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李文靖 端默寡言,堂下花槛頽圮,经岁不问。鱼轩一日语之, 文靖 不答。”
《漢語大詞典》:香阁(香閣,香閤)
(1).青年妇女的内室。 唐 李白 《菩萨蛮》词:“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
(2).宫廷或佛寺的台阁。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香阁披青磴,琱臺控紫岑。”元史·世祖纪七:“乙酉,帝御香阁,命大乐署令 完颜椿 等肄文武乐。”
香閤:青年女子的住室。 唐 谢偃 《踏歌词》之二:“逶迤度香閤,顾步出兰闺。” 明 张景《飞丸记·芸窗望遇》:“我听説你离香閤,吓得我魄散分。”
《漢語大詞典》:翠蛾
(1).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 唐 薛逢 《夜宴观妓》诗:“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金 王浍 《感遇》诗:“游子去万里,空闺歛翠蛾。” 明 王廷陈 《闻筝》诗:“思繁纤指乱,愁剧翠蛾顰。”
(2).借指美女。 前蜀 韦庄 《河传》词:“翠娥争劝 临卭 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御沟晓发》词:“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蛾。”
《國語辭典》:贱妾(賤妾)  拼音:jiàn qiè
1.地位卑下的妾。《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
2.称谓。妻子对丈夫的自谦之词。汉。无名氏〈东门行〉:「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
《國語辭典》:采花(採花)  拼音:cǎi huā
1.采摘花朵。如:「她在花园里采花。」唐。李白〈于阗采花〉诗:「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2.比喻强奸妇女。多见于旧小说中。如:「采花大盗」。《三侠五义》第六二回:「细细打听,方才知道是个最爱采花的恶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