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浊醪妙理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七〈晦日寻崔戢李封〉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方寝惊敝裘】【宴寝惊敝裘】。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兴来不暇懒【得兴不暇懒】【乘兴不暇懒】,今晨梳我头。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每过得酒倾【每过得酒吃】,二宅可淹留。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有竹颇修修】。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志性有此不】。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上古葛天民【上古葛天氏】,不贻黄屋忧【不贻黄绮忧】。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威凤高其翔【威凤自高翔】,长鲸吞九洲。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庶与慰沈浮】。
《國語辭典》:妙理  拼音:miào lǐ
玄妙的道理。《北史。卷三一。高允传》:「昔卜有言,知之甚难,既知,复恐漏泄,不如不知也。天下妙理至多,何遽问此?」
《国语辞典》:玄关妙理(玄关妙理)  拼音:xuán guān miào lǐ
称宗教上深奥精妙的道理。元。无名氏《南极登仙》第二折:「玄关妙理,世人不解其中意。」
《分类字锦》:持谈妙理(持谈妙理)
梁宣帝 咏麈尾诗 本持谈妙理,宁是用摧牛。
分类:麈尾
《國語辭典》:第一义(第一義)  拼音:dì yī yì
1.最初、最重要的事理。
2.佛教上指深奥而无出其右的妙理。为圣者所觉悟的真实。参见「二谛」条。《中论》卷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漢語大詞典》:思玄
亦作“ 思元 ”。 研求妙理。 汉 张衡 有《思玄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易水:“沙门释 法澄 建刹于其上,更为思玄之胜处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是以緇服思元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 康有为 《送张十六翰林延秋先生还京》诗:“忧道海滨伤独立,思元天外若为通。”
《漢語大詞典》:究微
研究妙理。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诗:“交酌林下,清言究微。”
分類:妙理
《漢語大詞典》:玄哲
深悟妙理的圣哲。 晋 庾阐 《孙登隐居诗》:“翘首丘冥,仰想玄哲。”
分類:妙理圣哲
妙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深妙之道理也。
【佛学常见辞汇】
微妙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