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吴市隐(吴市隱)
亦作“吴门卒”。 指 汉 梅福 避 王莽 专政,变姓名,隐于 会稽 ,为 吴市 门卒。汉书·梅福传:“至 元始 中, 王莽 顓政, 福 一朝弃妻子,去 九江 ,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 福 於 会稽 者,变名姓,为 吴市 门卒云。”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二:“ 西汉 梅福 自 九江 尉去,隐为 吴门 卒。” 清 曹寅 《过叶星期二弃草堂留饮即和见赠原韵》之一:“不同 吴市 隐,初罢 杞 人忧。”
《漢語大詞典》:漏名
(1).谓在贺新天子即位的册牒上漏署姓名。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故事,新天子即位,两省官同署名。上之即位也,諫议大夫 裴夷直 漏名,由是出为 杭州 刺史。”
(2).引申为去职;除名。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胡为事章句,漏名入街郭。”
《漢語大詞典》:官照
户部发给官员的执照,上面载明姓名、年籍、官阶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再看那大纸包的是一张监照、一张候选通判的官照,上面还填上个五品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回目:“无意功名官照何妨是假,纵非因果恶人到底成空。”
《漢語大詞典》:逸名
(1).犹美名。 唐 皮日休 《七爱诗·卢徵君鸿》:“万世 唐 书中,逸名不可比。” 前蜀 曹松 《吊李翰林》诗:“ 李白 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
(2).谓失传的姓名。
《漢語大詞典》:头牌(頭牌)
(1).黑话。谓长条形假金子。《冷眼观》第十二回:“索性把我们平时做老贵用的头牌(内质铅片,外裹真金,为各种条叶式,翻戏党谓之头牌)拿了去把他。”
(2).旧时演戏时,演员的姓名写在牌子上,悬挂在剧院门口,挂在最前面的牌子叫“头牌”。因用以借指主要演员。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二部二九:“虽然不是躺着的头牌,也不是站着的戏抹布,不大不小,是个蹲着的二三流角色。”
(3).指主演。《锺山》1983年第4期:“我当时刚满十岁,头一回跟班子到 上海 演出,在丹桂第一台唱头牌须生。”
《國語辭典》:知单(知單)  拼音:zhī dān
旧时宴客或集会时,用以通知时间、地点的书柬。书柬上按被邀请者的身分、地位排列,派人依序通知,而被邀请者则于自己名下,签写「知」或「谢」以表示是否参加。《文明小史》第六回:「于是写了知单,共请了一十二位,叫人分头去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今儿请的是几位客呀?我简直的没瞧见知单。」
《國語辭典》:名贯(名貫)  拼音:míng guàn
姓名和籍贯。《魏书。卷七六。列传。卢同》:「亦列名贯,别录历阶。」
分類:姓名籍贯
《漢語大詞典》:红签(紅簽)
旧式信封上书写收信人姓名的红纸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朱草衣 《哭槎儿》云:‘前日寄书书面上,红签犹写汝开封。’”
《國語辭典》:报名(報名)  拼音:bào míng
1.一种投考、应徵或参加各种活动时填写姓名及相关资料的手续。
2.报告自己的姓名。《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辞朝》:「投鸿胪寺报名,辞朝谢恩。」
《國語辭典》:点鬼簿(點鬼簿)  拼音:diǎn guǐ bù
唐代诗人杨烱写文章喜欢连用古人的姓名,当时人称他为「点鬼簿」。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时杨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之谈略,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
《國語辭典》:化名  拼音:huà míng
1.隐藏、改变名姓。如:「国父孙中山先生在革命之时曾化名为中山樵。」
2.假名。如:「歹徒常用化名行骗。」
《漢語大詞典》:丽名(麗名)
美丽的名声。 明 夏完淳 《燕问》:“又有弱枝之枣, 渔阳 之栗,果径寸而独异,树百寻而同实。兼细腰之丽名,矜如拳之颖粒。”
谓姓名牵涉进某一案件。丽,通“ 罹 ”。明史·忠义传三·宋学朱:“以附 魏忠贤 ,丽名逆案。”
《漢語大詞典》:役要
记录工役姓名人数的簿册。周礼·地官·乡师:“既役,受州里之役要,以攷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 贾公彦 疏:“役要,则役人簿要。” 孙诒让 正义:“《大司马》云:‘大役属其植,受其要。’注云:‘要,簿书也。’即此所谓役要。”
《漢語大詞典》:籍注
东晋 和 南朝 时将服官役者的姓名、年限载入用黄纸书写的户籍总册,谓之籍注。凡入黄籍者可免征役。南齐书·张岱传:“母年八十,籍注未满, 岱 便去官从实还养,有司以 岱 违制,将欲纠举。”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元起 在道久,粮食乏絶,或説之曰:‘ 蜀 土政慢,民多诈疾,若检 巴西 一郡籍注,因而罚之,所获必厚。’” 胡三省 注:“谓民多诈疾,注之於籍,以避征役。”
《國語辭典》:挂牌  拼音:guà pái
1.悬牌。《红楼梦》第八六回:「然后知县挂牌坐堂,传齐了一干邻保證见尸亲人等。」也作「挂牌」。
2.医生、律师等正式开业。如:「挂牌行医」。也作「挂牌」。
3.古代知府以下官员补缺署事,由布政司悬牌公告。也作「挂牌」。
《國語辭典》:挂牌(掛牌)  拼音:guà pái
1.悬牌。《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凡要定戏,先几日要在牌上写一个日子,鲍文卿却是水西门总寓挂牌。」也作「挂牌」。
2.指医生、律师等正式开业。如:「小王已可挂牌行医了。」也作「挂牌」。
3.从事外汇等交易,已经委托买进或卖出而等著成交回报。如:「今儿一早,他即趁势挂牌买进某绩优股。」
4.古代知府以下官员补缺署事,由布政司悬牌公布。也作「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