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委制
(1).归顺并接受约束。国语·越语下:“上天降祸於 越 ,委制於 吴 。” 韦昭 注:“委,归也。”
(2).委托别人治理。尸子卷下:“ 张子 之背肿,命 竘 治之。谓 竘 曰:‘背非吾背也,任子制焉。’治之遂愈。 竘 诚善治疾也, 张子 委制焉。夫身与国亦犹此也,必有所委制然后治矣。”
《漢語大詞典》:转寄(轉寄)
委托一方把信件寄给另一方。 鲁迅 《书信集·致陈铁耕》:“今有复 吴先生 一信,乞即转寄为感。”
分類:委托信件
《國語辭典》:授权(授權)  拼音:shòu quán
上级长官或握有权力的人,委授部属一定的责任和事权,使在其监督下,得做担当自主的处理和行动。
《國語辭典》:代理  拼音:dài lǐ
1.代他人处理事务。如:「我明天没有空,这件事情就请你代理了。」
2.暂代他人职务。《老残游记》第一六回:「一封是内文案上袁希明的信,言白太尊现署泰安,即派人代理。」
《漢語大詞典》:托笔
委托代笔。
分類:委托代笔
《漢語大詞典》:委畀
托付,委托。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 史文靖 疏曰:督抚为特简之大员,信任专而委畀重。”
分類:托付委托
《漢語大詞典》:诿责(諉責)
(1).委托、责成。 清 龚自珍 《答人求墓铭书》:“君家有世德,法宜为文章,又辱吾子諉责,不可辞,而特不忍为誌铭,谨撰上墓表。”
(2).推卸责任。 龚振黄 《青岛潮·附录四·字林报之言论》:“北庭以外交失败諉责吾人,使代卖国党被恶名。”
《國語辭典》:托管(託管)  拼音:tuō guǎn
委托管理。如:「琉球在二次大战后,曾交由美国托管。」
《國語辭典》:寄卖(寄賣)  拼音:jì mài
将货品寄存在商店中,委托代为出售。如:「她把一些手工艺品放在茶艺馆里寄卖。」「这项产品是别人放在店里寄卖的,所以无法给予折扣。」
《漢語大詞典》:信委
信任并委托办理诸事。宋书·萧思话传:“ 庞秀之 , 河南 人也。以 斌 故吏,贼 劭 甚加信委,以为游击将军。”北史·申徽传:“ 周文 察 徽 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臺郎中。”
《國語辭典》:交托(交託)  拼音:jiāo tuō
交给、托付。如:「董事会把公司全权交托他管理。」
分類:交付委托
《國語辭典》:承揽(承攬)  拼音:chéng lǎn
1.承担总揽。如:「承揽工程」。《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便将崔宁到宅里,相见官人,承揽了玉作生活。」
2.承担总揽其事,以获取报酬而立的契约。《荡寇志》第五回:「叫他写了一纸送行李到沂州府的承揽,央他左右邻都书名著押。」
《漢語大詞典》:受权(受權)
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的权力(做某事)。如:新华社受权发表声明。
《国语辞典》:委办(委办)  拼音:wěi bàn
委托他人代为处理。如:「邮局受理储户委办代缴水电费。」《清史稿。卷四五一。刘含芳列传》:「旋授湖南财政监理官,复委办两淮盐政,创设淮南公所,岁增至二百万。」
《國語辭典》:信托(信託)  拼音:xìn tuō
1.信任委托。《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花清翁要是信托我,却须各事听我做主。」
2.依《信托法》规定,委托人依法律、契约或遗嘱之方式,将财产权移转或为其他处分,使受托人依信托本旨,为受益人之利益或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