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拼音:xìn tuō tóu zī gōng sī
接受他人委托,运用委托的资产,从事投资事业为范围的营利机构。
《国语辞典》:土地信托(土地信托)  拼音:tǔ dì xìn tuō
一方的土地所有权,以契约方式委托金融机构,形成特定关系,藉以达成某种经济效益的法律行为。如:「土地信托可使信托人保有原来的土地所有权,又可享有信托利得。」
《国语辞典》:委重投艰(委重投艰)  拼音:wěi zhòng tóu jiān
委托以重大、艰难的任务。元。周密《齐东野语。卷一。表答用先世语》:「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何辞乎?」
《国语辞典》:承销商(承销商)  拼音:chéng xiāo shāng
接受委托经销货物的商人。
《国语辞典》:代销商(代销商)  拼音:dài xiāo shāng
接受其他生产者的委托而为其销售产品的商号。包括批发商与零售商。
《国语辞典》:搂货(搂货)  拼音:lōu huò
承揽委托货物以求售。如:「搂货贩卖」。
《国语辞典》:搂包儿(搂包儿)  拼音:lōu bāo ér
1.兜揽受委托的生意。
2.非正式的负重运送工人。也作「搂包儿匠」。
《国语辞典》:托管地(托管地)  拼音:tuō guǎn dì
联合国委托一个或几个会员国管理的地区。包括国际联盟时期之委任统治地,与二次大战自战败国割离之领土,以及负管理责任之国家自愿置于该制度下之领土。
《国语辞典》:委托行(委托行)  拼音:wěi tuō háng
受人委托寄卖物品的商店。
《国语辞典》:行口商  拼音:háng kǒu shāng
农产品的仲介、委托商。接受生产者或贩运商的委托,在批发市场内,批售青果、蔬菜给零售商,而收取佣金的商人。简称为「行口」。
《漢語大詞典》:工缴费
(1).企业以原材料或半成品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制造而支付的加工费用。由产品的加工成本、利润和税金构成。在会计工作中,产品的工厂成本减去原材料成本后的余数,亦称工缴费。
(2).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国营企业以一定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委托私营企业进行加工所支付的加工费用。
《漢語大詞典》:法律顾问
被指定或聘请在法律问题上为特定诉讼委托人、政府官员或公共团体提供建议或充当代表的律师
对有关法人、社团(包括公司、企业)的法律所涉及的案件有专门研究的律师:法人、社团法律顾问
《國語辭典》:汇兑(匯兌)  拼音:huì duì
不直接输送现金,而透过汇票、电话、甚至是网路平台等各种工具,以委托支付或债权让与的方式,清算不同地区间借贷关系的金融业务。可分为国内汇兑和国外汇兑。
《漢語大詞典》:雇托(僱託)
委托别人办事,并付给报酬。 清 王夫之 姜斋诗话卷二:“诗佣者,衰腐广文,应上官文徵索,望门幕客,受主人之僱託也。”
《漢語大詞典》:函托
用书信委托。 孙中山 《致何佩琼函》:“惟必须埠中平日热诚重望之人尽力担任,然后众人有所率循,故函託我兄,望不辞艰鉅,为国民肩此重任。” 孙犁 《澹定集·致刘心武信》:“《江城》我也有,当时见到你的文章,曾函托 绍棠同志 ,代致感谢之意,想已转达。”
分類:书信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