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婵媛(嬋媛)  拼音:chán yuán
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边让传》:「形便娟以婵媛兮,若流风之靡草。」也作「婵娟」。
2.牵引、萦绕。《楚辞。屈原。离骚》:「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文选。张衡。南都赋》:「结根竦本,垂条婵媛。」也作「掸媛」。
《国语辞典》:邦媛  拼音:bāng yuàn
一国之中秀慧的淑女。语本《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唐。吕温〈大唐故纪国大长公主墓志铭〉:「一女字某,淑质妙工,婉为邦媛,适将作少监武功苏某,其结缡之戒明欤。」宋。范成大〈张正字母夫人朱氏挽词〉诗:「蘋藻仪邦媛,诗书了岁华。」
《國語辭典》:淑媛  拼音:shú yuàn
1.闲雅贞静的女子。汉。王逸〈机妇赋〉:「窈窕淑媛,美色贞怡。」
2.曹魏时期后妃的名位。《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序》:「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漢語大詞典》:淑仪(淑儀)
女官名。 晋武帝 置。 宋 、 齐 、 梁 、 陈 各朝因之。而后或置或否。宋书·后妃传序:“ 晋武帝 採 汉 魏 之制,置……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是为九嬪,位视九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嫔御命妇·淑仪:“《唐百官志》注云: 明皇 开元 中,置六仪,其一曰淑仪。用 晋 事也。国初亦省。《宋朝会要》云: 真宗 大中祥符 六年正月二十一日,又增置淑仪官也。”
《漢語大詞典》:贤媛(賢媛)
贤惠美貌的女子。 唐 张九龄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唯直西有樊妃冢》诗:“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明 张凤翼 《灌园记·迎后合婚》:“忠臣良将并贤媛,开国承家在简编,只落千载名传。”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桃花夫人示梦:“ 左氏 不著一字,使如此贤媛几致湮没,亦其疏漏之失也。”
《分类字锦》:硕媛(硕媛)
王安石皇后册文是产硕媛比贤姜任
分类:德范
《國語辭典》:名媛  拼音:míng yuàn
有名的闺秀。如:「她是当年上海的名媛。」
《漢語大詞典》:仙媛
仙女。亦指皇家女子。 唐 宋之问 《寿阳王花烛图》诗:“仙媛乘龙日,天孙捧雁来。”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北齐李后为地仙:“此贼(指 北齐 高湛 )所以受罪尤重者,以其污蔑仙媛(指 文宣皇后李氏 ),俾蒙詬辱。”
《漢語大詞典》:冯媛(馮媛)
指 汉元帝 冯倢伃 。 晋 张华 《女史箴》:“玄熊攀槛, 冯媛 趍进。”参见“ 冯媛当熊 ”。
分類:倢伃
《漢語大詞典》:冯媛当熊(馮媛當熊)
汉 建昭 中, 元帝 率左右于后宫观斗兽,有熊逸出圈,攀拦欲上殿, 冯倢伃 直前当熊而立,保护 元帝 免遭伤害。事见《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冯昭仪》。后因以“冯媛当熊”为爱君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冯嫒 当熊, 班女 辞輦。” 清 洪升 《长生殿·定情》:“须仿 冯嬺 当熊, 班姬 辞輦,永持彤管侍君傍。”
分類:后宫宫观
《国语辞典》:才媛  拼音:cái yuàn
有才华的女子。也称为「才女」。
《漢語大詞典》:英媛
(1).淑女;贤德的女子。 汉 崔骃 《婚礼结言》:“乾坤其德,恒久不已;爰定天纲,夫妇作始;乃降英媛,有淑其仪。” 晋 孙楚 《胡母夫人哀辞》:“乃眷洪族,裁育英媛。”
(2).美好。 汉 王粲 《闲邪赋》:“夫何英媛之丽女,貌洵美而艳逸。”
《國語辭典》:媛女  拼音:yuàn nǚ
美女。南朝梁。元帝〈采莲赋〉:「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分類:美女女子
《漢語大詞典》:贞媛(貞媛)
贞洁贤淑的妇女。 清 方履篯 《孙母倪孺人墓志铭》:“郡有价宗,贞媛賁耀,后先百禩,匡植名教。”
《漢語大詞典》:楚媛
楚 地美女。 南朝 梁 江洪 《咏舞女》:“腰纤蔑 楚 媛,体轻非 赵 姬。” 唐 王勃 《夏日宴宋五官宅观画障序》:“ 楚 媛调絃, 韩 娥对酒。”
分類:美女女子
《漢語大詞典》:神媛
仙女。 唐 任敬臣 《和长孙秘监七夕》:“二秋叶神媛,七月望仙妃。”
分類:仙女
《國語辭典》:天媛  拼音:tiān yuàn
天女、仙女。常用来指传说中的织女。南朝齐。谢朓 七夕赋奉护军命作:「盈夕露之蔼蔼,升夜月之悠悠,步广阶而延睐,属天媛之淹留。」唐。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肃肃习习,天媛来风雨;雰雰霏霏,神姬下霜雪。」
分類:仙女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