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当室(當室)  拼音:dāng shì
1.当家。如:「能继承父亲当室的人,长子是第一顺位。」
2.长子。《国语。越语上》:「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國語辭典》:夺嫡(奪嫡)  拼音:duó dí
以庶子身分夺取嫡长子的继嗣地位。《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初,帝爱琅邪王裒,将有夺嫡之议,以问导。」也作「夺适」。
《漢語大詞典》:匹嫡
(1).谓庶子地位同于嫡子。左传·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杜预 注:“庶如嫡。” 杨伯峻 注:“匹嫡,庶子同於嫡子。”晋书·礼志中:“两后匹嫡,自谓违礼,不谓非常之事而以常礼处之也。”宋书·后纪传论:“ 太祖 之倾惑 潘嫗 ,谋及妇人; 大明 之沦溺 殷姬 ,并后匹嫡,至使多难起於肌肤,并命行於同产,又况进於此者乎。”
(2).谓缔结婚姻。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礼乐:“自 有魏 失御, 齐氏 云亡,市朝既迁,风俗陵替, 燕 、 赵 古姓,多失衣冠之绪, 齐 、 韩 旧族,或乖礼义之风。名不著於州閭,身未免於贫贱,自号高门之胄,不敦匹嫡之仪,问名唯在於窃貲,结褵必归於富室。”
《國語辭典》:宗弟  拼音:zōng dì
1.古时庶子称比自己年纪小的嫡子。《礼记。曾子问》:「其辞于宾曰:『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国,使某辞。』」
2.同族或同宗之弟。
《國語辭典》:宗兄  拼音:zōng xiōng
1.古时庶子称年较长的嫡子。《礼记。曾子问》:「其辞于宾曰:『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国,使某辞。』」
2.称谓。称同族或同宗之兄。唐。韩愈〈考功员外庐君墓铭〉:「愈之宗兄,故起居舍人君,以道德文学伏一世。」唐。白居易〈画雕赞。序〉:「寿安令白昊,予宗兄也。」
《漢語大詞典》:适庶(適庶)
嫡子和庶子。汉书·五行志上:“敬重功勋,殊别适庶。” 颜师古 注:“适,读曰嫡。”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下:“故经制父死子继,兄亡弟及,所以别亲疏,殊适庶,尊国体,重继嗣,防淫篡,絶姦谋,百王不易之道。” 清 姚鼐 《复孔撝约论谛祭书》:“因丧服有宗子适庶之礼异,故推其极至天子承祧,至諦而后止,何谓泛言及祀天乎?”
分類:嫡子庶子
《漢語大詞典》:正适(正適)
正嫡,嫡子。适,通“ 嫡 ”。《诗·大雅·大明》“天位 殷 适” 毛 传:“ 紂 居天位,而 殷 之正适也。”战国策·楚策四:“故弑贤长而立幼弱,废正适而立不义,春秋戒之。” 汉 刘向 列女传·霍夫人显:“ 许后 之子,以正适立为太子。”
分類:嫡子
《國語辭典》:庶妇(庶婦)  拼音:shù fù
1.旧称长子之妻为「嫡妇」,次子以下之妻为「庶妇」。《尔雅。释亲》:「子之妻为妇。长妇为嫡妇,众妇为庶妇。」
2.民间妇女。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讴吟土风。」
《漢語大詞典》:树嫡(樹嫡)
立嫡子为继承人。 南朝 梁 沈约 《立太子恩诏》:“自昔哲后,降及近代,莫不立储树嫡,守器承祧。”南齐书·文惠太子长懋传赞:“树嫡惟长,义匪求贤。方为守器,植命不延。”
《漢語大詞典》:宗孽
嫡子与庶子。晏子春秋·谏上十一:“废长立少,不可以教下;尊孽卑宗,不可以利所爱。长少无等,宗孽无别,是设贼树姦之本也。”
分類:嫡子庶子
《漢語大詞典》:嫡孽
嫡子与庶子。明史·金忠传:“至是 淇国公 丘福 等党 高煦 ,劝帝立之。独 忠 以为不可,在帝前歷数古嫡孽事。”
分類:嫡子庶子
《漢語大詞典》:配嫡
亦作“ 配适 ”。 谓庶子的地位、力量和嫡子相匹敌。左传·闵公二年:“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韩非子·说疑:“内宠并后,外宠贰政,枝子配适,大臣拟主,乱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适孽(適孽)
亦作“ 适孼 ”。 嫡子与庶子。吕氏春秋·慎势:“适孽无别,则宗族乱。”史记·五宗世家:“ 常山 宪王 蚤夭,后妾不和,适孼诬争,陷于不义以灭国。”汉书·常山宪王刘舜传作“适孽”。
分類:嫡子庶子
《漢語大詞典》:适妇(適婦)
嫡子之妻。仪礼·丧服:“适妇。” 郑玄 注:“适妇,适子之妻。”礼记·服问:“君所主夫人妻,大子,适妇。”
分類:嫡子
《國語辭典》:嗣适(嗣適)  拼音:sì dí
承继的嫡子。如:「由嗣适继承了他的庞大家业。」《左传。闵公二年》:「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
分類:承嗣嫡子
《国语辞典》:大院君  拼音:dà yuàn jūn
朝鲜国中,若君王死后无嫡子,而由王族中选出来即位的新王的生父,称为「大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