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青干(青乾)
谓庄稼的子实还未长饱就干浆了。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國語辭典》:素油  拼音:sù yóu
以植物子制成的油。如花生油、沙拉油。
《漢語大詞典》:禾三千
一个禾穗三千子实。谓丰收年景。 宋 龚鼎臣 东原录:“麦六十,禾三千,谓之大有年,凡一穟当有此数。”
《國語辭典》:荞麦面(蕎麥麵)  拼音:qiáo mài miàn
1.荞麦实制成的面粉。
2.用荞麦粉作成的面。
《漢語大詞典》:盈车嘉穟(盈車嘉穟)
古代传说一茎子实即能装满一车的禾穗。穟,通“ 穗 ”。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时有白鸞孤翔,衔千茎穟。穟於空中自生,花实落地,则生根叶。一岁百穫,一茎满车,故曰‘盈车嘉穟’。”
《漢語大詞典》:杼栗
栎属的子实。管子·轻重丁:“上断轮轴,下采杼栗。”庄子·山木:“衣裘褐,食杼栗。” 汉 刘向 说苑·立节:“冬处於山林食杼栗,夏处洲泽食蔆藕。”
分類:子实
《漢語大詞典》:鲜磊(鮮磊)
新鲜而子实累累。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品山堂鱼宕:“池广三亩,莲花起岸,莲房以百以千,鲜磊可喜。”
《国语辞典》:洋菇  拼音:yáng gū
植物名。蘑菇科蘑菇属。子实体幼时球形,成熟时伞形,蕈盖呈褐色。菌褶初为白色,后变为赤褐色或黑褐色。柄白色,上部具菌轮。孢子白粉状或呈黑褐色。可供食用或制成罐头。原产欧洲,现多人工栽培。
《国语辞典》:菌褶  拼音:jùn zhé
担子菌类子实体的菌伞下面所生长的薄片状褶层,常呈放射状排列,为孢子生长之处。
《国语辞典》:菌伞(菌伞)  拼音:jùn sǎn
真菌类子实体的上部成伞状的构造。常见于担子菌类。也称为「菌帽」、「菌盖」。
《国语辞典》:长角果(长角果)  拼音:cháng jiǎo guǒ
藏子实的筴。由二心皮合成,形长而薄的,称为「长角果」。如油菜的子实等。
《国语辞典》:金针菇(金针菇)  拼音:jīn zhēn gū
担子菌类口蘑科的一种食用菇类。子实体丛生,菌伞淡黄褐色,径一至四公分,菌褶白色,菌柄细,长三至十公分。已普遍栽培供食用。
《漢語大詞典》:高粱帽子
高粱子实外面的壳。 杨朔 《乱人坑》:“他们吃的是高粱面、棒子面、黑豆面、云豆面,磨面时奸商还给带上棒子骨头、高粱帽子,掺进沙土、木渣、树皮、山药梗子,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
《國語辭典》:高粱米  拼音:gāo liáng mǐ
碾去外皮的高粱谷实。如:「高粱米营养丰富,可以做米饭,也可磨粉和制作各种面食。」
分類:高粱子实
《漢語大詞典》:谷类作物(穀類作物)
子实主要供作粮食的一类作物。一般指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粟、黍、荞麦等。为人类主要粮食,或作家畜精饲料及轻工业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