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子皮
鸱夷子皮 的省称。 范蠡 之号。 春秋 时 楚 人,曾为 越 大夫,助 越 灭 吴 。后至 陶 经商致富,又称 陶朱公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浮海出 齐 ,变姓名,自谓 鴟夷子皮 。” 金 李纯甫 《画兔》诗:“ 子皮 今尚在,遗像岂 陶朱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泛湖》:“从今号 子皮 ,今来古往不许外人知。”
《漢語大詞典》:筒子皮
装订线装书册时,另用双叶有色纸加在书册前后以作保护,称为“筒子皮”。
《漢語大詞典》:椰子皮
椰子的根皮或实皮。可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椰子:“椰子皮,苦,平,无毒。止血,疗鼻衄。吐逆霍乱,煮汁饮之。”亦省称“ 椰皮 ”。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木语·椰:“大者如斗,有皮厚苞之,曰椰皮。”
《漢語大詞典》:鸱夷子皮(鴟夷子皮)
春秋 越 范蠡 之号。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浮海出 齐 ,变姓名,自谓 鴟夷子皮 ,耕于海畔,苦身勠力,父子治产。” 司马贞 索隐:“ 范蠡 自谓也。盖以 吴王 杀 子胥 而盛以鴟夷,今 蠡 自以有罪,故为号也。 韦昭 曰:‘鴟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也。”汉书·货殖传:“﹝ 范蠡 ﹞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适 齐 为 鴟夷子皮 ,之 陶 为 朱公 。” 颜师古 注:“自号 鴟夷 者,言若盛酒之鴟夷,多所容受,而可卷怀,与时张弛也。鴟夷,皮之所为,故曰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