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068,分2072页显示  上一页  234  235  236  237  238  240  241  242  24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观复(笑庵 )
释讳才( 佛心禅师、佛心 )
陈中孚(子正 )
陈伯山(仁叔 东湖寓客 )
陈泷(伯雨 碧涧翁 )
韩翼甫(恂斋 )
顾禧(景繁 痴绝叟 )
高观国(宾王 竹屋 )
魏掞之(元履、子实 世称 艮斋先生 掞之 )
黄中辅(槐卿 细高居士 )
龚相(圣任 复斋 )
吴坰(子骏 )
庞谦孺(祐甫 白蘋老人 )
徐林(稚山 砚山居士 )
李蘩(清叔、元昭 桃溪先生 )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一九五
观复,号笑庵,绍兴间住持常州华严寺。见《遗教经论记》,《圆觉钞辨疑误》。
释讳才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五四
讳才,俗姓姚,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弱冠得度,遍求名师,历参海印、死心、灵源等。后出世住潭州上封寺,号佛心禅师。绍兴中卒。见《嘉泰普灯录》卷一○,《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四。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讳才号佛心。福州姚氏子也。幼为驱乌弱冠得度。精求律部持犯霜威。慕最上乘不惮遐扣。劳逸弗介一念力参。首谒海印隆公于大中。偶见老宿达道看经。至一毛头师子百亿毛头一时现处。才问曰。一毛头师子作么生。得百亿毛头一时现。达曰。汝乍入丛林未可理会许事。才疑之。适海印夜参。至结座掷拄杖曰。了即毛端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才豁然有省。次谒黄龙死心不契乃参灵源。凡入室出必挥泪曰。此事我见甚是分明。秖临机吐之不出奈何。源曰。须是大彻方得自在。一日窃观邻僧读曹洞广录。至药山采薪归。有僧问甚处来。山曰计柴来。僧指腰下刀曰。鸣剥剥是甚么。山拔刀作斫势。才忽大悟。掴邻僧即揭帘趋出说偈曰。彻彻大海乾枯。虚空迸裂。四方八面绝遮栏。万象森罗齐漏泄。初住上封屡迁名刹。词河辩海潮涌波腾。学者无能凑泊其涯涘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讳才,字佛心,福州姚氏子也。幼为驱乌,弱冠得度,精求律部,持犯霜清,慕最上乘,不惮遐扣,一念力参。首谒海印隆于大中,偶见老宿达道看经,至“一毛头师子百亿毛头一时现”处,才问曰:“一毛头师子作么生得百亿毛头一时现?”达曰:“汝乍入丛林,未可理会许事。”才疑之,适海印夜参至,结座掷柱杖曰:“了郤毛端呑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才豁然有省。次谒黄龙死心不契,乃参灵源。凡入室,出必挥泪曰:“此事我见甚是分明,秪临机吐之不出,奈何?”源曰:“须是大彻,方得自在。”一日窃观邻僧读《曹洞广录》至“药山采薪归,有僧问:甚处来?山曰:讨柴来。僧指腰下刀曰:呜剥剥是甚么?山拔刀作斫势。”才忽然大悟,即揭帘趋出,说偈曰:“彻、彻,大海乾枯,虚空迸裂,四方八面绝遮栏,万象森罗齐漏泄。”初住上封,屡迁名刹,词河辩海,潮涌波腾,学者无能凑泊其涯涘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中孚,字子正,吉阳(今海南三亚东北)人。高宗绍兴间知万宁县,擢知昌化军。有集,已佚。事见明正德《琼台志》卷三六。
全粤诗·卷二七
陈中孚,字子正。吉阳(今海南崖县)人。宋高宗绍兴间知万宁县,擢知昌化军。明正德《琼台志》卷三六、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七有传。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伯山(一一一六~?),字仁叔,号东湖寓客(《洞霄诗集》卷三),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官从政郎、上高县丞。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泷,字伯雨,晚号碧涧翁,原籍汴(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始家于吴。博涉经史百氏,曾应漕试,皆不第,放浪山水。著《澹泊集》九卷,今佚。事见《永乐大典》卷三一五○引《苏州志》。今录诗四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字伯雨,号碧涧翁。先世于宋绍兴初自汴徙居于吴。博涉经史百氏。乡荐漕试皆不第,放浪山水,倜傥有晋人风致。宋亡不仕,以吟咏自娱。有《澹泊集》。
韩翼甫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会稽人,号恂斋。历官朝奉郎、大理寺主簿。宋亡,挈家东去,杜门不交人事。为学本《四书》,后求《六经》,不贵文词,不急禄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吴郡人,字景繁,号痴绝叟。不求仕进,居光福山中,终日闭户读诵,博极坟典。高宗绍兴中郡以遗逸荐,不起,闲居五十年不出,名重乡里。著作甚丰,与吴兴施宿合注苏轼诗,为陆游所称。
全宋诗
顾禧,字景繁,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世家,早年受父祖阴,不乐为仕。居光福山中,闭户读书,筑室曰漫庄,自号痴绝叟。高宗绍兴间以遗逸荐,不起,隐居五十年,享高寿而终。有《志道集》一卷,并注苏轼诗颇详,且与注楚辞之洪兴祖多唱和。事见《中吴纪闻》卷六,《吴郡志》卷二二有传。 顾禧诗,以《丛书集成》初编本《志道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四十七年苏斋刊《苏诗补注》本(简称乾隆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山阴人,字宾王,号竹屋。工词,与史达祖常相唱和,甚为张炎所推崇。有《竹屋痴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6—1173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初字元履,后字子实。师胡宪,与朱熹游。试礼部不第,归乡里,筑室“艮斋”读书,人称艮斋先生。孝宗乾道中,宰相陈俊卿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世之务,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学录。累疏谏反对召还幸臣曾觌,又遗书责俊卿甚切,罢为台州教授。推行古社仓法以惠民,开诸乡置社仓之先例。
全宋文·卷四六七八
魏掞之(一一一六——一一七三),旧名挺之,字元履,更名掞之,字子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少游郡庠,与朱熹同师胡宪,宪器之。已而遍从乡之儒先长者游,又往四方,尽交先达名士,闻见日广,声称日大。两试礼部不第,遂不复出,筑室读书,榜以「艮斋」,人称艮斋先生。乾道四年诏举遗逸,以布衣入见,极陈当世急务,赐同进士出身,授左迪功郎,守太学录。在太学,多所建明。未半年,以忤时相罢为台州州学教授,慨然以归。乾道九年闰正月卒,年五十八。见《晦庵集》卷九一《国录魏公墓志铭》,《南轩集》卷四○《教授魏元履墓表》,《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六三
黄中辅,字槐卿,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力学尚气节。绍兴中秦桧当权,诛锄异己,中辅作乐府题太平楼,有「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之语。桧大怒,踪迹不得而止。晚岁屏居山园,号细高居士,名斋曰转拙。以布衣终。见《金华贤达传》卷一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龚相,字圣任,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原孙。高宗绍兴间知华亭县,后家吴中。事见清乾隆《华亭县志》卷九。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龚相,字圣任,号复斋,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原孙,颐正之父。曾为乌江、归安等县令;又为华亭令,喜其风景之美,因家焉。著有《复齐閒记》四卷。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陈长方《唯室集》卷二《送龚圣任序》,《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误作炯。宋兴国永兴人,字子骏。吴则礼子。高宗绍兴十三年累官枢密院编修官,提举浙西茶盐,次年改两浙运判。二十三年,由成都转运副使移知荆南府,未几以疾卒。有《五总志》。
全宋文·卷四三四六
吴坰,一作吴炯,字子骏,郴州永兴(今湖南永兴)人。绍兴中为枢密院编修官,除浙西提举,改两浙运判。绍兴二十三年,除知荆南,未几卒。著有《五总志》(存)。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庞谦孺(一一一七~一一六七),字祐甫,晚号白蘋老人,单州(今山东单县)人,寓居吴兴。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以季父恩为将仕郎。历泰州海陵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江南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镇江府观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权监饶州景德镇,寻卒,年五十一。有《白蘋文稿》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二《祐甫墓志铭》。今录诗三十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和州历阳人,徙居苏州吴县,字稚山,号砚山居士。徐师回孙。徽宗宣和三年进士。时其姨夫王黼柄国用事,不肯附丽。高宗绍兴初上书言事,召对改官。累迁太府少卿。为江西转运副使,因劾秦桧亲党,贬兴化军。后复入,历任刑部、户部侍郎,孝宗隆兴初改吏部侍郎。官至龙图阁学士。工书,以篆名家。生平慕郑樵,每闻其言论,必手录之。卒年八十余。
全宋文·卷三九八一
徐林,字稚山,自号砚山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徙居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少有特操,登宣和三年进士。历官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太府少卿、户部侍郎。绍兴末知信、温州,时年七十馀。隆兴初为吏部侍郎,论符离之役为非计,出知平江府,旋乞致仕。再以给事中召,累官龙图阁学士。卒年八十馀。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吴郡志》卷二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7—1177 【介绍】: 宋崇庆府晋原人,字清叔,一字元昭,号桃溪先生。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任隆州判官,摄绵州,救荒有卓绩。后知兴元府,安抚利州东路,访知和籴害民,为奏免之。累迁仓部郎中。孝宗淳熙间,与制置使范成大计,改四川和籴为官籴。使川民脱重负。官至太府少卿。有《桃溪集》。
全宋诗
李蘩(一一一七~一一七七),字清叔,一字元昭(《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自号桃溪先生,崇庆晋源(今四川崇庆)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历安仁县主簿,知眉山县,摄通判邛州,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权主管四川茶马,知兴元府,以仓部员外郎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除太府少卿,致仕。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卒,年六十一。有《桃溪集》一百卷,已佚。事见《鹤山集》卷七八《朝奉大夫太府少卿四川总领财赋累赠通议大夫李公墓志铭》。
全宋文·卷四七五七
李蘩(一一一八——一一七八),字清叔,一字元昭,自号桃溪先生,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州)人。登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为隆州判官,摄绵州,历知永康军、利州、兴元府。淳熙初,擢提点成都路刑狱,徙仓部员外郎,总领四川财赋,升郎中,累官太府少卿。淳熙五年卒,年六十一。蘩长吏治,恤民瘼,所至罢苛条,举荒政,济人甚众,梁、洋间至绘蘩像而祠之,其得民心如此。又学有源委,著述繁富,可考者有《桃溪集》百卷及《经语提要》、《春秋集解》、《战国新书》、《荒政录》等二十馀种。见《宋史》卷三九八本传,《鹤山大全集》卷七八《四川总领财赋李公墓志铭》,《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