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068,分2072页显示
上一页 243 244 245 246 247 249 250 251 252 下一页
其它辞典
刘子至刘子范刘子静刘子颙( 凝真大师 )刘师正(号 安退处士 )刘庄孙(字 正仲 号 樗园 )刘应时(字 良佐 号 颐庵 )刘彦朝(号 雷崖 )刘有庆(字 元长 号 损斋 )刘望之(字 夷叔、叔仪 号 观堂 )刘正之(字 子正 )刘洵直(字 子浩 )刘涛(字 普公 号 灵泉山人 )刘炎(字 潜夫 号 撝堂 )刘玄英(字 宗成、昭远 号 海蟾子 名 操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道士。住骊山。仁宗尝召见,赐号凝真大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人,号安退处士。善解《春秋》,李潜师从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台州宁海人,字正仲,号樗园。师事吴子良,文学与舒岳祥齐名。有《易志》、《春秋本意》、《老子发微》、《楚辞补注音释》、《深衣考》、《芳润稿》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四明人,字良佐。喜好诗,与陆游、杨万里友善。有《颐庵居士集》。
全宋诗刘应时,字良佐,号颐庵,慈溪(今属浙江)人。隐居不仕,刻意为诗,同时人范成大深赏之,陆游、杨万里皆为其诗集作序。有《颐庵居士集》二卷。清雍正《宁波府志》卷二八有传。 刘应时诗,以明嘉靖四年(一五二五)刘世龙刻本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清鲍廷博刻《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之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全宋诗刘彦朝,号雷崖,为陈世崇师辈。事见《随隐漫录》卷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刘有庆,字元长,号损斋,本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初任南陵主簿,遂家焉。官至翰林待诏。入元,为平江书院山长。事见《宛陵群英集》卷三、清道光《安徽通志》卷二○八。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刘望之(?~一一五九),字夷叔,号观堂,泸州(今属四川)人,一说成都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南宋馆阁录》卷八)。二十七年,由达州教授召为国子正。二十八年,行秘书省正字。二十九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一七九、一八二)。有《观堂集》,已佚。事见《桯史》卷五。今录诗十七首。
全宋文·卷四八九五刘望之,字夷叔,一字叔仪,自号观堂,泸州合江(今四川合江)人,一说成都人。绍兴十二年登进士第。绍兴二十七年自达州州学教授除国子正,次年迁秘书省正字。二十九年致仕,卒。望之诗文清古,议论高明,著有《观堂集》。见《南宋馆阁录》卷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一七九,《鄮峰真隐集》卷三一,《桯史》卷五,《明一统志》卷七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刘正之,字子正,临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江西诗徵》卷一九)。与赵师秀同时。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1119—1175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子浩。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少父母双亡,已自知苦学。曾读《马周传》“少失父母,犬马之养无所施”,竟悲感不能自止。历官至通判平江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泉州南安人,字普公。工诗及草书。徽宗召入禁中,问涛孰师,对曰无师,不称旨而退。晚年困踬,读书灵泉院,自号灵泉山人。
全宋诗刘涛,字普公,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一作南安(今福建南安西北)人(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四)。昌言曾孙(同上书作昌言孙)。工诗及草书。苏轼尝跋其书,谓奇逸多才。徽宗召入禁中,以不称旨而退(《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二)。晚年读书灵泉院,自号灵泉山人。明弘治《八闽通志》卷六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宋邵武人,字潜夫,号撝堂,为朱熹门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刘玄英,字宗成,号海蟾子,初名操,字昭远,入道后改名,燕地广陵(今山西广灵)人。事见《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