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741,分2583页显示  上一页  360  361  362  363  364  366  367  368  36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红顶子
红模子
红帽子
横河划子
狠性子
横挑鼻子竖挑眼
横行公子
喊嗓子
韩门弟子
寒栗子
寒粟子
杭杭子
翰林子墨
旱鸭子
害月子
《國語辭典》:红顶子(紅頂子)  拼音:hóng dǐng zi
清朝官服凡文武一品官的朝冠顶子都是顶红宝石,俗称「红顶子」。
《國語辭典》:红模子(紅模子)  拼音:hóng mó zi
儿童的习字用纸。纸上印有红色文字,儿童以墨笔描书。
《漢語大詞典》:红帽子(紅帽子)
(1).白色恐怖时期,进步人士被指为共产党员或与共产党有联系,叫做被戴上红帽子。 鲁迅 《准风月谈·为翻译辩护》:“倘若触犯了别有来历的人,他就会给你戴上一顶红帽子,简直要你的性命。”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我要求你别这样--这是危险的!一顶红帽子往你头上一戴,要杀头的呀!”
(2).旧时称火车站上搬运行李、装卸货物的工人。因其头带红帽,故称。 郭沫若 《行路难》下:“不要背,东西喊‘红帽子’来拿罢。”
《漢語大詞典》:横河划子
即渡船。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一只横河划子装满了乘客,艄公左手挽桨,右手用篙子在水肚里一点,把船撑开。”
分類:渡船
《漢語大詞典》:狠性子
(1).犹狠命。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杨素梅 ﹞去拽那门时,谁想是外边搭住了的。狠性子一拽,早把两三个长指甲一齐蹴断了。”
(2).指下决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且看我狠性子戒起来。”
《國語辭典》:横挑鼻子竖挑眼(橫挑鼻子豎挑眼)  拼音:héng tiāo bí zi shù tiāo yǎn
比喻人百般挑剔。如:「天下事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做老闆的就别整天横挑鼻子竖挑眼,弄得公司员工情绪都很低落。」
《漢語大詞典》:横行公子
蟹的戏称。红楼梦第三八回:“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分類:戏称
《國語辭典》:喊嗓子  拼音:hǎn sǎng zi
1.大声叫嚷。如:「那个人自从失恋后,就常常对人喊嗓子,乱发脾气。」
2.戏曲或歌剧演员,不以乐器伴奏,而用清唱的方式锻鍊嗓子。
《分类字锦》:韩门弟子(韩门弟子)
唐书韩愈传: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分类:
《漢語大詞典》:寒栗子
因受寒或受惊,皮肤上出现的疙瘩。《水浒传》第一回:“太尉方纔爬得起来,説道:‘惭愧!惊杀下官!’看身上时,寒栗子比餶飿儿大小。”一本作“ 寒粟子 ”。
《國語辭典》:寒粟子  拼音:hán sù zi
皮肤上因为寒冷或惊吓等刺激,引起附著于毛发的肌肉收缩而产生皮肤表面突起细密小粒的现象。《水浒传》第一回:「看身上时,寒粟子比馉饳儿大小。」也称为「鸡皮疙瘩」、「鸡皮栗子」。
《漢語大詞典》:寒粟
亦作“ 寒粟子 ”。 因受冷或惊恐等皮肤上形成的小疙瘩。《水浒传》第一回:“太尉方纔爬得起来,説道:‘惭愧!惊杀下官!’看身上时,寒粟子比餶飿儿大小。”一本作“ 寒栗子 ”。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闺品:“其( 赛贞 )《寄妹三四》云:‘寒粟侵肌玉,秋蓬乱鬢蝉。’”
《漢語大詞典》:杭杭子
脓包,没有用的东西。《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 任直 等﹞走到鼓楼前,只见三个吃得醉醺醺的,从酒铺里出来…… 任直 道:‘你这三个杭杭子也不是人!’”《野叟曝言》第四三回:“ 靳公公 满口駡着:‘这杭杭子原来中看不中吃。’”
《漢語大詞典》:翰林子墨
语出汉书·扬雄传下:“ 雄 从至 射熊馆 ,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为主人, 子墨 为客卿以风。”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辞人墨客。 宋 曾巩 《宜黄县学记》:“其书,经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无外求者。”按,翰林子墨之文章,指诗赋而言。
分類:文章
《国语辞典》:旱鸭子(旱鸭子)  拼音:hàn yā zi
不会游泳的人。如:「我已经学会游泳,不再是一只旱鸭子了。」
分类:不会游泳
《漢語大詞典》:害月子
见“害喜”
《國語辭典》:害喜  拼音:hài xǐ
妇女怀孕初期有恶心、呕吐、饮食习惯异于平常等现象。也称为「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