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741,分2583页显示  上一页  376  377  378  379  380  382  383  384  38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绊子腿
梆子戏
梆子腔
梆子头
扮戏子
镑子儿
磅子儿
包氏父子
包衣种子
膀扇子
膀子
膀子吊
棒头出孝子
棒子骨头
棒子糊涂
《漢語大詞典》:绊子腿(絆子腿)
见“ 绊子 ”。
《漢語大詞典》:绊子(絆子)
亦称“ 绊子腿 ”。 用腿脚绊倒对方的一种招数。也比喻害人的手段。《西游记》第八一回:“那怪把 行者 使个绊子腿,跌倒在地。”红楼梦第六五回:“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花城》1980年第7期:“天晓得,这中间还有啥绊子和陷坑呢。”
《漢語大詞典》:梆子戏(梆子戲)
梆子腔系统的各种戏剧。 葛洛 《龙店乡的喜日》:“昨晚县城里有剧团在演梆子戏,听说今晚还要演哩。”参见“ 梆子腔 ”。
《國語辭典》:梆子腔  拼音:bāng zi qiāng
一种地方戏曲腔调。因演唱时以梆子加强节奏,故称为「梆子腔」。起于陕西,盛行于北方。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词通俗易懂,使戏曲艺术更加群众化。简称为「梆子」。
《國語辭典》:梆子腔  拼音:bāng zi qiāng
一种地方戏曲腔调。因演唱时以梆子加强节奏,故称为「梆子腔」。起于陕西,盛行于北方。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词通俗易懂,使戏曲艺术更加群众化。简称为「梆子」。
《漢語大詞典》:梆子头(梆子頭)
形体像促织的一种昆虫。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胡家村:“促织之别种三,肥大倍焉者,色泽如油,其声呦、呦、呦,曰油葫芦。其首大者,声梆、梆,曰梆子头……三者不能鬭而能声,摈於养者。”
《漢語大詞典》:扮戏子(扮戲子)
化妆演戏的人;演员。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
《漢語大詞典》:镑子儿(鎊子兒)
方言。铜钱。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你一出去一天,回来镑子儿没有。”
分類:方言铜钱
《漢語大詞典》:磅子儿(磅子兒)
方言。旧时通用的一种铜质辅币。俗称铜板。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你一出去一天,回来磅子儿没有,临完了,把钱都喝了猫儿尿!”
《漢語大詞典》:包氏父子
短篇小说。张天翼作。1934年发表。公馆仆役老包一心望子成龙。他省吃俭用,借钱供儿子小包上学,可是儿子不思长进,整日与纨绔子弟厮混,曾三次留级。大年三十,老包正与上门讨债的人周旋,学校却派人来通知,小包打架伤人,被学校开除,并要赔偿医药费。老包气得昏倒在地。
《高级汉语词典》:包衣种子  拼音:bāo yī zhǒng zi
在其表面通过人工方法加一层胶囊包裹起来的种子。在这层胶囊中加入了农药、肥料、除草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弱毒病毒等,以保护和催进发芽及发育,大大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漢語大詞典》:膀扇子
方言。臂膀。 魏巍 《山雨》第六章:“ 金丝 劈头给了他两脖子拐,打得他膀扇子都抬不起来了。”
分類:方言臂膀
《國語辭典》:膀子  拼音:bǎng zi
1.胳臂的上部靠肩的部分,也指整个胳臂。《水浒传》第四回:「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扇著两个膀子上山来。」《红楼梦》第三九回:「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好举千斤鼎。」
2.鸟类等的翅膀。
《漢語大詞典》:膀子吊(膀子弔)
方言。指妓女引诱男性。《黑籍冤魂》第十八回:“ 上海 地方,多有那少年浪子,当他是谁家闺秀,追踪躡跡的跟去,想吃天鹅肉,他却是开门揖盗,还你个来者不拒,这叫作膀子弔。”
《國語辭典》:棒头出孝子(棒頭出孝子)  拼音:bàng tóu chū xiào zǐ
(谚语)强调教育要严格,才能教出成器的孩子。元。秦𥳑夫《剪发待宾》第二折:「你待要闺中养艳姝,姐姐也我则理会的棒头出孝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又道是:『棒头出孝子,筋头出忤逆!』为是严家夫妻养娇了这孩儿,到得大来,就便目中无人,天王也似的大了。」也作「棒下出孝子」。
《漢語大詞典》:棒子骨头(棒子骨頭)
方言。附着玉米粒的穗瓤子。 杨朔 《乱人坑》:“他们吃的是高粱面、黑豆面、云豆面,磨面时奸商还给带上棒子骨头、高粱帽子,掺进沙土、木渣、树皮、山药梗子,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棒子糊涂(棒子糊塗)
玉米面粥。 周立波 《砖窑和新房》:“有一天黄昏, 王寿山 下班回家,喝了点棒子糊涂,就坐在床沿,逗他小孩 扣子 玩。”
分類:玉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