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164,分2078页显示  上一页  377  378  379  380  381  383  384  385  38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范楷(子式 )
赵以夫(用父 虚斋、芝山老人、云泉野客 )
释元肇(圣徒 淮海 陆 )
释广闻( 佛智 偃溪 林 )
陈显微(宗道 抱一子 )
元好问(裕之 遗山 世称 遗山先生 )
吴渊(道父 退庵 )
哀长吉(叔巽、寿之 委顺翁 )
尤煜(伯晦 木石 庄定 )
李方子(公晦 果斋 世称 果斋先生 )
王仑(仲潜、伯晦 修斋 )
耶律楚材(晋卿 湛然居士 文正 广宁王 )
董子焱
袁肃(恭安 晋斋 )
贾子坤(伯厚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子式。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秘书监、中书舍人。理宗绍定三年,权工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初在经筵,于有关朝政之事知无不言。李全据淮安,反状益急,楷上书极论,忤旨去位。
全宋诗
范楷,字子式,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怀宁县尉。历建康府转般仓,临安府教授,宗正丞(《延祐四明志》卷五)。十四年为宗学谕(《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二四)。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秘书少监,累迁权工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续录》卷九)。绍定三年(一二三○)擢工部尚书(《宋史》卷四七七《李全传》)。寻罢。
全宋文·卷七○四六
范楷,字子式,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定元年进士,调安庆府怀宁尉,再授建康府转般仓。历秘书少监、起居郎、国史院编修官,官至工部尚书。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二四,《宋史》卷四七七,《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延祐四明志》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9—1256 【介绍】: 宋宗室,字用父,号虚斋。寓居长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理宗嘉熙初为枢密都承旨,次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淳祐初罢。寻加资政殿学士,进吏部尚书兼侍读,诏与刘克庄同纂修国史。有《易通》、《虚斋乐府》。
全宋诗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
全宋文·卷七六七六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又号芝山老人、云泉野客,彦括子,居长乐(今福建长乐)。嘉定十年登进士第,历知邵武军、漳州。嘉熙初为枢密都承旨,二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淳祐初罢。寻加资政殿学士,进吏部尚书兼侍读。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著有《易通》、《虚斋乐府》(均存)。见刘克庄《虚斋赵公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事见《武林梵志》卷九。 释元肇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乙亥仿宋刊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九三四
元肇(《续藏经》作原肇,一一八九——?),字圣徒,号淮海,通州(治今江苏南通)人。绍定间历住通州报恩光孝禅寺、平江府寿宁万岁禅寺、建康府清凉广惠禅寺、温州江心龙翔兴庆禅寺、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景德灵隐禅寺。后圆寂于径山。著有《淮海拿音》二卷。门弟子编有《淮海原肇禅师语录》一卷。见作者《淮海拿音》卷一《寄赵东阁》,《淮海原肇禅师语录》,《宋诗纪事》卷九三。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元肇,姓陆氏,明州人。蚤岁习律,阅大藏,诵莲经万过,刺血书莲经一部,写律宗诸疏三部。操行谨严,精进无懈。建炎四年,金兵破明州。肇时住湖心寺,金虏强之北行,行至南徐,谓左右曰:“吾将西归矣。”即闻笙歌声,西望念佛而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初谒印铁牛。追随少室睦、无际派甚久。后谒浙翁琰于天童、双径,师之。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住庆元府显应山净慈禅寺。移住香山智度禅寺、万寿禅寺。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移住雪窦资圣禅寺。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广闻。闽之侯官林氏子。家世业儒。疏眉秀目。哆口丰颐。从季父智隆于宛陵光孝。十八得度受具。初见铁牛印。少室睦。无际派。追随甚久。闻浙翁唱道天童。袖香谒之。初见机道龃龉。翁移径山。师踵至。翁笑迎曰。汝来耶。一夕坐檐间。闻更三转入室。曳履而蹶。如梦忽醒。翌朝造翁室。翁举赵州洗钵盂话。师将启吻。翁遽止之。平生疑情。当下冰释。绍定戊子。四明制阃胡公。以小净慈致之。历住香山万寿雪窦育王净慈灵隐径坞八山。所至革弊支倾。广容徒众。道化大行。有云。十字街头石幢子。无你遮护处。一声江上侍郎来。无你回避处。衲僧家。早出暮入。脚前脚后。也须仔细。忽然筑著磕著。净慈拄杖。别有分付。又云。一升三合。拄杖头边。万水千山。草鞋跟底。未言先领。谁家灶里。无烟撩起。便行是处。井中有水。莫道空来又空去。许多途路不相孤。洗发精醒。可谓善说法要矣。景定四年。寿七十五而化。师法嗣颇众。而独云峰高止泓鉴二公。能振起师道云。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又,偃溪广闻者,侯官林氏子,年十八得度受具。初见铁牛印、少室睦、无际派,追随甚久。参浙翁于天童,针芥虽投,自知未契。及再参于双径,一夕坐檐间,闻更三转入堂,曳履而蹶,如梦初醒。诘朝入室,翁举赵州洗钵盂䛡,将启吻,遽止之,平生疑情忽焉冰释。绍定时,由净慈历香山、万寿、雪窦、育王、灵隐、径坞上。堂云:“赵州吃茶去,金牛吃饭来,龙门多上客,有人续得末后一句,许入阿字法门。”景定四年六月十四日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道士。淮阳军人,字宗道,号抱一子。宁宗嘉定、理宗端平间,居临安佑圣观。有《周易参同契解》。
全宋文·卷七三○八
陈宗道,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嘉泰二年登进士第。嘉定五年官永州州学教授。后知新州。见雍正《福建通志》卷三五,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同治《永州府志》卷九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0—1257》 【介绍】: 金忻州秀容人,字裕之,号遗山。元德明子。七岁能诗。宣宗兴定五年进士,历内乡令。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以著作为己任,收集金朝君臣言论遗事,为元人修《金史》所取资。所辑《中州集》,录金二百四十九人诗词,各附小传以存史。为文备众体,诗尤奇崛,且以身处金元之际,特多兴亡之感。为一代宗匠。有《遗山集》。
元诗选
好问,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目。年十四,从陵川郝天挺学,六年而业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谓之「元才子」。金宣宗兴定三年,登进士第,不就选,往来箕、颍者数年。除南阳令,调内乡,历尚书省掾、左司都事、员外郎。天兴初,入翰林知制诰。金亡不仕。元世祖在藩邸闻其名,将以馆阁处之,未用而卒,年六十有八,世称遗山先生。先生天才清赡,邃婉高古,沈郁太和,力出意外。巧缛而不见斧凿,新丽而绝去浮靡。杂弄金碧,糅饰丹素,奇芬异彩,动荡心魄。以五言为雅正,而出奇于长句。杂言乐府不用古题,新意特出。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晚年尤以著作自娱。谓金源氏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国亡史兴,己所当任。乃言于张,愿为撰述。人或沮之,先生曰:「不可使一代之迹泯而不传。」乃构亭于家,名曰「野史」,采摭所闻,以寸纸细字,辄为记录,至百馀万言。世所传者,诗文集外,有《中州集》、《壬辰杂编》及《杜诗学》、《东坡诗雅》、《锦机》、《诗文自警》等书。自中原板荡,风雅道衰。汴京之亡,故老都尽。先生蔚为一代宗工,以文章独步者几三十年。由是学者知所指归,作为诗文,皆有法度。百年以还,名家辈出。别裁伪体,溯流穷源,论者以先生为标准,不亦宜乎!
词学图录
元好问(1190-1257) 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荣(山西忻县)人。有《遗山集》,编《中州集》、《中州乐府》,金人诗词多赖以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0—1257 【介绍】: 宋宁国府宣城人,字道父,号退庵。宁宗嘉定七年进士。授建德簿。累迁提点浙西刑狱,镇压衢州、严州民起事。任江、淮、荆、浙、福建、广东都大提点坑冶,抄没民资以百万计,被劾罢。后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兼转运副使,曾赈济灾民。理宗宝祐五年以援川、蜀功,拜参知政事。有《易解》、《退庵文集》等。
全宋诗
吴渊(一一九○~一二五七),字道父,号退庵,宁国(今属安徽)人。柔胜子,潜兄。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历知州县,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入为秘书丞(《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出知江州,历江淮荆浙福建广南都大提点坑冶,知镇江府兼淮东总领。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太平州兼江东转运使,改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兼转运副使,罢领祠禄。起为江西安抚使兼知江州,寻为沿江制置副使,兼知平江府、浙西提点刑狱,知太平州。进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丐祠。起为荆湖制置大使,知江陵府兼夔路策应大使。宝祐五年,拜参知政事,寻卒,年六十八。有《退庵文集》,已佚。今存《退庵遗集》一卷。《宋史》卷四一六有传。 吴渊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六八六
吴渊(一一九○——一二五七),字道父,号退庵,宣城(今安徽宣城)人。举嘉定七年进士,调建德县主簿,历仕州县,入为将作监丞,迁枢密院编修官兼刑部郎官,再迁秘书丞,出知平江府,提点浙西刑狱。复入朝,累官至参知政事,前后知江州、镇江府、太平州、隆兴府、福州、平江府、宁国府、江陵府,所至兴学养士,然政尚严酷,故时有「蜈蚣」之谣。宝祐五年卒,年六十八,谥「庄敏」。著有《易解》及《退庵文集》。《宋史》卷四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府崇安人,字叔巽,一字寿之,晚号委顺翁。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调静江军掌书记,秩满致仕,徜徉林泉,托兴吟咏,虽老,手不释卷。后学多师事之。年八十九卒。有《鸡肋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0—1272 【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字伯晦,号木石。尤袤孙。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理宗端平初征为将作监主簿,后为淮西帅,以儒者守边,恩威兼施。累进礼部尚书,拜端明殿大学士,提举秘书省提纲史事。卒谥庄定。
全宋诗
尤煜(一一九○~一二七二),字伯晦,号木石,无锡(今属江苏)人。袤孙。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时年十九。历枢密院编修官,将作监主簿。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为淮西总领。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权管沿江淮西留司,知建康府兼江东安抚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十二年擢工部尚书(《南宋馆阁录》卷七),官至翰林学士。卒年八十三。事见《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元学案》卷五五。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六八一
尤煜(一一九○——一二七二),字伯晦,号木石,无锡(今江苏无锡)人,袤孙。嘉定元年进士,授山阳法曹,升山阳令,历倅海陵,参淮东制幕。端平间入为军器监簿,迁司农少卿,总饷淮西。入除大理卿,出为福建帅漕,擢秘监、侍讲、兼直院。出知太平州,未赴。擢工部尚书,迁礼部尚书,拜端明殿学士,提举秘书省。丐祠,咸淳八年卒,年八十三。谥庄定。见《咸淳毗陵志》卷一七,《锡山尤氏文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公晦,号果斋。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历泉州观察推官,国子录、通判辰州。受学于朱熹,真德秀以师友礼之。被劾归里,讲论学问,学者毕集。有《禹贡解》、《传道精语》、《朱子年谱》等。
全宋诗
李方子,字公晦(明嘉靖《邵武府志》作字正叔),学者称果斋先生,光泽(今属福建)人。从朱熹学。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调泉州观察推官。秩满逾年,始除国子录,史弥远恶其为真德秀党,讽台臣劾罢之。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通判辰州。(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一)有《禹贡解》、《清源文集》四十卷等,均佚。事见清光绪《邵武府志》卷一九、二九。
全宋文·卷六七○二
李方子,字公晦,号果斋,邵武(今福建邵武)人。从朱熹学,登嘉定七年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累官国子录,通判辰州,卒。著有《朱子年谱》、《禹贡集解》、《传道精语》等书。见《宋史》卷四三○本传,《宋元学案》卷六九。
王仑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字仲潜、伯晦,号修斋。绍兴府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嘉定十三年(1220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0—1244 【介绍】: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元诗选
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也。生三岁而孤,比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衍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如宿构者。贞祐初,辟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都,闻其名召见,处之左右,呼为吾图撒合里而不名。吾图撒合里者,犹言长髯人也。太宗朝,拜中书令,先后历事三十馀年,薨于位。至顺元年,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文正。所著《湛然居士集》十四卷,万松野老行秀为之序曰:「湛然居士年二十有七,受显诀于万松,尽弃宿学,冒寒暑无昼夜者三年,以至扈从西征六万馀里,历艰险,困行役,而志不少沮。跨昆崙,瞰瀚海,而志不加大。客问其故,曰:『汪洋法海,涵养之力也。』又尝慨然曰:『惟屏山、閒閒可照吾心耳!』片言只字,皆出于万化之原,而肤浅未臻其奥者,方索诸声偶锻鍊之馀。正如捡指蒙学对句之牧竖,望涯于少陵诗史者矣。」平水王邻曰:「中书湛然有天然之才,如宝鉴无尘,寒冰绝翳。」按元裕之《中州集》载右相文献公诗。又称赵閒閒为吾道主盟,李屏山为中州豪杰。知晋卿学问渊源有自来矣。旁通诣极,而要以儒者为归。故当经营创制之初,驰驱绝域,宜若无暇于文。而雄篇秀句,散落人间,为一代词臣倡始,非偶然也。
词学图录
耶律楚材(1190-1244) 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人。金尚书右丞耶律履子。博极群书,初仕金,蒙古成吉思汗破金,拜为相。元文宗至顺初,追封广宁王,谥文正。有《湛然居士文集》。存词一首,见《词综》。
董子焱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六八一
董子焱,庆元府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嘉定十三年进士,官至知盐官县。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七。
袁肃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府鄞县人,字恭安,号晋斋。袁燮子。学于舒璘。宁宗庆元五年进士。尝知江州。理宗端平间,以右司郎官除太府少卿,兼知临安府,知名于世。
全宋文·卷六九一四
袁肃,字恭安,号晋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燮子,甫兄。从舒璘问学,知名于世。登庆元五年进士。嘉定中为临安府学教授。绍定三年除秘书丞、浙西提举。历枢密检详、右司郎中。端平元年除太府少卿、兼知临安府。见《平斋集》卷一六,《宝庆四明志》卷一○,《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咸淳临安志》卷五六,《宋元学案》卷七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潼川怀安军人,字伯厚。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为西和州推官,摄通判。关外金兵进攻,与郡守陈寅誓死守城。城陷,与家人十二口俱死。